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中职物理教学中生活化的应用

2017-04-21甘敏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方法

甘敏

【摘要】任何教学都是以“务实”为主,即使是有特殊性的中职院校的教育职能,在物理教学上也需要达到知识具有实用性的要求。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实现了理论知识的情景再现。这样一种教学形象的展示,对物理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生活化;方法;应用价值

中职物理课程设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一、中职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趋势

我国许多中职院校普遍都是由普通中学转制而成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不足。而物理教学作为一门以实验题材为中心的课程,离不开生活化的助推。因此,中职院校开展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模式,是中职院校教师首先要注重的。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务实”的目标出发,采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要点,提高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中职物理课堂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其自身特色发展的基础。正如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说过:“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试验。”物理这门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经过现实生活的推动,无数的科学家从生活实践中找到了规律,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到物理学家牛顿,从相对论到量子论的提出都足以证明物理的发展离不开实际生活的观察。因此,在当今物理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联系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趋势。

二、中职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一)搭建物理情景的桥梁

物理具有抽象性质。抽象是指从众多事物中取出具有共同本质的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单个物理知识点变得形象、具体,教师必须创建合理的物理情景,实现理论知识的情景再现。将问题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的乐趣。在创建物理情景时教师可以采用小故事进行新课的知识导入,不仅生动形象,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正式的课堂传授中,对过大的实验,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设备实现教材知识的重现,让学生通过动态画面,在头脑中有清醒的认知。同时教师对知识进行分点讲授时,依据生活实际情况,以事例导入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思维上构建情景模型,进行有意识的联想,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对实验设备不够完善的中职物理教学课程,无论是小型的再现物理知识的实验,还是借助多媒体科技的手段,都是教学内容情景再现的一种方式,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给学生营造学习兴趣浓厚的氛围。那么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情景再现思维的时候应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提出问题,意图明确,内容精细,能够让思维无法产生联想的学生从问题上“顺藤摸瓜”,从而跟上教师的整体教学思路。

(二)联系实际生活,导入思维观念

具有逻辑性质的物理知识是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抽象为知识定律,便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核心内容。逻辑性是指概念清晰、定义明确、体系鲜明、内容明晰,对事物的阐述恰当、具有哲理性。所以在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将这些已抽象为课本知识还原到生活实际中去,联系实际例子,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准确认知。例如在学习电路知识时,对电路的结构和串联并联的知识要点,教师可以采用教室电路为实验载体,让学生知道哪些电路是串联、哪些电路是并联以及让学生学会画电路的结构图。

“知识源于生活,也走进生活。”尤其是物理知识,而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主体,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倡导教师采用将课堂带进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的方法。此外对中职院校的物理课堂来说,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常见实验材料,如使用塑料瓶进行物理中的声学实验、用玻璃杯和小纸片进行的摩擦实验、巧用饮料吸管进行反冲现象的实验等等。这些随处可见的实验材料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还增加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中职物理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16世纪纪末,伽利略用试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理论,从此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随着文化时代的更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古今中外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物理知识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而我们不仅要掌握理论的物理知识,同时还要留意身边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更快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

(一)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如果教学方法落后,而物理相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因为难以理解物理知识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培养学生对物理教学内容的兴趣,应当在教学中引入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促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到《摩擦起电》章节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冬天的晚上脱毛衣时有火花产生的现象,诱导学生发现静电的存在现象,然后通过用塑料尺摩擦头发吸引小纸屑这样一个小型实验,使学生对此现象产生兴趣。学生纷纷进行此项实验,更好地掌握了摩擦起电以及静电的发生现象等知识要点,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加强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同时也体验到生活与物理现象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此可见,物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极其广泛的。就像煮熟的鸡蛋放在装有冷水的玻璃杯中上下甩动,鸡蛋壳很快就和鸡蛋分离了,这样做主要是运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蛋壳和蛋白对温度变化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凉水的冲击下,蛋壳收缩快而蛋白伸缩慢,这样一来,蛋壳就很容易脱离蛋白。

(二)培养学生逻辑性的思维

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实验设备不全的条件下,对物理现象的理解能力缺乏逻辑性思维和敏锐眼光。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实例的方式上,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例如在讲解弹力这一知识要点时,教师可以先以常见的皮球玩具给学生玩,让学生对弹力有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可让学生使用弹簧等日常用品来证明弹力性质这一观点,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协作来探讨物理发生的现象。这种方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团队的协作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的物理现象,不仅完善了中职院校的实验设备,同时强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现实现象的验证和分析,还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和课本上的物理有了充分的了解,正确认识物理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中职院校物理教学的发展。

四、结语

无论是在人们的生活还是学习中,物理现象都随处可见,它以抽象又具有逻辑性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客观世界的模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部分,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人类生活的发展也有决定性的影响和推动。

对中职院校的物理教学来说,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具有科学性质的,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同时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全面的了解,做到学以致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析[J].电子制作,2014,(17):206.

[2] 张谊学.中职物理教学中生活化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5(03):102.

[3] 钱锋.论中职物理教学与实际的“五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3):266.

[4] 汪涛.中职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4):153.

[5] 邓荣.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4,32(06):24-25.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