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语文“预学单”的设计和实施

2017-04-21寿春翅

文理导航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实施设计小学语文

寿春翅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不断地质疑、释疑中提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课前的预学更不容忽视,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因此设计一份有效的预学单尤为重要。通过预学,学生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和听讲水平,从而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并在阅读、感悟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学单;设计;实施

有效的预学,能显著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预学习惯形成也能为课堂教学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学生也能自己获得一部分知识。那么我们应该设计怎么样的预学单呢?它会浪费我们的教学时间吗?它能照顾到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吗?它能为我教学所用吗?……当这一系列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时,关于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预学单就成自然而然地成了我思考研究和教學实践的重点。

记得初始“预学单”是在学校教研团队开出的《慈母情深》研讨课上,使我对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初步感知。随后查阅了有关资料,并进行实践尝试后,进一步领会到,“预习单”是教师为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所设计的一个预先学习导引单,使学生能在课前通过预学单,独立阅读课文,进行先期思考,并提出疑问,从而为课堂上的针对性学习做好准备。结合教学实际,经过几个学期的探索,关于“预学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思考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抓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第一次上的基于预学的单篇阅读教学课,便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在这堂课中采用了精心“预学单”设计取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在满怀欣喜的同时,更提高了我继续研究的信心。该课的预学单设计,主要抓住基础知识,而基础过关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前提。

案例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预学单

☆【课前积累】

1.摘录描写花的四字词语 , , ,

2.摘录描写颜色的四字词语 , , ,

3.从文中摘录难读、难理解的字词,提醒大家好吗?

难读的:

难以理解的:

☆☆【自主学习】

1.自由、快速读课文,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并多读几遍。

2.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自学生字词。

①我会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脊梁、栽种、奇丽、奇特、宇宙、真切、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②我会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上词语。

③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

☆☆☆【合作探究】默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提示:读的方式自由选择),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

☆☆☆☆【查漏补缺】还有什么疑问?

结合课文实际分析,这份预学单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过关:

1. 课外积累:让学生去搜集了关于花和颜色的四字词语,这是本课教学中要用到的,也是课堂导入环节中设计的重点知识,通过课前的预学,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举一反三,说上好多词了,这不正是我们语文素养提高的简单体现吗?

2.课文基础字词:让学生自主找难读、难理解的词,看似是为了提醒同学,实则我的用意在于让他们自己牢记;正确读记词语和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3.课文的阅读:在本份预学单中,我设计了自由、轻声、快速读课文,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自由选择读文方式。我的目的很明确:让学生充分读,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抓学生疑问,开展课堂教学

学贵有疑,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用到课题质疑法来导入新课,每次用这样的方法,我都觉得学生提得很不错,说明对课文已有过预习,但这样的课堂提问比较片面,并非代表全体学生。现在设计了“预学单”,使我更加明确了学生质疑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并通过预学单上学生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可以这样说:预学其实是针对课文的前期学习。那么这个前学习的过程中必定少不了问题,所以教师要解决的不是学生已经懂的知识,而应该是他们提出的疑问。

案例2:《舟过安仁》预学单

1.读古诗,读三遍的打上勾,读5遍的打三角形,读5遍以上的打五角星。你读了( )遍

2.围绕题目《舟过安仁》你有什么疑问?

3.古诗中哪些字词你不理解,请写下来

4.再收集两首关于童年的诗歌

5.读了古诗,你还有什么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请把疑

问写下来)

这份预学单主要是以质疑为主,教学生提问,老师回收后进行整理归类,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它主要设计了三方面的“质疑点”。

1.课题质疑:让学生进行课题质疑往往可以很好地从整体把握诗歌,如我们班学生有问:谁舟过安仁?舟过安仁时发生了什么事?“舟”指的是怎么样的船?……这些正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字词质疑:理解的字词学生都不会写上,不理解的字词也就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字词的理解直接影响到整首诗的理解,所以对这些字词的质疑是为更好地理解诗词文本打好基础。

3.内容质疑:最后一题的设计,考查学生的预学是否真正有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质量,了解他们急需求解的到底是哪些方面。知道了这些后再针对性地将问题串连起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成“以学定教”的目的。

《舟过安仁》这份预学单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反复思考,通过这份预学单的设计和课堂实践,引发了深入地思考:学生质疑固然重要,但是教师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确是引发学生自主质疑的关键所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问,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哪个方向去理解、思考,并形成更多的独特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甚至于语文学习的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重抓迁移概括,提高学习能力

“学以致用”无疑是开展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教师一直在课堂上强调的灵活运用是不是真的只是存在于“唇齿之间”呢?其实有效的预学单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关于知识概括迁移的能力。

案例3:《趵突泉》预学单

1.摘录难读、难理解的字词,提醒大家好吗?

2.我們学过老舍的《猫》,它的内容结构图如下:

3.探究一个问题吧!

大泉和小泉老舍喜欢哪个多一些?

你的支持方(打√):小泉( )大泉( )

你的最有说服力的支持理由是什么?请摘录支持你理由的关键词句。

(小秘密:作者的感悟很有可能藏在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中哦!)

为了更好的实施“基于预学的单篇阅读教学”这一主题的教学,我平时也在尝试中摸索,也会寻找一些跟这一主题有关的教案、预学单和课堂实录,并虚心向同行请教,希望能有更多的启示与收获。以上这份预学单,主要针对学生的迁移概括能力而设计,这样的图解,不仅能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还能提高学生的迁移概括能力。从整体上分析主要包括两大块内容:

1.理清结构:模仿学过的课文《猫》的内容结构图,完成《趵突泉》的内容结构图,这题是根据学过的课文《猫》迁移到新课中,设计前后联系,让学生明白解答思路。它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文很熟悉,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概括能力。

2.自主探究:针对老舍喜欢大泉还是小泉,写出理由,并找出关键词概括,这个题目也同样是基于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概括理由,这也正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大体现。

有位知名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显而易见地,预学单的方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课程标准》理念中一直强调“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而预学单对于教师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情,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在多次利用预学单开展教学研究,并更多地运用于日常课堂教学后,更使我深刻地意识到预学单的使用是达成“轻负担,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因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一如既往地展开探索和研究,让这份小小的预学单,为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赵景瑞.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文集[C]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欢

实施设计小学语文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