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IO模型对应用型本科传播学教学的启示

2017-04-21金晶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传播学启示教育

金晶

【摘要】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就业市场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分析、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特点,结合新媒体传播课程项目教学实践的个案经验,得出CDIO模型在传播学专业能力培养方案中的适用性、效果和不足。

【关键词】传播学;教育;启示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学CDIO课程群建设》(Z32003-15-02:JXGG1502)资助。

自“传播学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1943年创立第一个大众传播博士课程、传播学获得学术独立地位至今,已过去70多年。媒介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环境,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也深受冲击。近两年来,中国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获得的一个共识是:国际传播学发展形势的转变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新闻教育所提供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应对当前的发展态势,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本文在上述共识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出符合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专业能力目标和教学模式,借助工程教育中的CDIO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具体考察这一体系为传播学带来的启示。

一、应用型本科大学传播学的专业能力培养

传播的英语是“communication”,原义“沟通、交流”,按传播内容看新闻传播只是传播的类型之一。新媒体环境下掌握媒介技术不再是职业传媒人的特权,普通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传者,传播的意义被泛化了。正如蔡雯指出:“当下传播教育不只培养新闻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还要为非新闻机构培养公共传播人才。”应用型本科传播学正在成为各行各业实操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学生设定的专业能力目标不能局限于新闻传播技能。

在访谈毕业生时我们发现很多就业于中小型企业媒介运营、公关宣传部门的学生被要求承担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全部媒体环节,例如做一个产品策划的项目,他必须能够独立完成从创意提案、文字撰写、图像到视频素材的拍摄、剪辑和后期处理以及运营推广等一系列工程中的若干或全部环节。而为了完成就业单位这样近乎苛刻的要求,现代毕业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同时掌握数个的媒介实操技能,比如说网络媒体的运作、摄影、摄像、修图软件等。

(二)具备相关行业的基本理论及知识素养。鉴于传播学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日趋多样化,学生必须拥有一定跨学科、跨行业的最低限度的专业知识。只有提升自身对于相关就业领域的了解认知能力,才能胜任这个行业的信息传播工作。

(三)对项目整体的运营控制能力。在全媒体时代的媒介信息传播呈现出融合汇通的大趋势下,信息传播任务往往被打包成一个项目的形态,所有包含在内的工序和任务都彼此紧密相關,因而项目组成员除了要恪尽职守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对全局整体运营控制能力也应该有自己明确的掌控。

在教学班中要培养学生以上这三方面的专业能力,尤其是最后一项能力,在教学中适当地借鉴工程学的CDIO模式,能获得很好的启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提升对信息媒体传播项目的认知,有利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对项目整体的运营控制能力。

二、CDIO模型在传播学教育中的应用

CDIO模型是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提出的一种工程教育经典模式。它由“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四个环节组成。“构思”包括产品先期的市场调研、顾客需求分析和规章制度制订;“设计”主要指方案和计划的制订;“实施”指将方案设计转化成产品的过程;“运行”是根据实施情况对前期程序进行评估、修订和改进。

CDIO模式导入传播学的主要困难在于,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很少将新闻看成一道流水线产品,新闻更接近于一种文学或艺术,是不能像普通企业产品一样用工序来衡量的。然而在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新闻教育家王中便论及新闻具有“产品”和“商品”的性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新闻成为一种由项目团队进行生产的“信息产品”在行业中的出现,CDIO模式在实际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中有所应用也成为可能。

本文在进行一番分析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主要是来自上海建桥学院传播学在新媒体传播教学中实施应用CDIO理念的经验。具体做法,我们通过在传播学的主干课程中建立了CDIO理念的专属项目,按照CDIO模式设计教学大纲,在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当中适当引导学生在项目贯穿课程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加深对于专业理论的深刻理解,并且能够在实际项目操作中活用理论、达到培养学生整体运营和控制项目的能力的目的。对学生自身而言,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反思创新,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

三、CDIO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以“hello临港”微信公众号项目为例

上海建桥学院的所在地临港新城是一块新兴的居住和产业地区,因为距离市中心路程相对较远的缘故,出现在临港地区的传统媒体生态也是寂寥的:包括尚不具备广泛影响力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而传播地区新闻则主要依靠临港管委会的官方网站还有几个微信公众号。这样信息传播媒介稀少的现象,严重导致信息交流的正常进行,也给临港地区政府政治经济信息宣传推送造成阻碍,使其传播媒体生态发展受到影响。

2014年10月,上海建桥学院传播系创设了以传播临港地区资讯、为临港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为宗旨的微信公众号“hello临港”,并将“hello临港”项目的运营带入了传播系学生的日常课堂中,与新媒体传播课程挂钩。

参考CDIO 模式,我们将16个教学周分为五个阶段,同时也是“hello临港”项目运营的五个环节。

第一阶段(第1周~第3周)为构思阶段。指导学生对临港媒体市场开展调研,了解临港的本地资讯传播存在哪些空白,以及临港居民希望受到哪些资讯、接收资讯的方式等。

第二阶段(第4周~第6周)为设计阶段。学生完成“hello临港”运营团队的组织架构,制订采编和发稿规章,并设计出未来一年内“hello临港”的运营和推广方案。

第三阶段(第7周~第9周)为实施阶段。学生申请公众号、按照方案正式开始运营“hello临港”,测试的环节包括:内容采制、编辑、版面美化、logo设计、内容发布、受众应对、推广营销、组织管理等等。

第四阶段(第10周~第15周)为运行阶段。在继续运营“hello临港”的前提下,对前期的市场效果进行评估、调整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完善采编发稿规章,加强采编业务培训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第五阶段(第16周)为总结考核。在最后一周,将从教学层面对学生的项目参与情况进行统计,总结成果和经验,并将学生实际参与项目的成绩量化地转换为教学考核各项指标的得分,评定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成效。

四、CDIO模式应用于传播学教学的效果和不足

吴廷俊指出,当前新闻教育应着重强调人才在就业市场中的践行能力和创新能力。“hello临港”项目运营两年多来, 我们最大的体会是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于锻炼新闻传播学生的市场践行能力和创新能力卓有成效。

教学班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项目运营中,能够充分了解项目全局观对于实际项目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组成工序和任务的重要性,提高了对于个人在整个项目成败当中所产生影响的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他们对课堂中所了解到的教学内容(理论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都能够表现出一种主动学、渴望学、课堂不足课外自学的高涨热情。除了全体教学班学生实操能力的普遍提高、市场敏感度加强以外,特别还会有一些优秀的学生“冒尖”。这样也便于传播系教研组和学院能够及时发现真正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将他们纳入卓越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去。

当然在传播学中应用CDIO模式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其中主要缺点仍是CDIO理念从原本植根的工学土壤移植到人文学科中的不适应:媒体传播新闻和资讯虽然可以看作是一种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知识类型新产品。但是新闻资訊有其本身独特的内容,比如说在传播的这类信息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新闻特殊的政治喉舌功能,可以代替社会各个方面发声,在帮助各方传播信息之外也加强了社会各界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能与企业产品一概而论。

虽然CDIO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缺点,但是我们依然确信在新媒体传播教育观念中,CDIO理念必将会有更多被反思、被借鉴、被应用的价值体现出来。当然,在实际传播发表过程中应该顺应传播学的新土壤柔软地进行移植。刘行芳认为在未来的多元社会中,新闻专业学生需要在“服务型教育、自主型学习、个性化培养、多维思维启发”下成长,才有可能适应变化极快的媒介环境。对CDIO理念本身的接纳正是将“市场、服务、自主、个性”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多元思维融入传播学教育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蔡雯.新闻传播教育的新使命[J].当代传播(汉文版),2015(06):1.

[2] 吴廷俊.新闻传播教育的认知与践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3] 刘行芳.新闻教育年会关注:寻求多元时代新闻教育的可行路径[OL].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网站,2013-12-01.

猜你喜欢

传播学启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