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语言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7-04-21孙凤娟

文理导航 2017年12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语言教学培养

孙凤娟

【摘 要】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只关注形式,而不去注意语言的内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文化错误引起的误解比语言错误引起的误解更使人难以接受。所以笔者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间接或直接地用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不断提高语言综合能力,最终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语言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語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只关注形式,而不去注意语言的内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英国语言学家拉多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而现实是: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我们过多的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只是讲授词汇,分析语法结构,培养阅读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其实,文化错误引起的误解比语言错误引起的误解更使人不能接受。基于以上的这么多的认识,所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既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发展,又注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明确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标

小学是学生学英语的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为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从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所以在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的前提下,适当地提高了要求,如让学生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地反应;了解一些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等。

二、利用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对我们的学生来讲,跨文化意识不可能自然地习得,主要依靠我们老师来通过各种方法直接或间接地用心培养,这样才能真正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终使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努力寻找切入点来进行东西方文化的比较。

要使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异国文化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具有求同存异、抛弃偏见的宽阔胸怀,尊重由于文化不同而引起的观念差异。

1.打招呼

新标准第一册一开始的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学会打招呼:“Hi”、“Hello”或者是“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西方人一般见面打招呼就这么简单,相比较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会说“去哪呢?”“干吗啊?”“吃了没?”等等。如果见到西方人这么打招呼“Have you eaten?”他们会以为你想邀请他们去吃饭。“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像这样的招呼只合乎我们中国人的礼仪和习惯,但和西方人这样打招呼会引起误会甚至会是反感。

2.隐私

“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这是西方人的生活信条。在校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低年级的学生围着外教热情地问“Whats your name ?” “How old are you?”… 如果老师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就会很容易出现上面这样让西方人尴尬的场面。学生这么热情地问问题只是好奇和友好的表现,他们不知道这是不礼貌的行为。所以笔者在教新标准第一册“How old are you?”时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习惯、思维也是不同的,同西方人交流时,不要去问他们的收入、体重、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或者去哪里了,如果问中国人这些问题,会是一种关心的体现,但问西方人这些问题,就有冒犯别人隐私之嫌,是很没有礼貌的表现。

3.词汇

英汉语中存在着很多意义相差很大的词汇,这些词汇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形成,反应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其文化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如“dragon”在中国象征高贵、神圣与伟大,而在英语中,却是邪恶、狡诈的象征。”dog”在中国人眼里经常有贬义的意思,如有词语“走狗”“狗眼看人低“等含有贬义的词汇。而西方国家对狗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有a lucky dog(幸运儿), a big/top dog(大人物)等。在学到颜色时,笔者也适当地进行了比较,如 “blue”,我们看到这个单词联想到的是蓝蓝的,很干净的样子,但在英语中却经常表示“忧郁的”意思。这样的词汇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讲授新词汇时及时点拨,让学生领会英汉文化的不同。

以上的文化差异表明,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交际能力。不了解英语文化,在英语交际过程中势必会遇到文化障碍。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如果具有跨文化意识,那么才能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

(二)创设真实情景,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体会西方文化

Jeremy Harmer在《怎样教英语》中指出:课堂语言教学应该包含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之一是“运用”。“运用”的典型示范就是“角色扮演”。他认为“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机会稳妥地‘运用知识,那么要使语言习得和学习转换在真实世界的语言运用,就会碰上麻烦。”“运用”是语言在“真实世界”的排演(Harmet,1998)。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这就更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有效的交际情景,使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在运用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在课堂中可以创设很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角色扮演进行交际,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会了西方的习惯和文化。

(三)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使学生多途径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仅仅利用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利用课外时间,多途径来使学生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显得非常必要。笔者经常让学生欣赏优美经典的外文歌曲,如 “Edelwise”, “If you are happy”, “Old Macdonald”, “Imagine”等等,使學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并感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平时在家多看看国外原版的动画片如《狮子王》、《白雪公主》、《玩具总动员》等优秀的迪士尼动画片,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只要有时间,笔者就会给学生看《洪恩小乌龟学美语》,其中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能让学生自觉地融入美语世界,去听去看并且模仿,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地道的美语,也体会了原汁原味的美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来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学习。通过网络,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不同国家的习俗、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

“英语教学实际上是教授学生掌握另一种语言文化体系,并用该体系认知、感受、阐释另一个物质世界;文化须向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教授,而不能简单地让其偶然地、无目的地接触;语言教学不能与其文化脱节;目标语文化是外语学习每个阶段的要素。”(Stewart,1982)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都必须重视这一点,努力通过显性的教学活动和隐性的潜移默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相应的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跨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使学生不断拓展视野,不断了解东西方文化,最终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传忠.“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中的五个明确”,《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7

[3]贾岗.“课堂教学中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实用方法”,《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7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语言教学培养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