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2017-04-21冯耀龙舒乔生谢立亚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冯耀龙 舒乔生 谢立亚

【摘要】基于工程水文学的课程定位与课程特点,并结合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及其就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文章初步探讨了工程水文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工程水文学课程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水文学;教学模式

一、 工程水文学的课程定位

工程水文学是高等院校水利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及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学科。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利水电规划等相关专业课程,都需以工程水文学为基础来讲授。因此,工程水文学是水利类专业很重要、最关键的一门课。同时,工程水文学又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些自身特点,加之高职院校也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因此为在高职院校开展好这门课程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有必要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二、 工程水文学的特點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及运动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工程水文学侧重于水文学的应用性,以河流为主要研究对象,与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关系最为密切。工程水文学的课程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研究对象——水文现象的规律及其课程内容的特点。

(一)水文现象的规律

概括来说,水文现象具有确定性、随机性与地区性三方面规律。确定性也称为必然性,是指水文现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确定关系,或水文现象有其发生的客观原因和形成条件,因而表现出确定性的一面。例如,大多数地区每年都有汛期与非汛期之分,呈现出以年为周期、周而复始的周期性规律;一个流域降一场大雨,其河道就可能出现一次洪水,雨量越大,洪水也越大等。随机性是指由于水文现象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各因素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关系难以准确理清,因而水文现象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例如,尽管每年都有汛期,但各年汛期里发生的洪水次数、洪水量级、最大洪水发生的时间等都是不确定的,在未出现前,很难准确预知。水文现象的地区规律主要表现为水文现象在地区上是渐变的,相同(相近)地区的水文现象的特征与规律比较一致,不同(相远)地区的水文现象的特征与规律相差较大。

水文现象的随机性与地区性特性决定了水文问题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较强的经验性。

(二)工程水文学课程内容特点

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水文分析计算与水文预测预报三个方面。其中,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现场观摩了解水文测站布设、水文设施仪器及其操作状况,并亲自参与一定的水文资料整编、操演相关的水文预测预报系统等,会更直观、生动,要比单纯课堂讲解效果好很多。同时,水文现象的随机性与地区性特性决定了水文分析计算与预测预报的经验性与主观性作用很明显。

由上可知,工程水文学相对于其他课程(学科)而言,其实践性、经验性更显著,这个特点决定了工程水文学教学更应该重视实践环节。

三、高职院校的特点

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由其生源特点和就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特点所决定。

(一)生源特点

在我国教育改革之后,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普通高等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经达到了1900多所,占到了我国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总数的75%左右。此外,我国现今还拥有合计1600多所本科院校办有高职教育。我国的高职在校生总数为3320万人,大约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56%。从学生数量上看,高职院校未来几年还比较稳定。但相对而言,其生源基础较弱,一般高考录取的分数线较低。剖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学习方法欠合理,表现为学习比较用功,但成绩上不去;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3.学生学习天赋不高,智商未被完全开发出来,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悟性;4.学生应试能力差,考试紧张,难以很好发挥;5.学生大多对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大,但对实践性、操作类的活动有较强的兴趣。

(二)就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相对而言,我国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面向就业的低端市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这些拥有实用型技能的高职院校人才既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特点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应该更强调“实践、技能、实用”。

四、高职院校工程水文学的教学模式

工程水文学课程自身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决定了工程水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与特点。其基本思路为:在工程水文学基本理论方法教学的基础上,应加强实践与经验教学环节,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式。例如:水文分析计算与预测预报部分,应以课堂教学为主,但应设计一定课程设计,或结合实际生产任务,学以致用;对于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基本原理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去水文站、水文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现场观摩、操作,乃至参与一定的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工作,以加强对水文测站、仪器设施、操控平台、整编过程与相关软件系统的掌握了解。如此更直观形象,效果会更好。整个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待进一步细化。

五、结语

高职院校的工程水文学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水文分析计算与预测预报部分,应以基本理论方法的课堂教学为主;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基本理论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去水文站、水文信息中心等水文相关部门观摩,乃至参与一定的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工作,以加强对水文测站、仪器设施、操控平台、整编过程与软件系统的掌握了解,以达到高职院校工程水文学的教学与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冯耀龙,谢立亚.基于生源基础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界,2015(06):62.

[2]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1):59-60.

[3]王巧焕,何春锋. 《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1(02):184-187.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