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考记叙文阅读之方法

2017-04-21杨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方法技巧问题

杨玲

【摘要】本文针对中考中记叙文板块,学生阅读功底薄弱、准确率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和学生交流、调查问卷、试题测试等方式,找到他们存在的閱读问题,继而和同事们进行了实验和探讨,从课堂入手学习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到换角度,从写作到角度认识阅读题型,减轻学生思想的负担,再到专题训练,融入思维方法的点拨。由学生眼前的愁苦的问题到给予他们心理减压的帮助,由基础到专题,由浅入深地系统地做了研究和总结,帮助学生解决记叙文阅读的困境。

【关键词】记叙文阅读 问题 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48-01

在初中语文120分的中考试卷中,除了作文50分的重头,下来就是阅读了。而阅读中,最难啃的那块骨头就是记叙文阅读。分值大,难度大,学生易丢分的地方多。大多数学生对这一阅读信心不够。有的学生大量的做题,还是收效甚微。还有的学生干脆避而不理了。究其原因:即使练了,还是错太多。难道记叙文阅读就攻克不了了吗?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决定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的反应及平时对他们考卷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想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一、搜集、整理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1、审题不清,考点不明确;

2、答题思路不清,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全面;

3、理解生活感悟的能力不够,情感体验不到位;

4、表述不完整;

5、答题速度太慢。

二、对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解决记叙文问题难度的思考

(一)在课堂精讲中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知识

在记叙文单元教学完后,借助单元里的课后题,带着学生做一系统的归纳。然后罗列出考点要求,让学生一目了然,弄清楚这一文体都考查什么。让学生做到知己知彼中的“知彼”。

比如以七年级(上)为例。学生刚进入到初中,重点学习的就是记叙文。《散步》《我的早年生活》《秋天的怀念》《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是写人记事性的散文;《荷叶母亲》《金色花》《春》《济南的冬天》等借景抒情的散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小说。我们可以采取目录法,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文体,搞清楚知识点。

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具体知识点如下:

1、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的。

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1)从对象分: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2)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

(3)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心理、语言、动作

(4)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氛围或是人物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

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同一件事)、插叙(另一件事)

4、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抒情;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5、记叙的线索:一人、一事、一物、时间、地点、感情。线索要贯穿整篇文章。

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6、表现手法:

对比(一般情况中,指的是正面和反面的对比)

象征(注意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读出隐含在表面意义之后的意向)

烘托(有时是环境的描写)

(二)明确记叙文的考点要求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相关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筛选、提取、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7、准确地评价语言材料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发觉其内在价值;

8、结合自身体验,对语言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发现和探究问题。

(三)从写作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围绕文章主旨如何答阅读的整体思维。化繁就简,打开学生思维的广度

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核心主题。从写作的角度去思考,文章先要确立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选材、构思,最后就是完整地表达,来突出主题,表现作者的情感倾向。那我们做阅读,就是先要揣摩出作者的思想立意,即文章的主旨。明白了这一点,就是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然后出题者就会从不同方面来出题。

学生明白了阅读题与写作文之间的来龙去脉,就会放下心里的石头,认识到记叙文阅读题是有据可循的,不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做题技巧方法的训练,学生就易于接受了。

(四)针对考点,梳理归纳题型,总结答题思路

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五)结合阅读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做题的顺序,做到快速、有效的答题

拿到一篇阅读,先从题目、首位段落迅速确定文体,接着梳理所有问题(设置的题目一般都是从整体感知题型——细节研读题——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文章的谋篇布局的特点或阅读感悟,是按照人们阅读由浅入深的逻辑思维习惯出题),然后带着问题由前往后阅读,先解决局部问题,是从全篇来考察的题,放在读完全文后再作答。这样节省了来回重复阅读的时间,在熟练把握考点与题型的前提下,也能大大提高作答的准确率。

总之,要做好记叙文阅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重要的是基本功,要有大量的阅读,有对文本敏锐而又准确的理解,有对文字诵读与咀嚼的好习惯。在拥有丰富的语感前提下,记叙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在课堂中就便于掌握了。难就难在扎实的基本功。但本次只探究以解答题型的方式进行的阅读,即为了中考的记叙文专题阅读答法。根据以上的总结,只要学生多做揣摩,练习与运用,这一板块是可以拿到较高的分数。要重视平日里课外阅读,重视课堂的精讲精练。我们也可以从解答问题的思路中反观我们的阅读内容,积累语言。使阅读与做题相辅相成,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驾驭文章,驾驭语言,最终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方法技巧问题
主持人控制会议离题的方法技巧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