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2017-04-21张刚
张刚
摘 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进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的地位。教育改革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改革的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培养这些能力,仅靠传统的学科教学和原有的学习方式难以胜任,于是”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开展;方法;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基础上,以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和相互交流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其功能在于营造一个勇于探索,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具体地说,这个表述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传授”或“教导”,更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或“帮助”。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造和设计出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从而引导学生去学习。2.“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人们可以通过假设、想象、逻辑、实证等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并解决问题。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等各种具体形式,来探究各种现象和问题。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任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基于“研究”的性质和需要,研究性学习的知识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除了学习书本中的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书本以外的各种知识。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会实际动手操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与一般知识学习的基本区别。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重新构建
教师应该在针对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打破课本的单元体系,重组单元内的教学内容,除了将每一单元的研究课题交给学生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应从哪些角度去研究。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到一定的材料后,就会积极地思考如何组织材料,如何用英文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探讨性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使他们能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进而调动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备,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去做
研究性学习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使语言的学习过程成为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研究信息的交换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与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做。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中很多单元的主题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直接从教材中挖掘内容,设计为学生研究的课题。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课题的目的要明确,并有可操作性,既要引起学生研究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涉及面过大,让学生无从下手从而失去信心,且课题要有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尽管研究性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所认识和接受,但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教材却很少,相关课程资源也不够丰富。即便学生可以在课外搜集资料,但获取资料的途径主要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文字的东西,学生对实物资料接触较少。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做到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有机结合,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充分探究、交流与合作,以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其感性認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研究型学习要求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以进一步拓展视野,增强感性认识。然而,不少家长、教师却对这种学习方式大为不满,称“学生搞研究将影响考大学”,不少社会人士也普遍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学校读书。高考对中国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指挥棒”作用不言而喻。当“指挥棒”开始指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时,家长和社会却要求学生在课堂之中“好好读书”,这种二律背反让学生非常茫然。如何发挥高考 “指挥棒”的作用,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这也是广大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景华.开展探究性教学的体会.中小学数学.2004:7-8.
[2]林迅亮.我对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认知.中小学数学.2005,7-8.
[3]罗文鑫.数学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点滴体会.福建省连城一中教育网.
[4]谌业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构想.聚集新课程网.
[5]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1,(1).
[6]龚正元.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本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2).
注:本文系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德育课程中的策略研究》(编号:PZS554<河南省教育厅 教技装[2016]35号>)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