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法,让地理课堂更亲切
2017-04-22周大卫
周大卫
谈话教学法在初中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谈话教学架起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话语的互动,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也能够及时倾诉学习的困惑与疑问。谈话法在地理课堂的应用探究是教学方式的创新研究,而本人通过在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出谈话法的教学技巧,为地理课堂增添光色。
一、精心设问,引导探究
无论什么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的兴趣作为动力。课堂的导入部分作为课堂的伊始部分,对学生兴趣的启发非常重要,抓住了这一部分的教学,也就为整个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我对课堂导入部分非常重视,在备课时就结合谈话法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导性提问,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将讲解引导逐渐演变为自主探究,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我在备课时就从互联网上找到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视频和图片,在课堂上,讲课之前,我将视频进行播放,并且让学生进行观看。播放完,我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刚才都看到了地球的演变和运动,下面谁来谈一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问题一出,加上视频的铺垫,学生变得很兴奋,纷纷举手示意,“地球版块的形成就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大洋与大洲的划分是不断的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就是地球运动的一部分。”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地理知识都是非常感兴趣的,在课堂导入的辅助下,地理课堂开始活跃起来。通过精心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问题的设计是导入环节的关键。对问题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的内容要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同时要注意对以前的学习内容有联系,达到知识的环环相扣,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地理思维。
二、多元交流,碰撞思维
交流是学生进行知识沟通的有效方式。在谈话法的交流中,所谓的多元就是交流的对象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班级间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学习,讨论中汲取他人之长,补充自己之缺,达到思维上的碰撞。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活动,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话题,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性地进行话题的讨论与探究。
如在讲解我们临近的国家与地区这部分的内容时,课堂上,我将课本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后,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主要围绕日本、东南亚、印度以及俄罗斯等国家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方面进行讨论,很多学生在假期时,跟随家长到一些国家游玩过,因此了解的比较多,部分学生比较喜爱读书,对这些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也有一定的了解。“印度是四大古国之一,文化文明源远流长,印度人大部分都信奉佛教。”“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比我们国家还要大,而且俄罗斯人比较注重血统。”学生们侃侃而谈,当有学生进行讲解时,我也会提醒其他学生进行适当的笔记。作为知识的记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很容易就掌握了所学知识,交流的过程里,学生们还能够拉近友谊,增长学识,全面地提升自己。
谈话教学虽然是一个比较有规范模式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需要我们进行灵活的话题讨论与探究,方式的创新会给学生带来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为学生的大脑注入新鲜的思维血液。
三、尝试归纳,建构体系
地理学科知识与一些学科的知识不同,它看起来比较零散,但是内部都是息息相关的,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初中的地理教学里,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能够充分接受和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对地理学习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自主探究,自己建构地理思维体系。对此在教学中,我会在每个部分的学习结束之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建构完整的地理体系。
如在讲解人口这部分的知识时,我在详细对课程进行讲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人口模式、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大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绘制一张城市人口分布图,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来说明人口分布的集中和分散区域。”同学们听到任务后,开始实践起来,实际走访、查阅资料,对本地区的人口分布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活动中,我鼓励学生通过数据来判定分布的密集程度,将测量和调查数据进行准确地记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更加牢固,在实践中,养成了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观念,全面开启了思维互动的模式,让学生知识面更宽。
地理教学方法比较多,其中自主构建的开展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构建的过程也是地理思维逻辑形成、巩固和完善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开展的进度有的放矢,自主构建,达到学思上的结合。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内容涉及比较广泛,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创新课堂的教學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使用,留出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运用和掌握,在谈话法的模式下,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亲切”。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