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2017-04-21于冬
于冬
[摘要]没有问题就无法启迪学生的探究思维,不创设情境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引领学生进入多彩的探索时空,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探究更主动,进而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问题情境 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奇妙而又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求知热情高涨,这样教学也会在积极而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而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引领学生进入多彩的探索时空,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探究更主动,进而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我们的生活处处都与化学紧密相连,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教师要多对生活中的化学进行研究和探索,查阅资料,搜集信息,为在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情境准备充足的素材。然后巧妙合理地将我们所熟识的蕴含着化学知识的场景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从中感觉到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有多重要,从而使学生对化学更感兴趣。
例如,笔者发现学生对“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不能抓住它们的本质差异进行区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这两个概念,笔者特意准备了一瓶雪碧饮料,并提问:这瓶雪碧我们该轻轻地打开呢,还是该用力摇晃之后再来打开?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轻轻地打开。继续提问:为何不能用力地摇晃之后再来打开?根据生活经验,学生马上做出回答:用力摇晃之后再打开,瓶口会涌出很多泡沫。又追问:这是为什么呢?随即,教师告诉学生雪碧是碳酸饮料,饮料内溶有大量C02气体。于是教师借此引入了气体溶解度的概念。这一情境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压强升高会导致气体溶解度变大”这一知识。
由此可见,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生活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如此一来,在积极活跃的化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会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引用故事趣闻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习激情
引用奇妙的故事趣闻设置悬念,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牵引学生探究奥妙、揭发真相的神经,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平时注意对那些与化学知识有关的故事以及新闻热点进行收集,从而确保在教学中将这些素材运用得科学合理、得心应手。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CO2的性质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意大利的一座深山里有一个神秘的“屠狗洞”。相传当猎人带着猎狗不慎走进此洞,猎人往往毫发无损,而猎狗却总是无一例外地晕倒在洞中,甚至死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位科学家决心入洞一探究竟。一天,他一只手举着火把,另一只手牵着狗进入洞中。进去不久,狗便晕倒了,于是他立即俯身查看情況,然后他马上感觉自己呼吸困难,火把上的火焰也飘忽不定。科学家立马迅速将狗抱起,跑出洞来,狗最终得救。学生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产生了揭秘真相的冲动。随即教师提出问题:进入山洞的狗为何很快晕倒,而人往往不会有事?可是当科学家在洞中俯身查看狗的情况时,为何会呼吸困难?
像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在课上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动力,课后学生还会意犹未尽,继续讨论和思考。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记忆更为牢固,也会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启迪和指导,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学有所用。
三、运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开拓学生思维
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实验往往隐含着需要探究的问题,驱动学生去积极探究奇妙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样学生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开发。
例如,学习《燃烧与灭火》一课时,教师首先为学生表演了一个奇妙的小实验:将一纯棉手绢放入含乙醇70%的酒精中浸泡至完全湿透,之后将手绢取出,然后将手绢的两个角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焰上将其点燃,并迅速离开灯焰,待手绢上的火焰熄灭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该手绢。学生惊奇地发现,着火之后的手绢竟然完整无缺。学生顿生疑惑,个个急于弄清真相。于是教师顺势抛出问题:手绢明明着了火,却为什么依然完整无缺呢?燃烧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随即教师引导探究热情高涨的学生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
如此生动奇妙的实验如同精彩的魔术一般神奇而绚丽,实验焕发的魅力使学生为之惊叹,为化学折服,使学生处于兴奋而愉悦的气氛中探索求知,教学效果极佳。
总之,问题情境创设的角度和方式多种多样,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思考、尝试、探索,从而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地去探究、去学习,奔向知识的彼岸。
(责任编辑 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