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氓》为例研究高中语文课程中的爱情诗歌教学模式

2017-04-21杨云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高中语文

杨云

【摘要】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情感,亲情、友情以及爱情都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其中爱情更是由古至今吟诵的不朽的诗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爱情诗歌教学是教学的内容之一,随着现代教育改革,在语文教学的中,对学生的爱情观进行引导与教育,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爱情,善待爱情,是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文章主要以《氓》为例,探究高中语文爱情诗歌的教学模式,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情感丰富的人,为现代爱情诗歌教学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爱情教育;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74-01

高中生处在情感朦胧的年纪,对于爱情既有向往也有恐惧,尤其是对爱情诗歌有较大的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细腻特点,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与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爱情。在高中人教版2003版的语文教材中,选取多种形式爱情诗歌或者是汉乐府诗歌等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例如必修一中《雨巷》、《再别康桥》,必修二中《诗经》、《孔雀东南飞》以及古诗《声声慢》等,在语文教材中形成独特的风格,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正确看待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文章主要选择《诗经》两首中的《氓》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爱的教育。

一、《氓》的形象与人物分析

1.《氓》的主题思想

《诗经》两首都是描写爱情、婚姻的诗篇。《氓》全诗以女子的口吻自述,讲述女子恋爱、结婚以及被抛弃的全过程,在文中对负心汉进行控诉、谴责,最后在结尾对天下女子进行劝谏:要严谨对待自身的爱情、婚姻。经过整首诗歌,将女子对真挚爱情、婚姻的向往与渴望表现出来,也将女子自身的爱情悲剧表现出来。

2.《氓》的人物形象

在《氓》中,刻畫了一个被抛弃的女子的形象,全篇可以看做女子对男子的控诉。教师在教学实首先要教授学生正确看待、理解人物形象。在《氓》中“我”是什么形象,对负心汉的控诉传递什么样的主题意义?在诗歌中存在两个矛盾,传递的是“男子都为负心汉”与“女子不要相信爱情”这两个信息?高中生在爱情主题的关注度较高,教师选择这篇诗歌不是简单的判断诗歌的主题,而是在探究诗歌主题所显示出来的价值观以及正确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的形式。

二、《氓》的爱情诗歌教学形式

《氓》是一首含有丰富情感的诗歌,也是学生接受爱情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中,要落实高中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主要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要将爱情诗歌中的积极成分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领、指导,对学生提供更好的爱情教育。

由于现代高中生学生早熟的情况,教师在进行爱情诗歌教学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不成熟的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和引导,在学生的心灵中培养正确的爱情价值观,用美好的事物、情感充盈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更加理智,能够正确看待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1.朗读是情感体会的先决条件

教师在进行《氓》的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朗诵教学。朗读是体会情感的最基本的手段,学生在反复的朗诵中,不仅能够体会诗歌的节奏之美,还能够对诗歌所传递的情感进行体验。《氓》是《诗经》中比较经典的一首,其中四字一组,节奏感强烈,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仅是能够体会“我”的情感,还能够对诗歌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加深诗歌的主要印象,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爱情等情感的美,获得较高的精神享受。

2.质疑是形象分析的关键手段

在《氓》的教学中,教师针对人物形象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多元化的研究“我”的形象。在基本的了解诗歌的内容后,一般都要对诗歌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学生在初步了解后,一般都会形成“女性是爱情、婚姻中的弱者”的形象。《氓》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人物形象分析,其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宋代朱熹评论: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钱钟书言:盖以私许始,以被弃终,初不自重,卒被人轻,旁观其事,诚足齿冷。当代鲍鹏山:最完美的女性。针对不同的看法,让学生根据多种想法进行讨论,分析不同的看法,由此得出现代的结论。

3.正面进行教育引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上面的步骤后,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情教育,让学生的知识理解升华为情感理解,让学生能够感悟诗歌的情感,正确的认识爱情,不断生活自身的情感价值。

三、爱情诗歌教学模式

1.按照诗歌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爱情诗歌教学首先要了解“诗歌”是关键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诗歌教学要按照特定的模式来进行教学,理解诗歌大意——分析诗歌内容——感悟诗歌的情感。

2.注意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辩证的学习态度,能够更全面的理解诗歌的人物形象。

3.注意正面引导,深化教学情感

爱情诗歌教学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情”,实现爱情教育是最根本的目的。学生或多或少的意境对爱情价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就要正面引导,让学生正确的看待爱情、婚姻,正视诗歌的“人性”教育,让学生能够在爱情诗歌教学中成长。

四、结语

诗歌是对人的灵魂的最好的洗礼,在大量的爱情诗歌中,存在着最纯真的情感,蕴含着最真挚的爱情观。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爱情诗歌教学时,注意利用诗歌的情感来熏陶学生,让学生正确的看待爱情,珍视爱情,借助诗歌的丰富内涵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实现情感互鸣。教师在进行爱情诗歌的教学时,应该建立在审美基础上进行,要正确引导学生正视爱情,为学生讲解爱情,在学生的心灵中培育出高尚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不在面对爱情话题时,恐惧、逃避,也可以结合试下的爱情作品,让学生讨论、探究爱情婚姻,在讨论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及时给予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具体的分析,深刻品味作品,不回避作品中的爱情等情感,结合其他的爱情诗歌教育,让学生正确看待爱情、婚姻等,让学生能够主动发表意见,让学生在爱情教育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宋佳.爱情观在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上).2016,(7):143

[2]林天宇.从“意象”入手把握诗“意”:结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词单元浅析[J].中学生百科.2015,(26):40-41

[3]曾伯钧.中职语文新大纲新教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教育·C版职业教育.2010,(5)

[4]吴显友.从文体抵达意义——解读乔伊斯的一首爱情诗里的“失衡突出”[J].外语教学

[5]王建稳.互文性视域下《氓》的解读与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2,(10):24-26..2005,(1):79-82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