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策略
2017-04-21郭洪敏
郭洪敏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教学中常见的情境设计有:以化学实验创设探究型情境;以生活场景创设经验型情境;以化学历史创设故事型情境;以问题引导创设认知型情境。
[关键词]初中化学 情境设计 策略
化学是初中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的接受难度较大,采用情境教学策略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化学实验创设探究型情境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实验情境开展教学,深化学习效果。如《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一课中,教师可设计如下实验情境。
[实验准备]将学生分组,给每组学生提供等质量的NaCl、NH4N03、NaOH三种物质和等质量的水以及温度计。
[实验过程]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溶解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先测定溶解前物质的温度;同时在盛有等量水的烧杯中放入三种物质;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再次测量水温。
[实验现象]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溶解后,NaCl溶液的温度变化不明显,NH4N03溶液的温度降低,NaOH溶液的温度升高。
[实验总结]溶解过程伴随着热现象。吸热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从晶体中分离出来并向水中扩散;而放热过程则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形成了水合分子。
教师通过设计实验情境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吸引学生进行深人思考研究。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体会到了动手操作的乐趣,同时也积累了实验经验和探究方法。
二、以生活场景创设经验型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以生活场景为基础创设经验型情境,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化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在教学《酸碱盐》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生活情境。
[情境1]厨房小贴士:在处理鱼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不小心将鱼胆弄破的情况。鱼胆的苦味会渗透鱼肉,影响鱼的口感。将鱼放入纯碱水中进行冲洗,即可去除苦味。思索:能够用食醋或食盐来去除苦味吗?
[情境2]药店小常识:生活中常常会有人得胃病,而“胃舒平”则是治疗胃病的良药。思索: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化学知识?
[教师引导]鱼胆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以与酸进行反应,从而去除鱼的苦味;得胃病的大多数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可与胃酸进行中和。
设计目的:处理鱼和吃药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以此为引入可使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和生活实际产生共鸣。
三、以化学历史创设故事型情境
利用化学发展史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家在探究化学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从而学习化学家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氧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氧气发现的历史故事。
[故事情境]普利斯特里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加热汞煅灰,放出气体;将蜡烛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蜡烛的火光更为明亮,同时燃烧了更长的时间;将小白鼠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小白鼠存活了较长的时间。从而他得出了实验结论:这种气体中不含有燃素,但可以助燃。普利斯特里向拉瓦锡展示了实验,拉瓦锡不相信燃素说,并通过金属煅烧实验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进而提出了氧元素。
[教师引导]普利斯特里发现了某种未知的气体,但是受到燃素学说的影响没能发现氧气,而拉瓦锡打破了这种限制,发现了氧。
设计目的:让学生沉浸在氧的发展史中,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学习化学家积极探索的精神,陶冶情操。
四、以问题引导创设认知型情境
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常常会提出各种问题。问题的提出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进行主动思考,达到积极学习、主动形成化学思维的效果。如在教学《溶解度》一课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
[问题1]进行课堂演示,在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向水中慢慢放进白糖,发现当放至一定量后,白糖不再溶解。提问:为什么白糖不再溶解了?
[问题2]白糖不再溶解了,说明已到达溶解的极限。如何科学地表达这种极限呢?
[问题3]如果想让白糖继续溶解,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教师设计了连续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课堂展示和逐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由易到难,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符合學生的心理发展要求,在情境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注意联系教学和情境,提高情境教学的应用效果,以情境促教学,以策略促提高。
(责任编辑 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