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2017-04-21杨国平
杨国平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15-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行的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思考更多的问题。,理解文本内容呢?下面就我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学设计策略拿来与同行们共享,希望抛砖引玉。
一、注重朗读和品味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泥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朗诵又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的形式,它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来使得学生们的眼、脑、口高度统一,进而把静止的文字信息表现成为一个有生命力、有声音的过程,特别是在朗诵的时候,当朗诵的内容配合个人的思想感情的时候,这就使得朗诵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能够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得学生在朗诵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去把我文章的内容,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和好的把阅读和朗诵、理解很好的结合起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住学习的机会,当然,在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朗读的形式,不能只是单一的自由读或者齐读,还要根据文本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比如分角色朗读、模仿性朗读、跟读学读、配乐朗读、感知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等,从而诱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
二、尊重学生认知与情感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味的把自己想法和看法强加给学生,这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维逻辑,在这,新课程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人体会和理解,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应该巧妙的设立一些交流活动,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予学生一些表达自己观念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把自己想的一些信息说出来,做到敢说畅所欲言,教师则应该随时的关注学生,及时的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提示,特别是在他们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则应该巧妙的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从而更好的打开学生的思维逻辑,启发他们进行思考问题,让他们也有所感悟。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能够是的学生能够更好的结合文章的内容来理解其主体,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激励的探讨,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文章的主人翁,究竟是谁,文章的故事情節是如何围绕着进行的,这些是否都很好的解释了文章的主题呢,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得学生能够努力的去发展自己的思能力,进而更好的把我文章的内容主旨。
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问题,通过不同角度去思考,所得到的结论都不尽相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努力的鼓励学生去思考问题,许多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不同角度看问题,能够是的问题被看的更加透彻,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的鼓励学生去思考,哪怕结果不一定正确,都要予以一定的鼓励,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以一个正确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得到一个更好的结论。只有通过这样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文章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质量,从而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倡导质疑与探究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如果学生出现不少疑惑或问题,则说明他们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定的疑问,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收获不大。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质疑的意识与习惯。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质疑为主线”的思路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敢想、敢问、敢说。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写出自己的疑惑点。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问题为引导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质疑与发问。比如教师可提问:小说中写了哪些“笑”?这些人为什么没有同情孔乙己,没有帮助孔乙己,却一味哄笑取乐?以哄笑声凸显孔乙己的悲剧有着怎样的艺术效果呢?教师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后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通过共同探讨,加深理解,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曾挺峰.自主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1,(5):61-63
[2]赵震.浅析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质量的策略[J].语文学刊,2015,(21):173-174
[3]杜高平.全面深化教学改革,践行素质教育理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9):480-480
[4]柳应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和教学设计[J].文学教育(下),2015,(7):44-44
[5]陈洪桂.发挥目标作用优化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