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言语思维空间的构建
2017-04-21张玲丽
张玲丽
【摘要】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就数学语言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首先,简要阐述了从语言到言语的内涵厘定,从数学语言到数学言语的转换,提升学生思维的层次;通过空间的构造,利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会表达、能表达、愿表达;通过价值的考量,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表达能力的同时,拓宽其思维空间。
【关键词】数学语言 思维能力 数学表达
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至关重要,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不管是哪一阶段的数学学习,都需要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进行阐述,反之便会因无法理解而难以掌握。数学语言是掌握数学思想的载体,如何让儿童在数学的天地里展翅高飞,习得数学言语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内涵的厘定:从语言到言语
数学语言是千百年来科学思想得以传承的基础,数学思维得以表达的最佳载体,而数学言语即是数学的传播者依靠对数学语言进行接收、加工、转换,从而传递数学信息的一种活动,同时它也是传播者自身了解并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进行思维活动的成长过程。
1.从非正式语言到正式语言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为缺乏数学语言,导致儿童数学活动经验出现积累上的困难和表达上的沟通障碍。一般情况下,数学语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从熟识的、非正式的语言转变为严谨抽象、正式化的数学语言需要过程。
从三方面入手:原型到图形,让儿童获得视觉语言;图形到模型,让儿童获得运动性语言;模型到思维,让儿童获得听觉语言。在教学中,如何突破从图形到模型呢?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教师用具体的实物模型引出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从直观图形出发,能抽象地运用符号,即学会使用符号来描述直观图中的相互关联。
例如:《乘法分配律》
师:你们想表达的是怎样的意思呢?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示乘法分配律?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生1:两个数相加,得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生2:(△+□)×○=△×○+□×○
生3:(a+b)×c=a×c+b×c。
我们用了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乘法分配律,请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用字母表示后,有什么不同?简洁方便,一目了然。这就是数学的简洁美。(教师板书字母式子)
小结:两个数相加,得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达思维,学生在自主探究与相互交流中习得参与数学活动、研究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与发展。
2.言语产生的三阶段模式
言语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构造阶段、转换阶段和实行阶段。首先要求教师的要求不能过高,如果强硬要求学生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破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数学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学生要能够对数学语言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整理与理解,能从句法结构出发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对数学的处理。
二、空间的构造:从场域到视域
“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电场、引力场等,这是人们看不见也摸不著的,所以数学场更容易被大家忽视,因为它不具备显性的能量和动量。
1.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语言表达
数学中的文字语言与一般的文字语言不同,它是数学化了的自然语言。数学要求严谨,容不得含糊。因此,数学中的语言要有数学的味道。数学语言言简意赅,科学揭示本质。因此,数学语言不是单纯的自然语言的组合,是经过加工、完善、转换、科学化、精准化而形成的。
例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老师把物体的面画下来,藏在这个盒子里,你能摸出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你摸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生1:我摸到一条边长一条边短,所以我猜是一个长方形。(结果摸出了平行四边形)
生2:我觉得是正方形,因为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摸出一看是长方形)
师: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的话,你还会考虑哪些?其他同学呢,你会给他哪些忠告呢?
生:要知道自己摸到的到底是什么图形,我觉得我们不仅要考虑图形的边,还要考虑图形的角。
师:凭借现在我们所了解的一点印象、知识,似乎还不能一下子确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看来我们有必要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去认识它,研究它!
2.抓住事物本质进行符号表达
符号语言是数学语言的一种,它的表达更为简练,这是人类在长期的数学思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数学的效能更是来自数学符号。
例如:六年级《好玩的图像》
提问:(用数学家的眼光判断)从画面看,这两幅图是完全一样的,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明这两位同学喝水喝得一样快呢?
3.从“不可言说”到“溢于言表”
数学就是要让儿童说自己的话,随心所欲地说;让儿童说完整的话,有条理地说;让儿童说有逻辑的话,有根有据地说。不管是在小组讨论中,还是独立思考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探索或是操作,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形成与提高。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从平时做起,因为数学语言的形成要经过长久的积累而逐渐形成。我们的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语言的发展搭建平台,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三、价值的考量,从思想到思维
数学语言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与辩证性如何体现?思维的独立性与深刻性如何落实?笔者认为非严谨与简洁莫属。
1.从“半脑思考”到“全脑思维”
脑神经专家史百瑞1981年证明了“人脑两个半球的功能”:左半球——说话与语言功能,语言思考和形成概念的能力,分析能力,计算或计算机操控能力,把握时间和前后顺序。右半球——非语言能力,绘画和识别图形的能力,音乐天赋,直观能力,把握几何空间与综合思维能力。
《搭配中的学问》:学生们用了多种方法来记录这六种搭配的结果。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作品。
教师分别展示学生记录的几种情况。
※文字记录的方法
绿衣搭蓝裤;绿衣搭黑裤;绿衣搭白裤;
蓝衣搭蓝裤;蓝衣搭黑裤;蓝衣搭白裤;
我们欣赏了这些记录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生1:我喜欢写字记录的方法,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和什么搭配。
生2:我喜欢画图的办法,很漂亮。
生3:我喜欢连线的方法,简洁明了,还不用写很多字。
生4:连线结合编写序号,会更加清晰,不用数就知道一共有六种搭配方法。
生5:如果能用不同颜色的线来表示各种衣服的搭配方法,那样会更加清楚。
生6:把每一件物品用序号标注出来,不用写汉字也不用画图,一目了然。
2.“表达数学”到“数学地表达”
要促进儿童“数学地表达”,首先要发展儿童的内部语言,其次培育儿童的口头语言,最后培养儿童的书面语言。在每一个发展环节,都要关注儿童的心理成长特点,逐步帮助儿童学会“数学地表达”。
思维能力一般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等。这些都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其中逻辑思维能力又处于核心地位。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的高度决定思维的高度,即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必須借助于具体形象的语言。简洁、严谨的高逻辑性数学语言是孕育、发展、提升逻辑思维的“强效剂”。
【参考文献】
[1]李俊美.优化数学教学语言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1(09).
[2]陈根荣.多元开发,塑造数学语言——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发展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5(26).
[3]苟牧.浅谈小学数学语言培养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4]李斐.注重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提高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研版),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