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017-04-22汪惠燕
汪惠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沿海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城市经济飞速发展需求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一些青壮年夫妻双双涌进城市务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老人或亲戚照顾(主要是老人),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只有解决好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一、拓展书源,让留守儿童有书可读
从问卷调查中得知,造成农村孩子课外阅读量少的原因之一是图书量少或无书可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有效开展课外读书活动,首先必须让孩子有书可读,因此要开辟、拓展书源。第一,要开放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如果学校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可以让高年级的队干部履行借还手续,开通学生课外阅读第一渠道。第二,要建立班级图书角、书香角。统计班级学生中的图书、刊物、造册、登记,搞好管理,让学生相互传阅课外书,班级与班级相互传阅,实行课外图书资源共享,开通课外阅读第三渠道。第三,在寒暑假及节假日、双休日,布置、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阅读、收集对联、广告語,进商店、知店名,逛超市、知商品,把玩耍与大量识字相结合,把观察与积累相结合,把课外阅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之成为学生课外阅读又一渠道。第四,教师向学生介绍、推荐名家名篇、名著。向学生发放图书目录,供学生选购,如经典古诗文背诵篇目70首、中国四大名著等。
二、激发兴趣,让兴趣成为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最好老师
学生有书可读,如果没有兴趣或者是兴趣减退,势必造成学生课外阅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半途而废”,不能很好地坚持。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好老师,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我认为要激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
第一,营造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阅读的快乐。在图书室、阅览室、教室张贴激发人奋进的读书标语、名言警句、格言、挂图等,营造读书氛围。把孩子们带进书店、图书室、阅读室,让孩子们感受书海之浩瀚,让孩子们读自己喜欢的书,体验读书的乐趣,受到知识的熏陶,与书交友,从书中求知。第二,投其所好,激发阅读兴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如:班级每周组织一次故事会,让学生人人准备故事,准备多个故事,带有表情、声调、动作地讲故事或复述故事,等等,千方百计调动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三、保障时间,让留守儿童有充分读书的机会
农村孩子放学回家后,无书读,读书少,还有不少的孩子要帮助家长做家务,读书时间少,甚至没有时间读书。学校应根据农村实际,图书室、阅览室必须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借书的时间不能少,不能变,阅览室中午开放的时间不能少,不能变。每周的两节阅读课决不能被挤占;有条件的,每周还可开设一节“读书交流”课。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机会。学生能合理安排时间读书,合理利用时间读书,能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冲突,读书的兴趣不减退。
四、加强指导,让留守儿童学会读书
一是指导留守儿童制订读书计划。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要有长打算、短安排。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名人名篇名著,教室内设计图书角,张贴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从网上找出一些课外资料贴在书香角或读书角内,让学生去看自己喜欢的书、去选健康有意义的书,去作长计划,去作短安排。学期内计划读哪些书,近期安排读什么书,列一个课外读书计划表。有了计划安排,就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二是指导留守儿童会写课外阅读笔记。留守儿童没有家长的监督,看书缺乏自觉性,要在学校的要求和指导下看书。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对于积累收效甚微。因此,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书中动笔圈圈、点点、画画、注注。摘抄书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并且要求学生保存自己的课外阅读笔记,珍惜自己的读书果实。一学期一学年,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不断积累,将是多少本、多少万字的课外阅读笔记呀!这样,学生头脑中装有多少词汇,多少语言文字,写作起来不愁没有词汇和语言材料了,从而避免语句干巴,内容枯燥了。
三是指导留守儿童学会写读后感。在学生养成了作摘录笔记习惯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想、去写。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后,想到了什么?把想到的写一写。写自己对文章、对书的内容的理解,写自己对文章、对书中内容的疑惑之处,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就文章中一句话、一段话引发的感想、思考、问题,写自己从这些文章、书中所学到的东西,写自己由内容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想到人世间的人和事,写自己读后受到的教育、启发,写一写、评一评这些文章、书写得好在哪里,等等。让学生在读书、写作中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由阅读材料的切入,到内化,到外化中读有所悟,悟有所感,悟有所积,积而能用。
四是指导留守儿童学会交流、讨论。阅读后,我时常组织、引导学生相互交流阅读情况,交流心得体会。始终把读书交流摆在重要位置。在教室内墙壁上,设计了“课外阅读天地”,及时将记录真实、记录详细、记录优美的读书笔记张贴、悬挂在栏目园地里,交流学生的读书所获、所想。表扬先进,促进后进,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在学习园地里开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栏目,交流学生的不同看法,讨论、解决读书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读书后的疑惑、困惑,让学生泛读课外书籍、报刊,上网查找资料解疑、解惑。促进学生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读书更加兴趣盎然。
五是指导留守儿童学会评价。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我经常引导学生在阅读他人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提出的新问题的同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读书笔记中积累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是否真的优美、精彩?以避免随心所欲的摘抄;心得体会是否深刻?语句是否生动?内容是否有说服力?由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挖掘学生读书的潜力。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