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朗读训练指导

2017-04-21安婧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示范朗读

安婧

【摘要】朗读可以发展学生语言,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朗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朗读训练却是一个难点。教师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本文主要总结了一些对学生朗读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朗读 示范 语言美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92-01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文本中获得收益,在文本中得到情感升华。立足于文本,反复揣摩语言文字,褪去繁文的分析以及形形色色的课外延伸,在课堂上就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感悟,这样的课堂就是求实、尚简、求活的,有效的阅读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应该要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了打好学生的朗读基础,学生的朗读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那么如何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激发朗读兴趣,使学生“快乐朗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来源。低年级学生有了朗读的兴趣才会更积极的学习。

1.情境创设,使学生“快乐朗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直观的,对形象的事物他们会更容易产生兴趣,更容易去接受新鲜事物。直观的形式包含图画、实物、动作、幻灯直观,表情直观等等。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巧妙的利用形象的事物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鸟岛》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声、光、影、像”与一体的优势,以“读”为主轴,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播放与课文二、三自然段相吻合的录像;让学生的大脑、眼睛、耳朵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鸟岛鲜明活现的立体形象与悦耳动听的鸟叫声有机的融合,使学生对鸟岛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学生最直接兴趣,达到“课伊始,情亦生”的境界,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

2.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根据学生实际与教材特点,可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的朗读技巧,如采用个别读、齐读、表演读、轻声读、轮读、接读、赛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朗读兴趣。对于对话较多的课文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比如《猴子种果树》、《谁的本领大》;比如语句优美的课文则比较适合采用范读指导法,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而动作表情描写生动细致的课文则适合采用表演朗读法,如《狐假虎威》。通过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既能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语感。

3.多元化评价,使学生乐于朗读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赞美,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足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通过利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不同的朗读方式,激励学生读书的欲望,使学生乐于朗读。

二、加强示范,教给读书方法

每天早读和课前五分钟,我让“小老师”在班里领读,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教室里书声朗朗,形成一股浓郁的读书气氛。学生从“我要读”变成“我会读”。

学习新的课文时候,我采用范读引领法,经常组织学生去听朗读,通过老师的范读和录音带,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朗读“模式”,迅速捕捉到朗读的基调和语气。特别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能激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学会如何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把握朗读的停顿、重音、儿化,从而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课教学中,往往根据课文的不同风格来处理感情朗读的技巧。例如读《欢乐的泼水节》告诉学生要读出节日的那种热闹和快乐的心情。读《月亮湾》则要读出赞美、热爱的语气。读《问银河》要带着疑问、好奇的语气来读。如果学生读得不够理想时,我会范读给他们听,让他们边听边想,并要评价老师,使他们找到质的飞跃。

三、重视背诵和复述,培养学生语感美

语感的形成主要靠理解,还有就是靠在实践中积累。只有足够多的语言积累才会形成语感的。因此,我们强调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用自己的话重述课文,是理解能力的訓练,也是写作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较好的形式。给低年级教材安排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训练。在训练用自己的话复述一篇课文前,应就复述一句话的意思进行训练,使学生认识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打好了复述句子的基础,可就复述一段话训练,然后才进入复述篇的训练。

猜你喜欢

示范朗读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