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提高教学效益
2017-04-22钟美满
钟美满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关心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做到关注学生,提高教学效益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让学生“心随我动”。如在教学《海豚救人》一课时,我在课前精心制作了课件,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海豚表演的视频,学生一下子就被海豚的精彩表演吸引住了,对海豚的表演大声赞叹,我再告诉学生海豚除了会表演,它们还会救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又如,我在教学《老人与海鸥》这课时,在老人用地方话呼唤海鸥的场面,我让学生试着也用自己的地方话呼唤一下这些海鸥,没想到学生的情绪高涨,纷纷举手表演。创设生动的情景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让学生如饮甘泉、如品香茗,流连忘返。
二、小组合作,发挥个性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材,在课堂上巧设问题,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自主学习并获取知识。如在教学《提灯女神》一课时,我让学生围绕着两个问题在小组内自主学习:1.南丁格尔是怎样冲破阻力去当护士的?2.人們为什么称她为“提灯女神”?要求学生把找到的答案用横线画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再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认真交流,共同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动口和动脑,感受到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尊重学生,放飞思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体会,教师要关注学生,放飞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如我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课文讲到“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他到底是真撞还是假撞呢?”我让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蔺相如是真撞,因为他“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有的学生认为他是假撞,因为蔺相如曾经答应过赵王,如果秦王不答应拿十五座城来交换,他就会把和氏璧带回来;又有学生认为,既可能真撞,又可能假撞,蔺相如说撞是抓住秦王的心理吓吓秦王的,秦王若是逼得急,蔺相如就可能往柱子上撞……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四、情感朗读,个性飞扬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朗读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多种朗读形式,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如教学《孔明借箭》一课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事情起因时,我紧紧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人物对话,在学生初步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读,表演读的两位学生使用文中语言,模仿人物的动作、神情,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其他同学充当观众认真看,仔细听,注重感受表演者有没有把“味”演读出来。表演结束后让观众发表意见:谁表演得好?为什么?有的说:“诸葛亮”演得好,因为他说话的语气平缓,抑扬顿挫,表演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有的说:“周瑜”表演得好,他讲话表面客气,其实暗藏杀机,在以为诸葛亮上当后,他脸上的窃喜,表现出了周瑜高兴而又急切的心情……
学生通过读演、观看、评价,不仅加深了对孔明借箭这件事的起因的理解,还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亲切地启发、热情地鼓励、满意地点头,用机智而幽默的语言给学生一种无声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形成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课堂才会成为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学习的效益就会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