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50岁及以上女性肥胖类型与骨密度关系
2017-04-22邴彩珍杜颖鑫封芳吴宏霞杨世刚赵
邴彩珍 杜颖鑫 封芳 吴宏霞 杨世刚 赵凯
【摘要】目的:对银川市50岁及以上女性进行肥胖分析,探讨不同肥胖类型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收集379例银川市某三甲医院50岁及以上的正常女性体检者,采用INBODY-72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受试者进行肥胖分析,MEDIX90 X线双能骨密度仪对其进行骨密度测定,将体脂肪、体脂百分比(fat%)、肥胖程度、腹部肥胖程度、骨密度(BMD)通过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脂肪、肥胖程度出现缓慢降低趋势,fat%缓慢升高,唯腹部肥胖程度出现直线增长趋势,BMD在50~60岁下降明显,60岁以后丢失较为缓慢;偏态相关显示,体脂肪、肥胖程度与BMD不受年龄的影响均呈正相关(P<005),而腹部肥胖程度与BMD呈负相关(P<005),控制年龄的影响后腹部肥胖程度与BMD无相关性(P>005)。结论:50岁及以上的女性体脂肪及肥胖程度并无明显增长,肥胖类型以腹型肥胖为主;BMD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丢失,就该人群而言,以50~60岁下降最为显著;老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类型出现改变,除了体脂肪、肥胖程度,腹部肥胖程度与骨密度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银川市;女性肥胖;腹部肥胖程度;BMD;天癸竭
【中图分类号】R7231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7-0095-0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Bone Mass)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伴有骨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骨骼代谢性疾病,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主要分为Ⅰ型原发性OP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和II型原發性OP即老年性OP[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运动、劳作结构的改变,肥胖已经成为困扰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2]。肥胖与骨质疏松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在女性绝经后随着雌激素下降,机体代谢紊乱的情况下,两者相互影响[3]。骨质疏松症归属于中医“骨痿”“骨痹”等范畴,《内经》认为:肾藏精而主骨,女子七七而天癸竭,肾气衰,即从女子50岁出现脏腑机体功能衰退的情况,此病主要为脏器衰败所致。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银川市某三甲医院50岁及以上的女性体检者,其中排除脊柱手术、脊柱严重退变增生、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的人群;排除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人群;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及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共379人,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5905±717)岁。
12数据采集肥胖分析利用生物电阻抗测试法(BIA法)(采用韩国INBODY-72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受试者人体成分进行分析:由专业人员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身高、体重,嘱受试者裸足站立于检测台上,双脚与电极触点紧密接触,全身放松,双手自然下垂,轻握电极手柄,待受试者就绪后运行程序,进行分析后直接得出数据,“肥胖分析”项目指标有:肥胖程度即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体脂百分比(fat%)、腹部肥胖程度即腰臀脂肪比(WHR),其中,女性WHR>085可判断为腹型肥胖,fat%是身体脂肪量和体重之比,即体脂百分比=体脂肪(kg)/体重(kg)×100。
骨密度测定采用MEDIX90 X线双能骨密度仪(法国MEDILINK公司)对受试者腰椎(L1-4)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测定。由医务人员将患者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嘱受试者取下腰部所携带的金属物、电子产品等,平卧于检测床,抬高下肢,待受试者准备就绪后启动检测仪,系统根据BMD进行自动T值评分后进行诊断。诊断说明:骨质正常:T>-10;低骨量:-10≤T<-25;骨质疏松症:T≥-25。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偏态相关进行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肥胖分析及BMD随年龄的变化趋势79例受试者中,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1741%(66例),腹部肥胖程度最小值为087,即WHR>085,故腹型肥胖患病率100%。将50岁及以上女性按年龄段进行分组:50~55岁、56~60岁、61~65岁、66~70岁、71~75岁、76~82岁,将体脂肪、fat%、肥胖程度、腹部肥胖程度及BMD根据年龄分组进行数据统计(见表1)并作图,50岁及以上年龄的女性体脂肪并无明显增加,反而66~岁后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脂肪略有下降,见图1;图2中fat%随着年龄的增长亦有轻度增长,体脂肪与肥胖程度的变化趋势相近,见图3;腹部肥胖程度随着年龄增长变化最为明显,呈直线上升,见图4;BMD在50~60岁下降明显,60岁以后丢失较为缓慢。
3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50岁及以上的女性体脂肪及肥胖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无明显增长,且65岁以后出现下降。有研究显示[4],全身脂肪量可因增龄而出现下降的趋势;反而腹部肥胖程度随之出现直线上升。由此可见,老年女性的肥胖形式以腹型肥胖为主,相关研究指出[5-7],我国腹型肥胖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明显升高。再者,fat%是体脂肪和体重之比,体脂肪在轻度降低的情况下fat%反而出现增势,说明体重下降较体脂肪下降趋势更快,可见体内其他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失明显。
原发性OP是一种因年龄而引起的退行性改变,本研究显示,女性在50~60岁时骨密度下降最为显著,但是60岁以后出现缓慢下降,此结果与王振鹏等[8]研究结果相同,主要考虑与女性绝经引起雌激素下降,而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全身代谢出现应激性改变所致,60岁以后体内环境适应代谢过程,激素水平趋于稳定,故而骨密度流失缓慢。
肥胖程度与骨密度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甚至表示肥胖是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老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体脂肪、肥胖程度与BMD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腹部肥胖程度也因年龄的影响与骨密度呈负相关,控制年龄的影响后,发现其相关性消失,由此看来,年龄是成为其相关性成立的主要影响因素[9-10]。但是,腹型肥胖对骨质疏松影响目前并无统一研究结果,有研究显示[11]腰围是BMD的保护因素,亦有研究显示两者并无相关性[12]。
骨质疏松症归属于中医“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病因主要由脾肾亏虚所致[13]。肾藏精而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作为后天之本,《灵枢·决气》有言:“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女性50岁左右,出现月经枯竭,《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肾气不足,脏腑亏虚,人体机能处于衰退时期,可导致“骨痿”高发,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多,目前有医家根据腹型肥胖的临床表现将其归于中医学“脾瘅” 范畴[10],均认为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不利,使得“中腹满”。由此可见,因肾之先天亏耗,骨髓失充,且无力助脾化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肥甘厚腻作为病邪阻碍气机,进一步防止精微精华濡养骨窍,加之脏腑功能衰败,祛邪之力减弱,导致“骨痿”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海,刘忠厚,李娜,等.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9):6-9.
[2]武阳丰,马冠生,胡永华,等.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16-320.
[3]魏雅楠,苗懿德.肥胖与骨质疏松[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7,13(11) :814-817.
[4]Lim S, Joung H, Shin CS, et al.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with age have gender-sPecificimPact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J]. Bone,2004,35(3):792-798.
[5]刘嫚,席波,王奇娟,等.1993~2009年7~18岁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变化趋势[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20):117-120.
[6]吴凯,陈晓平,龚玲,等.成都地区中老年居民肥胖及腹型肥胖患病率15年变化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1,42(3):401-404.
[7]王媛,李永乐,王建华,等.天津市社区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现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0, 10(26) :1306-1307.
[8]王振鹏,杨茂伟,杨阳.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3,19 (10):1026-1030.
[9]樊继波,覃勇,李莎,等.體重指数与女性骨质疏松症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17(8): 683-686.
[10]杜兴旭,催冉,曹艳华,等.体脂分布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0):2446-2449.
[11]蒋晓燕,陈艳,许俐,等.腹部肥胖同骨密度、骨矿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9):849-850.
[12]沈芸,马蕾,毕鸿雁,等.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对正常成人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9): 621-623.
[13]金明柱,郑洪新.骨痿与骨质疏松症[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286-287.
[14]梁翠梅,胡慧,李媛媛.带脉论治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思路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3,41(2):3-5.
(收稿日期:2017-03-14编辑:梁志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