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特长生管理困境及对策
2017-04-22胡云
胡云
体育特长生又叫高水平运动员,是指经过教育部批准的招生高校根据该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的建设需要,推进素质教育,从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中特招有体育项目特长且又符合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学生。是唯一被冠以“特长生”称谓的特殊招生类型。
我校属于体育项目传统强校。有足球队、篮球队、武术队、定向越野队。特长生群体人数较多,这部分学生具有如下特点:(1)由于在体育方面具有较好天赋,个人喜爱,在长期的刻苦训练中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显示出永不言败、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2)在文化学习中由于高中学业负担重,难度大,进度快,学习过程中畏难情绪重,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薄弱,缺乏学习主动性,导致文化成绩普遍较差的现象;(3)在性格方面,他们一般比较直爽,遇事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比较浓,导致很难处理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在管理上给学校带来很大压力。如何有效解决训练与管理之间的问题,成为我校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管理困境
1.“爱”的缺失
体育特长生由于长期在外训练,常规习惯、性格特点等因素导致很难融入班集体,得不到班级认同感,难以形成集体归属感。这部分成绩差的特长生一般是班级管理“问题生”。班主任、任课老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存在问题容易简单处理,难以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部分特长生的家长有的对小孩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家长与小孩形成对立面,导致最后家长对小孩听之任之。这些现象使特长生处于缺“爱”的环境中成长。形成了教育的恶性循环。
2.在学生培养上,重“竞赛训练”,轻“文化学习”,重“特长发展”,轻“全面发展”
体育特长生之所以“特”就在于专业的优势和发展,但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文化学习同样重要。这样就面临训练与学习、特长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矛盾。一味的强调竞赛训练的重要,只要专业发展好了,比赛能出成绩,问题就能解决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学生。这种观念使学生在文化学习上更加忽视,导致文化学习越来越困难。这样将使学生进一步失去全面发展的机会。
3.在学生管理上,强调“教练”作用,轻视“班主任”管理
体育特长生经常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教练全程陪同与指导,学生与教练之间关系融洽。作为教练肯定会从体育人才的角度看待他们,认为他们训练刻苦,体育成绩突出;而作为班主任、文化课老师会从学习习惯与考试分数看待他们,认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等。由于观念的偏颇,学生更愿意在竞技场上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愿在教室感受痛苦与自卑。教练与班主任缺乏有效沟通,将使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由于繁重的训练与比赛耽误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他们的文化成绩一般比其他同学有很大差距,一般文化课老师授课时不可能迁就这部分“低水平”,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将出现老师不愿管、学生不愿学的恶性循环。
二、应对措施
1.严中有爱,严而有度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爱护学生,学生才能亲近教师,才能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爱,应体现出了解、理解、欣赏、关心、爱护等等。应该把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设立不同的窗口,当教师打开不同的窗口时就会看到学生不同的特长。既要看到不足的一面,更要看到闪光的一面。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有爱的需要、也有愿望和尊严。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班级里爱的荒漠,他们对来自教师的爱更是求之若渴,源源不断的爱会激发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而有度。
2.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做到管理无死角
作为体育特长生受教练与班主任双重管理,既有教练对专业的培养又有文化老师对学科知识的传授。如果没有做好沟通,各行一套,将会使管理出现真空,导致谁都没有管好。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解的桥梁,是现代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体育特长生管理工作中的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只有做好如下这些沟通:(1)加强与学校领导的沟通;(2)加强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沟通;(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统一意见,明确职责,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相互配合,共同管理,才能让这部分学生真正管起来。才能逐步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逐步走向正确的轨道上来。
3.科学指导学习,因材施教
对于这部分学生由于大量的训练与比赛,导致耽误的课程较多,文化基础差,如果不针对这部分学生采取小班化教学,他们很难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节奏。他们也将能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总之,体育特长生的管理需要学校、教练、老师、家长多方合力,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润物细无声”让这部分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大家的欣赏。相信体育特长生也会迎来他们的春天。
【本論文系作者湖南大学硕士阶段的毕业论文研究与参与的向雄海副校长主持省教育规划课题《中学生潜能开发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研究》(基金号:XJK014BZXX027)的研究结合的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