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大学校训
2017-04-21刘舒宁
刘舒宁
【摘要】 校训是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文化基因,是一代代的教育者从事教学工作实践所凝结的理论成果,校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及教育目的,并以其深刻的内涵影响着师生的言行。但高校校训的对于培养人才的作用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视,在部分高校,校训只是一句口号,其真正的价值正被忽视。
【关键词】高校校训;人才培养;教育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23-01
一、校训的作用
现在,大学校训已然成为了大学的一张名片,向社会大众彰显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大学校训作为大学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演进历程反映了不同时期大学教育理念与大学文化的价值追求[1]。通过校训了解该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大学校训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首先,大学校训可勉励学生成为内外兼修的人才,学生们不只要学习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还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内在与外在均要有所提升。校训能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如同座右铭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勉励学生勿忘自己的本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大学校训可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老师不止要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学生人生之路的导师,为人师表要为学生树立榜样,校训中所包含的教育宗旨与思想也时刻提醒着教师,不可只为一己私利而误人子弟。
再者,大学校训可彰显学校的特色。大学校训伴随着大学的发展,经历了一定时期的积淀,已成为代表本校特色的文化符号,反映着大学的历史传统、办学风格、教育目标、思想观念、价值导向等方面的差异。大学校训可传承大学精神。其中包含着许多教育者的思想与精神,是高校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校训能激励学生去理解学校的文化、继承学校的传统以及发扬学校的精神,使前人在建设学校的过程中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得以保留与延续,校训让师生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学校。
二、我国大学校训与国外大学在内容上的差异
大学校训代表了校训创立者想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中的两大理论——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两者孰轻孰重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也是我国大学校训在内容上与国外高校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
从古至今,我国文化中“和谐”二字备受推崇,孟子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国的大学校训也体现出一定的包容与和谐,是对于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的兼顾,既要鼓励学生培养个人能力,也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为典型,自己要学着成为老师,也要成为其他人的表率。
国外的大学校训在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中有所侧重。美国西点军校“荣誉、责任、国家”等,为典型的社会本位论,更强调的是共性,符合国家与社会需求的共性。而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包含个人本位论思想,强调学生的兴趣与努力,尊重学生的天性。
三、大学校训的产生路径
我国的许多大学校训倾向于引经据典,赋予其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梁启超在清华任教期间曾引用过《周易》的两句话,以此来勉励学生像苍天一样运行不息,百折不挠,像大地一样有容乃大、承载万物。而《大学》开篇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经典名句也被不少高校沿用,华东理工大学便是直接奉行该句为校训;湖南大学的校训则引用了“明德、至善”[2]。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训“真理必将使你获得自由”节选自《圣经·约翰福音》,“耶稣说:‘如果你拥有我的教义,你就成为我真正的门徒。那么你就能了解真理,真理必将使你获得自由[3]。”
我国部分大学秉持着传承的思想,对于学校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学校创始人提出的校训,以此表达对其的尊重,并希望学生能领悟、传递其中精神。如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并订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1924年,孙中山为自己倡议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题写了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众所周知,北京大学师生所奉行的校训是由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四、我国大学校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首先,我国大学校训内容重复、形式单一。我国绝大多数的大学校训格调基本一致,即表现为高校校训同质化,部分高校校训缺乏特色,高校之间还出现了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校训。而国外的高校校训鲜有此类问题,可能是因为语言的差异,更深层的原因是文化与思想的差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依旧比较单一,教育者的思想较为保守,容易随大流,缺乏突破常规的勇气。
其次,我国大学校训缺乏创新、脱离时代。校训能反映学校的历史,但校训不能成为历史,而应该是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与大学一同在时间的长河中漂泊。高校管理者可能认为校训是学校文化的根本,一经确立不应随意更改。但校训中包含着教育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理念必然会发生变化,若此时不对校训做新的解读,那么校训失去本来的意义。
另外,我国大学校训过于精炼,难以理解。不少校训引用古代典籍中的名言名句,过于深奥,有得则是自行将文字拼凑成句,让人无法理解其中涵义,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咬文嚼字是许多学者的积习,但被用于校训会本末倒置。
一条好的校训应该如同座右铭般影响着学生的终生。当学生毕业数年之后回忆起母校时仍能想起校训,想起在母校受到的教诲。创建者应始终明确的一点是,校训的意义是让人们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并从中有所收获,很多深刻人生道理往往是寓于质朴的文字之中。校训的语言组织应把握一个度,不落俗套也不咬文嚼字,不喊口号也不拗口难懂,这对于校训创建者具有一定的挑战,需要他们仔细斟酌。
参考文献:
[1]安心,王朔.对我国大学校训的若干反思[J].江苏高教,2009,(1):52-55
[2]唐智松.我国重点大学校训价值取向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6):51-55
[3]李巧针.美国大学校训特征分析及启示[J].比较研究教育,2010,250(1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