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批改要满足学生三种心理需求

2017-04-22胡成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作文批改心理需求初中生

胡成瑶

摘 要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批改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本文提出了教师作文批阅的三种心理。

关键词 作文批改 心理需求 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要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成效,关键在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地位,重要意义及其艰巨性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教法上悉心钻研,不断探索,开拓和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尝试与摸索,在语文作文教学的批改这一环节上,整理出一些想法,与大家商榷,共同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教师应学生渴望发现的期待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学生在作文之后,普遍会有一种期待心理。期待自己的作文成功,期待自己能在这次作文训练中有新的收获,期待自己能在这一次作文中有所发现,因此,在作文批改中如何把握这个要点,以适应学生渴望“发现”,也就是批改要针对学生的这种渴望。首先修改要有针对性。学生是习作的主人,是其在某一特定时空的一种心性的反应,文章写得好,渴望为人所肯定,写得不好,渴望知道发展方向。因此老师会充分利用好“眉批”,针对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具体指出,也可利用“总批”重点突出学习习作的某一方面,或予以肯定或指明不足。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中有所发现。发现自己行,学生的写作信心容易培养,认为自己的作文能够被教师肯定,产生一种下次作文要写得更好让教师、同学瞧瞧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研究,探索作文的兴趣与热情。发现自己的不足,知道改进方向,从而产生下次力争写得更好的要求,而不是无从下手。其次批改要有侧重性。作文批改内容主要有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批语要有侧重,如主题和材料的选择,文章层次与详略处理情况,如立意的新颖程度,形式的创新情况,语言的生动情况等等。一次批改不宜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某一方面。另外还可侧重多批优点,要求不过高,学生习作的优点自然显得突出,多批优点,就是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对自己现有的作文技法有所發现,达到反思之效。获得再强化优点之效,从而让学生在下一次作文时,在探索作文成功之途中有规可循,不至于无从下手,恰好古人邯郸学步。第三,批语有有激励性,批改学生习作的另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发现自身在写作训练中与写作目标的差距,所以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教师又应给学生的不足提出恳切的希望。因而教师一定要注意批语本身的激励性,如“有进步,进步较快,有较高的作文能力”、“要是……就更好了”、“这地方如果加上……就更好了”等意见。这种语气无形中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教学规律相结合,也可达星星之火燎原的作文实效。也能引导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满足学生渴望发现的心理。

2教师应满足学生喜欢研究的动手心理

作文批改,“批”是基础,“批”是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为了使作文批改的教学意义落到实处,在作文批语中应正确把握这第二个要点,那就是在批改上如何操作。

2.1教师批,学生改

教师快速品读学生的每一篇文章,并在品读过程中以“再思考……”,“请品读……”,“请比较……”,“建议……”等语气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此文的亮点不足,但不打分,目的是让学生在改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学会欣赏,从而使批改落到实处,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视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学生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由不断修改而渐入佳境。古今中外的文章家概莫能外。经过学生的自批自改,最后审核并定下此文的最终分数,然后将获得作文优秀的名单在班内张榜公示,从而满足学生发现自我的心理,同是又激励他们在下一次作文中继续去研究。

2.2学生之间互批互改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把学生按几次作文的成绩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并提供他们统一的批改思路。有时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有时一人一文,组长把关进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间互相影响,促进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满足了学生“渴望在作文中研究别人作文,看看别人写什么”的好奇心理,确保了写作的积极性。现将批改思路这一列举如下:

批改时将作文分十个方面,每个方面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50分。

看格式是否正确。这个格式概念就是指文体格式,简单的说,符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最基本的格式。

看卷面是否整洁。这个方面特别对于一些字写得“龙飞凤舞”的人来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看错别字几个。要求学生发现错字,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而且要求批改学生仔细、不能错漏,且要追究责任。

看有几处病句。要求学生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画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明病句几处。

标点符号有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教师应先大致看几篇文章,指导时,举几篇好的文章,再举几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让学生批得实际,而且知道以后自己的文章应从哪方面去发现研究。

看文章的选材。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一是否围绕中心,二是否符合生活实际,三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

看文章的结构。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一看层次段落是否清晰;二看过渡是否自然。三看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看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记叙文要求夹叙夹议,说明文要求有适量的描写等。

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语言不简,重复,罗嗦,语言不通顺,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

2.3师生间面批面改

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于写作相对困难的学生,面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修改,让学生真正有所发现,研究;对;功底好的学生,面批面改也更易使他们的写作更上一层台阶;面批对学生习作中的亮点采用面批也易激励学生,让学生有种“我的努力终被发现”的成功感。

当然,以上三种方式应综合进行,如此作文批改才更易获得“点面”结合之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当然在整个作文批改过程,只要我们施教者在方法上动脑筋,方式上还有很多变数。

3教师应满足学生猎奇的探索心理

笔者认为,在作文批改整个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要是一个正常人的需要。那么如何从这一点去满足他们呢?首先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国外的大量资料表明,在学校人才成长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课堂教学引导;二是课外科普,传记,文学读物的启迪;三是课外科技,文体,社会活动的培养,即从课内与课外两方面去引导学生探索的心理需要。其次切实抓好批改后的附属环节,解决学生猎奇探索的心理。抓好两个提高过程:第一,从“批改”到再写“后记”的提高过程。第二,从“审”到“评”的提高过程,这一过程不光是教师的工作,而是解决学生猎奇探索的心理需要。

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探索一条条科学合理的批改之路,决不能因为这工程的“大”而让我们望而却步。只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为目的,我们才能取得写作教学上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常延斐.新课标下初中作文分阶教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1.

[2] 曾侯群.凉山州彝族聚居区初中作文教学序列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3] 冯敏.初中作文批改的几点探索和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3(5).

猜你喜欢

作文批改心理需求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提高作文批改之有效性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