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医药治疗痛风的特色与前景

2017-04-22马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前景特色

马敏

【摘要】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藏医药治疗痛风的优势、现状与问题进行综述,探讨藏药资源在抗痛风药物研究的特色与前景,旨在为研究人员针对抗痛风藏药植物的物质基础与药效机理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提供切入点,发挥藏药植物在抗痛风领域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推动民族药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藏医药;抗痛风;特色;前景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7-0079-03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 of Tibetan Medicine and Herb Applied to Anti-gout

MA Min

College of Pharmacy,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Xining 810007,China

Abstract:On the based of reading literature,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and herb to anti-gout and discussed the advantages and prospect of Tibetan herbs resource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for researchers who can combine traditional Tibetan herb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medicine with contemporary research means is providing an entry for innovation of studying methods, promoting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thnomedicine and enthnopharmacology.

Keywords:Tibetan Medicine and Herb ; Anti-gout; Characteristics ; Prospect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之一。藏族在生活地域、资源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影响下,经过历史的沉淀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藏医学和藏药学体系。藏医药在民族地区多发痛风的预防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最新流行病学以及全球重点治疗领域新药研究趋势,属于代谢性疾病的痛风治疗药物是极具研究潜力的新药研究方向[1]。因此,笔者对藏医药治疗痛风的优势、现状、前景进行综述,为研究者在现代医药研究思路与传统藏医、藏药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后续针对抗痛风药的藏药资源的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找到切入点和创新点,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药的继承与发展。

1藏医药治疗痛风的特色

11以独特的藏医药理论为研究依据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即“龙”(气)、“赤巴”(胆)、“培根”(涎),三大因素受七大物质基础(即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及三大排泄物(即大小便、汗)的运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三大因素保持相对平衡,但在内外因素发生变化,平衡失调后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痛风藏医名为“直后乃”(意为垢甲病),是由于饮食不节,使血液中的废弃物聚集于胆,胆汁的精华变为“黄水”(人体血液的糟粕),黄水流至骨则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甚至行走困难,故将痛风归结到“黄水病”[2]。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将痛风分为隆转化型、赤巴转化型、培根转化型、血转化型等[3]。

12以藏药治疗优势病种、典型病种为研究优势现代医学在痛风的治疗中面临着临床一线药物别嘌呤醇临床使用受限,促尿酸排泄药物研发进展缓慢、丙磺舒、苯溴马隆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的现实问题[4-5]。《四部医典》是藏医药学经典著作,成书于公元 8 世纪,由伟大的藏医宇妥·云丹贡布所著, 其中记载方剂 2258首,此后的藏医药发展过程中多数方剂以《四部医典》方剂为基础, 衍生了诸多藏药方剂,因而研究其配伍规律及理论有很高的学术价值[6]。因此,笔者认为可将现代医学治愈难、治疗效果欠佳的痛风病,以藏医使用的藏药方劑中常用的藏药材为切入点,结合现代药学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抗痛风藏药植物资源种类、化学成分、结构鉴定、药理活性等基础研究,从而筛选出治疗痛风效果显著的藏药材,使痛风成为藏药治疗效果明显的优势病种,发挥藏药材在治疗痛风中的优势地位,将为推动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成果。

同时,地理环境是影响痛风的发病率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原地区寒冷气候促使蛋白质分解,增加尿酸生成,在慢性低压、低氧环境中,为保证组织供氧,人体出现红细胞增多的代偿性改变,然而红细胞过度增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组织器官缺血,低氧反而更加严重,人体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从而使血尿酸水平升高,痛风成为青藏高原地区的典型病种[7]。因此,利用当地藏药资源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病种的治疗,既可保障藏药资源开发所需的稳定资源量又可以保证藏药治疗效果监测的样本量。因此,利用当地藏药资源治疗当地典型病种的方法是可行的。

13以安全性高、药效强的藏药材资源为研究对象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500m以上,具有强阳光、强紫外线、高寒缺氧、日夜温差大的典型高原的生态环境特征。藏药材则生长在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高原地带,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光能和生物能转换高效,从而造就了药材高活性、低污染、药力充沛的特性,享有“天然纯净、高活性”的美誉,是天然药物资源库。

因此,将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价格适中的藏药作为创新抗痛风药物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是具有研究潜力的。

2藏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

21成品藏药将天然藏药材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生产的成品藏药二十五味驴血丸组方,可以增加尿酸分解酶的活性,促进尿酸排泄,促进嘌呤代谢正常。二十五味儿茶丸组方可去除关节鞘膜间多余黄水,活血化瘀,改善尿酸代谢,从而降低血液中尿酸盐的含量。二十五味余甘子丸、五味宽筋藤汤散、六味锦鸡儿汤散、日轮养护丸等可平衡尿酸,降低血液中尿酸盐含量,改善尿酸代谢。临床实践证明,藏药通过平衡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可平衡尿酸、清流泄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干黄水等,疗效确切[8]。

22藏药材抗痛风有效成分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研究黄嘌呤氧化酶(XOD)是促使嘌呤分解代谢形成尿酸的关键酶,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减少尿酸的生成,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9]。因此,以XOD为靶点进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以及根据XOD的活性追踪为核心进行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藏药风毛菊,菊科植物,民间多以长毛风毛菊(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lf)和美丽风毛菊(Spulchra Lipsch)干燥全草入药。《四部医典》记载藏药风毛菊用于治疗偏赤巴型黄水所致的水肿症,其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区的高山灌丛与草甸结合处,其含有大量黄酮类和香豆素成分,香豆素类成分对XOD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水平[10]。

藏药菥蓂(Thlaspi arvense L),十字花科菥蓂的干燥地上部位,别名败酱草、遏蓝草、犁头草,分布于全国各地。民间常用来治疗痛风且效果较好,其全草含有黑芥子苷、芥子酶、吲哚类、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研究表明治疗痛风的有效部位为水提液部位,黑芥子苷能促进尿酸排泄,是治疗痛风的有效成分[11]。

藏药短管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玄參科兔耳草属植物,分布于青海、西藏、甘肃等地。通过短管兔耳草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氧化酶抑制剂的活性抑制研究,结果表明短管兔耳草70%乙醇提取物可通过多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从而通过协同作用显著抑制XOD活性,同时可减少肾脏细胞受损,说明藏药短管兔耳草的安全性[12]。

藏药生等,又名西藏猫乳(Rhamnella gilgitica MansfMelch),为鼠李科猫乳属植物。《晶珠本草》记载有“干黄水”之功,现代藏药方剂中皆为君药。通过以黄嘌呤氧化酶为靶点筛选藏药桑当有效部位的研究中,其结果表明藏药桑当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血清尿酸水平降低效果显著,经AB-8大孔树脂梯度洗脱获得纯水、20%乙醇、40%乙醇、95%乙醇各部位,其中40%乙醇洗脱部位在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较试验中效果显著,且药效与乙酸乙酯部位相当,说明大孔树脂AB-8对降低尿酸水平的有效部位有良好的富集作用[13]。

藏药齿苞黄堇(音译陆额)(Cdenticulato-bracteata)[14],为罂粟科齿苞黄堇的全草植物药,其甲醇、丙酮、水提物对黄嘌呤氧化酶均有抑制作用[15],对其95%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得各部位,将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部位进行了系统分离得到并鉴定13个化合物。

藏党参(音译吉布陆都多吉)(Codonopsis nervosa(Chipp)Nannf),为党参属脉花党参全草[16],其甲醇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显著。其中,从藏党参中分离出的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XOD的抑制效果不同,结果显示10μg/mL浓度下和60μg/mL浓度下芹菜苷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达到653%和961%,20μg/mL浓度下琥珀酸抑制率最高且达到695%,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最弱的是木犀草素类化合物[17]。

3藏医药治疗痛风的问题与前景

民族药已应用于痛风治疗的有壮医药、傣药、蒙医药、苗医药、彝医药、维医药,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抗痛风的临床实例和药理学研究[18]。而藏医药中仅有藏药材桑当、陆额、短管兔耳草、风毛菊应用于抗痛风的治疗,且研究内容仅涉及有效部位、大量成分和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研究,但在植物资源调查以及阐明药物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方面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可见,大量天然抗痛风藏药资源仍有待深入地挖掘。

目前,临床应用的藏药成品根据痛风的发病机制,通过平衡“三因学说”中的“隆”、“赤巴”、“培根”,达到较好地疗效,加之藏医的特殊疗法,使得藏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已经具有优势地位。但是,现代化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多以单味药材为研究内容,而藏药成品均以多味药材组方,使其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治疗效果。因此,通过对已有临床实效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寻找治疗痛风方剂中的药物关联性,以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单味药材以活性追踪为核心,采用经典色谱分离法和现代分离、结构鉴定、生物活性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可为阐明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以及藏药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的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中医药在治疗痛风也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得其有效成分的药效、含量、活性产生显著差异。因此,在中药材的研究基础上,开展抗痛风藏药的基础研究,寻找藏汉两地药用植物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建立抗痛风藏药的质量标准,为防止药材同名异效、同名异物提供可靠数据。

黄嘌呤氧化酶(XOD),它是促使嘌呤分解代谢形成尿酸的关键酶,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减少尿酸的生成,达到治疗痛风目的, 由于其具有作用机制明确、疗效显著等优点,黄嘌呤氧化酶已成为抗痛风药物的活性筛选的成熟靶点[19]。因此,藏药材中通过体外筛选模型进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将可以得到大量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前期,研究人员从临床应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中,发现了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天然化合物,虽然与临床使用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相比,体内降低高尿酸血症动物血尿酸水平的活性相对降低,普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通过进一步结构修饰,以提高选择性和活性,用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陈玲,邹栩,黄文龙.全球重点治疗领域新药研究的最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7)733-752.

[2]钱信忠.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49-150.

[3]宇妥·元丹衮波.医学四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77-178.

[4]沈小莉,张廷剑,刘瞳.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6, 25(9):1-5.

[5]李丹,张剑勇.痛风现代流行病学及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 ,5(4):73-76.

[6]才让南加,仁增多杰.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族医学经典《四部医典》治疗热性肝病方剂配伍规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10):216-219.

[7]张珂珂,张晓坤,李长贵.青藏高原地区痛风的临床特点[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4):294-296.

[8]于福山.藏医药治疗痛风120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8):2-3.

[9] 展鹏,刘涛,刘新泳.以黄嘌呤氧化酶为靶点的新型非嘌呤类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药物研究进展[J].药物化学进展,2012,22(5):403-415.

[10]谭荣.藏药风毛菊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15,11(10):23-25.

[11]柯秀梅,杨荣平,王云红,等.藏药菥蓂中黑芥子苷对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作用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27):1407-1500.

[12]曾金祥,许兵兵,李敏.藏药短管兔耳草醇提物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及机制中国新药杂志,2015,24(21):2489-2493.

[13]代竹青.以黄嘌呤氧化酶为靶点筛选藏药桑当抗痛风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22.

[14]淮虎银,杨生妹.紫堇属藏药的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1):8-11.

[15]卓玛东智,孙杰,袁瑞瑛,等.罗堆多吉颗粒及组方成分陆额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1):58-62.

[16]范强,张钰,周先礼,等.藏药脉花党参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1,46(4):256-259.

[17]孙杰,聂丽娟,郭栀,等.藏党参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5,36(2):247-250.

[18]王俊.民族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8):1958-1960.

[19]赵莹,张启虹,冯明声,等.降尿酸药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藥学进展,2009,33(02):55-61.

(收稿日期:2017-02-11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前景特色
中医的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中医的特色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