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好习惯 增强安全感

2017-04-22高晓兵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7年4期
关键词:外化内化科目

高晓兵

交通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通过引入驾驶证的“考试科目一”,帮助学生养成交通安全行为习惯,效果甚好。

一、牢记交通法规,知识内化于心

2011年寒假期间,笔者班里的一个学生和他的叔叔一起在亲戚家喝酒,酒后两人驾驶摩托车在返回途中遭遇车祸,两人都严重受伤。由于是酒后开车,存在过错,最终并没有得到多少赔偿。这件事情发生后,我认真反思自己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不足。虽然放假前我在学生面前反复强调安全问题,还发布了温馨提示:不要喝酒(尤其醉酒)骑车,也不要坐无证、喝酒(尤其醉酒)的人开的车。但是,悲剧还是发生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并没有真正形成安全意识,更在于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的匮乏,可谓“无知者无畏”。所以,要想做好安全行为养成教育,首先要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而交通法规就是最好的学习素材。笔者通过“教师讲解、微课助力、学生讲堂”等方式,和学生一起全面、系统地学习交通规则;同时借助驾驶员资格“考试科目一”的考试软件,按照科目一考试的规格和流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创新学习形式,意识外化于形

当然,仅学习理论并考试合格了还不够,毕竟时间长了易遗忘、没有实践易生疏。于是,笔者在班级开展“科目一积分赛”活动,即每个月不定期举行科目一的模拟考试,并登记成績,到期末时进行汇总和排名,评选“十佳安全之星”并给予表彰奖励;开展“回家的路上”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在校外遇到的所有交通标志拍下来并在一张纸上描绘出来,同时讲讲在某一路段看到某一标志时应该怎么走;开展“我身边的交通行为”摄影展,引导学生用手机将自己看到的文明的或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拍下来,然后汇集展出,并请学生谈谈好在哪、不好在哪、怎样做会更好一些等;开展“我是引导员”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的闲暇时间,上街协助交警做好交通引导工作,并记录自己的实践经历与感悟。

通过“共学交通法,共考科目一”活动,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得到了全面、系统地普及,安全意识也随之增强;再通过“知识继续拼,活动持续行”活动,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与巩固,对交通行为有了准确的判断,对违规行为有了明确的认识,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了安全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外化内化科目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高考“新科目”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策略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