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保证和改进
2017-04-21靳朝如
靳朝如
摘 要:当今世界,微生物检验的新型技术发展很快,如PCR技术、蛋白芯片技术等,极大地丰富了临床微生物的检测手段,缩短了检测时间,大大促进了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发展。但仍然不能取代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及免疫学检验这些传统的检验技术,它们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能更好地满足于临床需求,非常有必要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工作。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是一个动态的质量管理系统,包括从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识、保存、运送、处理、检验、结果分析和报告,直至临床医师的理解和应用,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检验失败。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制定持续性的改进计划,是现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改进
医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中发展较为迅速,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技术,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性,但是由于自然界的菌种种类多,且不断的出现新型的或者合成的菌株,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临床检验带来了困扰。·而据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临床感染的微生物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其中新型菌种的数量居高不下,因此社会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保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以及实施有效的改进策略是提高微生物的检验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分为改进前(2015年10~2016年5月)以及改进后(2016年5月~2016年10月)。分别择取50次微生物检验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改进前后两个阶段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环境以及参与研究人员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改进前本院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按常规进行,不给予任何改进的策略。改进后,本院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实施保证质量的改进策略,分别从检验人员、试剂与培养基的改进、环境与仪器的改进、标本的采集运送情况、室内质控以及室间质评方面进行改进。
(三)观察指标
比较改进前后两个阶段差错事件的发生率。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改进后的差错发生率为0,改进前的差错发生率为12.00%(6/50),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临床的微生物检验工作是临床感染的诊断及其治疗最重要的依据,保证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是提高疗效,减少差错事件发生的必要途径。本次研究对2014年8月~2015年1月本院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进行改进,具体的改进策略如下:①要求检验人员应该提高其专业素质:所有参与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人员均应该全面掌握相关的医学检验知识,通过基本的理论以及技巧的考核;积极向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询问工作的方式与技巧,同时掌握各项工作的原理。②保证试剂以及培养基的质量:严格把控好微生物检验的细菌培养基以及所有检验使用的生化鉴定试剂。其中试剂必须经过相关的法定机构严格的认证;在试剂使用前,应对其性能进行评估;每次进购的试剂都必须有相关的质检报告,并确保试剂在有效期之内使用。③仪器以及环境的改进:在进行检验前,应该严格控制好检验室室内的环境,包括孵育箱以及冰箱的湿度、温度,对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与校正,确保无误,如果有异常,则应该及时进行更换与处理。在进行试验时,要在其相对应的生物环境之下进行研究。检验室内应该将污染区以及清洁区分开,并备足照明灯。④标本的采集以及运送:标本的采集以及运送对诊断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采集或者是运送过程中出现了污染的情况,会导致标本无效,其检验结果也没有任何可信度。为了确保标本的采集以及运送环境没有问题,应该安排患者在专门的采样室内进行标本的采集,操作应该严格按照清洗-消毒-采样的流程进行。而标本采集之后要将其运送至检验室内,这期间要确保病原菌的活力,并且避免受到非病原菌的污染,因此标本采集后,要尽快将标本送检,并且保持稳定的检验室室温,尤其是在冬季。另外,检验人员在接受标本时,则应该严格核对好标本的项目、类型以及患者的名字等基本资料。⑤检验中的改进:检验中的改进内容主要是指在室内质控方面。首先要确保菌株被规范保存;其次要对试剂、试纸以及诊断所用的血清进行质量的监控,例如抗原检测的试剂、诊断的血清、β-内酰胺酶试纸等,在使用时,应该进行阳性、阴性的对照;而染色液则应该每周对其进行一次质控。质控中还应该对培养基进行无菌实验以及生长实验的检测,确保满足质量的要求,然后方可应用。最后,则应该控制好药敏试纸的质量,一般将其保存在零下20℃的温度之下,切勿反复的冻融。应该完善质控的相关规范,以确保药敏试验的可信度与实用性。⑥检验后的改进:这主要是强调室间质评环节。这是针对我国的实验室水平差距较大、水平不一的情况,而实行室间质评的方式,此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微生物检验的水平。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本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进行改进后,改进后的差错发生率为0,改进前的差错发生率為12.00%(6/50),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于临床微生物检测的自身特点,微生物分离鉴定中涉及内容繁杂,微生物本身的变异性、多样性等因素,导致了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高严谨性、高技术性、高干扰性。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业务素质,勤于思考,乐于探索,作风严谨,严格遵循质量监控原则,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
[1]帅丽华,胡志坚,孙晓红等.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5):456-458.
[2]王文凯.临床微生物检验日常工作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720-1721.
[3]黄爱伟.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99-300.
[4]陈俊.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保证和改进[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9):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