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活中识字

2017-04-22胡小珍

湖南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课外识字汉字

文︳胡小珍

在生活中识字

文︳胡小珍

为了降低识字教学难度,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自主识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孩子识字的积极性,利用各种生活资源自主识字呢?

一、巧借生活引导识字

1.开放课堂,将识字场景由课堂向校园拓展。

巧营造。环境是无声的教科书。学校的各种格局以其浓郁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唤起孩子识、写汉字的兴趣和信心,成为一股夯实语文基础、促进孩子识字的和煦春风。根据学生的喜好和身心特点,精心设计班级文化,“动物名称集中营”“植物名称大比拼”“鲜花集中营”“我是识字大王”“我会认”等各种形式的识字墙,孩子们置身于汉字的王国中,课后三五成群互相认一认,考一考,问一问,极大地激发了识字兴趣,增加了识字量。

巧引导。低年级儿童对学校里的一切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他们认识了新的老师、同学、班级,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老师可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认识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汉字,如任课教师的姓名、同学的姓名、课程表上的科目、教室内的标语……当熟悉班级的一切事物后,进而带孩子参观校园,认识校园内的门牌、标语牌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汉字像朋友一样无处不在,也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自主识字融为一体,浓郁的爱校情感与主动识字的求知欲相互渗透,识字的内驱力大增。

2.开放文本,将识字载体由课本向读物延伸。

教学中,教师适度拓展文本中相关内容,借以引导学生识字也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有效途径。

阅读中,不要求孩子能认识每一个字,但鼓励孩子尽可能多认字,通过“谁在书中认识的字最多”“谁读会的词语最多”“谁最先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等方式激发孩子的识字和阅读兴趣。孩子们在书籍中找到了阅读的乐趣,不但能独立阅读拼音文字,而且能独立阅读短小的非拼音文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能主动请教,或自己查字典。三年级孩子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大纲要求,不少学生已背诵60多首古诗文。

3.融入社会,将识字环境由校内向校外渗透。除了校园生活,孩子更多的是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教师引导孩子坐公交车的时候,认识站牌名,认识公交车内的各种告示;逛街的时候,认识店铺名;饭馆吃饭的时候,认识菜谱;旅游的时候,认识旅游景点和门票上的汉字;走亲访友的时候,认识与亲戚朋友有关的汉字……汉字无处不在,引导学生“与身边的汉字交朋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识字潜能。

二、巧用评价促进识字

对学生的任何一项学习活动,教师只有给予及时适当的评价和肯定,才能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1.活动式评价。通过办“识字剪报”、制作“识字本”等活动,让孩子们将生活中认识的生字用剪贴或描画的形式呈现在剪报或本子上,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教师不定期组织孩子们进行“我是识字大王”的展示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认认自己的识字本和识字剪报,认认别人的识字成果,给孩子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还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和各种节假日以及学生兴趣别出心裁地设计各种与识字有关的竞赛活动、游艺活动,检测孩子的识字情况,展示孩子的识字成果。

2.评价手册评价。为了保护每个孩子识字的积极性,教师有意识地开辟“课外识字乐园”促进识字。“课外识字乐园”可按册编写,以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与汉字文化为出发点,紧密联系孩子的课外生活,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四册识字手册的“课外识字乐园”既有共性,又各有侧重。第一、二册侧重于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以孩子们身边的事物为识字检测内容。第三、四册一方面每个单元都通过“有趣的汉字”板块引导孩子了解汉字的演变,提高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与单元训练重点紧密结合,引导并鼓励孩子语境识字。

单元课外识字乐园举例(第一册第六单元):

(作者单位: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小学)

第一册内容编排第二册内容编排单元内容单元内容第一单元我会认读小动物的名字第一单元我会写同伴的名字第二单元我会认读身边的学习用品第二单元我的课余生活乐趣多第三单元我与老师交朋友第三单元收集你认识的商标第四单元我的校园生活第四单元认识招牌(路牌)第五单元我的教室宝贝多第五单元认读课本名第六单元我是校园通第六单元认识新的生字词第七单元我是小导游第七单元自编拍手歌第八单元我认识的同学姓名第八单元创意识字卡片

猜你喜欢

课外识字汉字
小满课外班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