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2017-04-21于莉丽

科技资讯 2016年3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于莉丽

摘 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落实学生的思想品德、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却不容乐观,如,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学生也对其没有兴趣,实践教学资源还比较匮乏,因此严重的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也影响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该文就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实践教学的模式,以此来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a)-0235-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基本的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教学质量能影响到学生对思想得到和法律知识的自主探究行为,影响到学生思想的提升,影响到学生道德的发展,因此,该文对于其实践教学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1 落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跟一般的专业课相比,同样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其教学质量也一定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其主要是指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深化课程上所学习的各种理论知识,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相统一。因此,有必要落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运用理论的能力。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目前我国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并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并且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处于应付和走过场的态度,使得实践教学形同虚设。同时也有一部分教学质量好的老师,但是由于学校的机制不健全,也使得这些优秀教师的经验无法得到推广,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

2.2 学生众口难调,无法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目前仍然是以单个教师分散式的教学方式,由教师就某一知识,带领班级体所有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然而由于学生比较大,对于实践内容喜好反映也不一样,因此,极大地影响了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得整个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2.3 缺乏教育資源

目前很多学校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其投放的教育资源也比较少。尤其是在经费、设备以及人力方面,使得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资源的匮乏,呈现出很吃力的现象。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着偏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主动性,也影响到其教学质量。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3.1 改变课堂实践教学的方法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用案列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来活跃实践课堂的气氛,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如,淫秽的网络视频和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毒害等案列,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和规范网络道德的行为,让学生在关注案例的同时,提高其思想品德认识。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如,亲情观、道德观等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互动教学,不但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学会更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增进了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

3.2 分主题设立实践教学项目,实行项目管理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其教材的内容,设计各种主题的实践教学项目。以此来实行项目管理,有效地落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如,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爱国主义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学校内组织学生进行以此自定主题的爱国主义宣传活动,然后对学生进行分工,有负责宣传的、有负责设计海报的、有负责活动流程的等。在针对如何培养职业精神方面,可以设计成,走访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了解企业最看重的职业道德内容的主体活动,安排学生到几个公司的HR部门去详细地咨询其最看重的职业道德内容,由学校就每次的主题活动提供相应的经费、学校的后勤部门向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所需,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热情。

3.3 安排教师分专题指导,实现专业化分工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知识外,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去,担任某个主题项目的指导工作。并且在指导过程中,要保证指导的专业化,切勿对学生进行一些泛泛说教。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某一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培训,让学生详细地了解主题活动的内容、目的以及注意事项,以此来落实实践教学成果,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每位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实践行为,还要引导学生课后对此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学校和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4 完善机制,实现个性化教学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校还应该完善各方面的机制,实现学校的个性化教学。如,改变对其目前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专款专用制度,为实践教学提供保证基础。其次要求学生必须要投身于1~2项的主题活动中,来落实实践教学。同时允许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由地进行选择,所选择的每个项目都有专业的老师对其进行全程指导和考核,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成为一门必修课。

4 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中,不管是课堂的实践教学还是课下的实践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切身的实践,来提高对思想道德法律的认识,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应用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荣.对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0(2):117-119.

[2] 李红星.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6):113-115.

[3] 高健.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 科教文汇旬刊,2010(5):7.

[4] 冉启江.关于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考[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5(7):148.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