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小说教学方法例谈
2017-04-22丘慧琼
丘慧琼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在实施过程中,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
一、影视法
1. 概念与作用
影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集合了语言、音乐、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的特性。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化艺术,影视资源具有题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观赏的灵活性等众多特点,这样就能很好地与语文学科教学结合,使原本略显单调、沉闷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生动起来。
影视法,就是把素材性影视资源引入语文课堂,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去欣赏,并在欣赏中享受影视艺术的魅力。巧用影视资源不但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且其直观性能带给学生文本所难以达到的深刻感受。将影视资源引入课堂,还可以丰富、完善学科教学功能的单一性,同时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2. 影视资源插入语文课堂的时机
课堂的40分钟是有限的,该在什么时候插入电影资源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呢?可以课前导入、课中插入、课尾插入。如讲《宝玉挨打》这课,在讲到宝玉被打的场面时,笔者剪辑了一段电视剧《红楼梦》里面宝玉正被打的场面让学生观看。在观看时,让学生注意宝玉挨打的反应,细心观察贾政、贾母、王夫人等人的神态、动作并认真听他们说话的内容、说话的语调等。由此,所剪辑影片中的有声语言、直观画面和影视配乐把宝玉这样一位娇生惯养的公子哥被打的惊心动魄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观看后感受极深,理解到位,兴趣极浓。再探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宝玉挨打的根源、宝玉和贾政之间的矛盾冲突、两种思想观念的大冲撞就水到渠成了。
3. 影视资源的剪辑
目前,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内容是节选自名著名篇,而且很多已经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这些影视资源为学生在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缩短了理解的距离。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莫泊桑的《项链》等等。但是影视资源引入语文课堂并不是40分钟一直看影视,而是要对课文和影视资源进行筛选分析,辨识其价值合理利用、选取其精粹加工转化,即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影视内容,进行合理的剪辑。
二、表演法
表演法是愉快教學法的一种具体操作方式,是形象化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即是让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进行模拟表演,再现故事情景的一种教学形式。表演法的操作模式,具体可概括为“备—演—研—写”。备,就是课前预习、课前准备、课前编排剧本。演,就是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进行模拟表演。研,就是学生针对剧本的表演及文本进行讨论、研究。写,就是在表演、研讨后学生有感而发,进行写作练习。如在讲《项链》这课时,鉴于小说与影视剧本有诸多相似性,在课前笔者引导学生广泛地查阅资料、分组合作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本,然后准备道具、组织报名、演出彩排等等。在编排课本剧时,笔者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反复复的研读,进而创作出剧本。其中创作剧本本身就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熟知和理解。接着在排练时,笔者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要把握住人物的语调和语气,要把刻画人物性格的神态、心理、语言等手段运用起来,以塑造剧中人物形象。排练后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惟妙惟肖的表演。全体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艺术氛围中体验情节的展开、高潮的形成、心态的表露、动作的协调、情感的抒发,从而有效地消化了课文内容,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知识。接着让学生针对表演及文本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讨论表演的学生把握人物的语调和语气如何,讨论马蒂尔德的“诚实守信”观、“勤劳坚强”观、“纯洁高尚”观、“热爱生活”观等。学生在讨论中自我教育,渐渐地培养起真、善、美的道德情感,并形成高尚的品格。最后,让学生有感而发,进行写作练习。可以针对表演或研讨的观点或人物或情节写读后感或学后感。经过这样的表演法教学,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表演中是积极的、欢快的,而且表演的过程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这样的表演法教学,不仅能激活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能起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去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作用,最终把教学提升到理想的境界。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