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2017-04-21刘俨

文理导航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刘俨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校园网平台中的E课堂平台,学生借助网络进行课堂学习,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一步内化课堂所得,学习伟人的精神。

【关键词】语文与信息技术;《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天火之谜》主要讲了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本课采用烘托的手法,用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来烘托富兰克林为了探索奥秘而毫不畏惧的精神;用别人的嘲笑,来烘托富兰克林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决心,使人感到富兰克林最终获得的成功既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弥足珍贵的。

一、反馈导入,理清文脉

预设1:反馈字词,归类解难。出示导航单字词疑难汇总,(爆炸 击倒 劈开 毙伤)

预设2:概括内容,小结方法。

1. 屏幕出示书后习题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段意,并指导学生凝练成小标题。(板书:雷暴可怕 探究雷暴 避开雷暴)

2.根据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根据平台反馈小结方法:抓住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组合段意概括;

预设3: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读小标题,你发现了什么?

2.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

起因——雷暴可怕 经过——探究雷暴

结果——避开雷暴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平台中的统计功能,老师把学生预习导航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统计汇总,并再次利用平台反馈小结,并简洁快速地授之以法,实现“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堂。

二、直击雷暴、感悟朗读

1.出示:雷暴的视频,图片,面对这样的场面,你的感受是什么?

2.指名读、齐读好这段话(部分关键词标红)

(出示片断):“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工具性,运用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既拉近了现实和文本的距离,又完成了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

三、探究雷暴、还原实验

1.就让我们走进解开天火之谜的风筝实验。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对于这个有点复杂的科学实验,你有什么好办法读懂它吗?

2.交流:

(1)找关键词: (2)想象画面 (3)借助插图 (4)绘图

首先请认真读第四自然段,抓住实验步骤中的关键词句,还原风筝实验的设计图。平台为你们营造了环境、提供了材料,请你根据课文拼接风筝素材形成动态图,相信你对实验会有更深刻的体验。

友情提醒:设计图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运用平台)

(1)都完成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设计图?

(2)读书与实验一样,需要细心、再细心,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3)我也对风筝实验十分感兴趣,并拼制了实验图(播放)。

师复述实验过程。直到讲到“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出示第四小节最后几行文字,引读课文。

3.交流:这是一次 的实验?

【设计意图】互联网平台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超时空的广阔的网络空间,在平台上插入设计风筝的拼图软件,在情境中操作实验动态过程,亲近了文本,体验了过程,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揭秘雷暴,品析人物

1.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出示文字:生讀)

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同学们,你觉得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为什么会成功?请自主阅读平台提供的课内外资料,想一想,谈一谈你从中能感受到他是个怎样的人?

(结合平台提供各类资源自主学习,在阅读材料中做好批注,并在对应的材料论坛中跟帖互动讨论,交流领悟人物精神)

(1)善于观察、敢于推测:(板书)

(出示片段):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2)勇于探索、敢于试验:

(提到不被人们理解,出示第三自然段后半文字,齐读)

尽管会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尽管受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但他仍然坚持探索科学的真谛。正是他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才能解开天火之谜。

(3)永不言弃、百折不挠(板书)根据学生发言的指向回顾资料,侧重于交流平台资源板块提供的课外阅读内容。

……

2.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平台汇总学生的发言关键词。人们把富兰克林的头像印在了美元上,与美国的多任总统并驾齐驱,因为富兰克林拯救了美国、造福了人类!(出示富兰克林头像的美元)

3.总结:同学们很会读书,能抓住材料中的细节描写悟出人物形象,(板书:抓细节),不仅能把课文读懂,也能把课文读透。

【设计意图】网络平台除了能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以外,其交互功能也弥补了传统课堂学生交流空间的不足。阅读论坛交流能及时呈现学生的多元感悟。学生在体悟分享阅读乐趣的同时,思维碰撞,共同提高了阅读能力。

五、课外拓展、深化主题

1.这一单元还有两篇课文与《天火之谜》一样,都是选取了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我们可以通过抓住细节、悟人物形象的方法来阅读这一类的文章。

2. 你可以读一读其他科学家为了科学研究勇于探索的故事,我们在平台上开个小小故事会。

【设计意图】网络平台的海量化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广阔的舞台,促进学生在课堂掌握阅读方法后,在课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深度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从而给学生带去更多的思考和内化。

总之,互联网平台上的教学为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它会带来四种关键性的变化,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就是个性化、互动化、社群化、数据化,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