运用气管插管情景演练与临床实践双模式结合培训法培训战伤救护技能
2017-04-22潘晓琳于建华
潘晓琳,于建华
运用气管插管情景演练与临床实践双模式结合培训法培训战伤救护技能
潘晓琳,于建华*
气管插管;情景演练;战伤救护;培训
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及海湾战争等战伤资料显示[1-3]:阵地伤员中1%有呼吸道阻塞,10%有张力性气胸。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道损伤所引起的呼吸障碍都需要紧急通气,约占整个伤员的5%~10%。为了适应未来战争战伤救护模式,将气管插管技术作为护士训练主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在护理院校教学中气管插管术不列为重点掌握课程,不作为考核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笼统的理论讲授,缺乏实际操作和临床见习,但在实际临床及战伤救护的应用中气管插管技术是抢救气道阻塞伤病员的有效技术之一。
气管插管(Tracheal tube)技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重要抢救技术,这一技术能有效的开通呼吸道,使其保持通畅、维持呼吸、防止误吸,是目前军队医院医护人员需熟练掌握的救护技能之一[4]。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对340名护士进行战伤救护技能培训,其中气管插管术作为重点培训项目,采用情景演练与临床实践双模式结合培训法进行培训,通过考核成绩对比分析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5岁以下护士340名,年龄20~41岁,平均(27.25±3.45)岁;工作年限1~24年,中级职称54名,初级职称286名。2014年6月对以上护士进行气管插管考核,通过考核成绩分析操作存在的问题及训练薄弱点,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资料查询、组织训练组员共同探讨提高技能的有效训练方法,最终制定气管插管情景模拟演练法和临床实践双模式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制定培训计划并于2014年8月—2015年5月组织实施,2015年5月医院对参训护士进行气管插管比武考核。
1.2 方法与内容
1.2.1 培训方法采用理论课程与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操作培训采用情景模拟演练与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周6 h课程组织理论授课和操作训练。分述如下:(1)理论培训。理论培训采取全院集中授课和科室分组培训方法进行,教员由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资质的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麻醉科科室骨干担任,针对气管插管课程、战伤救护五项技术、心肺复苏术、战伤救护技术等相关内容进行授课,借助多媒体教学系统,组织护士观看课程视频,通过科室晨间提问、医院理论考核等方式进行检验掌握情况。(2)操作培训。操作培训设两种方式,一是使用模拟人操作训练,训练场地设置在示教室,操作器材使用气管插管头部模拟人,授课老师由院内参加过120急救大赛的骨干担任,按照操作流程分步骤示教讲解。培训分组按照组员职称情况,平均分为5组,每组设定指导老师。通过每轮考核成绩,指导老师和参训护士共同讨论分析,找出不足并及时纠正。二是科室实践培训,组织全院护士分批轮转与急救技术关系紧密的科室:急诊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全面提升护士应急意识和综合急救能力。
1.2.2 评价指标根据《实用急救护理与操作流程手册》[5]《淄博市120急救技能大赛项目操作评分标准》进行细化量分作为考核评分标准。操作成绩为百分制,其中:器械准备10分、开放气道10分、插管配合30分、操作熟练度20分、应急能力30分。考评组人员由各组示教教员和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组成。
1.2.3 考核方法包括:(1)理论考核。理论考核依据《野战护理学》[6]对口咽气管解剖知识、气管插管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等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书面考核。(2)操作考核。参加考核护士两人一组,利用LF03699u型气管插管头部模型分组进行考核,评委组成员从标准化流程、操作动作、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1.2.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全院护士在实施气管插管情景模拟演练培训前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气管插管培训前后平均成绩对比将培训前后理论和操作成绩进行对比,培训后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气管插管培训前后平均成绩对比(n=340)
2.2 气管插管培训前后操作考核细化量分将操作考核细化量分,并进行培训前后成绩对比,培训后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气管插管培训前后操作考核细化量分
3 讨论
场景模拟训练是当前医学教学成功的培训方式,具有逼真性、安全性、灵活性等特点,模拟培训法能够使参加培训者体验实战性和直观性,分组培训能够培养团队团结协作精神,采取气管插管情景演练与临床实践双模式结合培训法,使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结合,为战伤救护培训提供了新的训练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护士应对现场急救技能的水平,增强了为伤病员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能力。战伤救护是保持战斗力的重要手段[7],是卫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战伤救护教育和训练的同时,深入开展战伤护理训练模式的研究,提高护士战伤救护应急能力。
[1]肖南编译.高新技术使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伤亡减少[J].野战外科通讯,2004,29(2):20.
[2]陈德昌.当今战争创伤外科策略变革的浅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5):1011-1012.
[3]李春芝,李金平,周瑾,等.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心理损伤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40-41.
[4]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6.
[5]王仙园.野战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9.
[6]郑静晨.实用急救护理与操作流程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6.
[7]李洪瑞.战伤救护护理训练的国内研究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3):363-364.
[2016-05-20收稿,2016-06-18修回][本文编辑:吴蓉]
R47-4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7.01.027
255300山东淄博,解放军148医院全军腔内介入诊疗中心(潘晓琳),检验科(于建华)
于建华,Email:jhyu_14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