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点带面 打通文体 回归能力

2017-04-21张静仪

广东教育·高中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学类现代文题型

张静仪

高三一轮复习的做法是分文体、分模块来进行的,这是很多学校的常规做法,一般在上学期或一模前完成各模块的复习。至于一模后的二轮复习,则往往流于学生大量做卷,教师改卷评卷的形式。就现代文阅读而言,在“量”上,确实起到接触不同题型,形成一定阅读能力的作用;但在“质”上,讲练过程中仍呈现知识点散乱,文体、题型针对性不强,解读文本和答题能力难以进一步提高等弊端。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指导就至关重要。从一轮复习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到二轮复习的学生学会自主做系统归纳的过渡,才是真正把阅读和解题能力内化的过程,也使现代文阅读的二轮复习从散乱的做题讲题中解放出来,有了真正的复习核心——内化。具体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卷来自主做系统归纳?在此,笔者提供几点备考意见,以供参考。

一、以点带面

所谓的“点”是题型;所谓的“面”,就是从一类题型(“点”)所辐射出来的问法各异的题目。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把题目和答案之间的题型、思路归纳出来,以训练学生从题干到答案之间能形成清晰的思维。

(一)题型一:分析概括人物特点、成就原因等

2016广州市一模:小说中“我”的父亲作为打鱼人的代表,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鱼的故事》(文学类)

思路:观点(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事例(筛选文中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勤劳纯朴。靠捕鱼维生,每天很早起来拉“黎明网”,一天都要拉好多次的网,每一次都得“费劲地拖”。②坚忍乐观。拉网捕鱼的工作非常艰辛,但他们没有怨言,反而非常享受劳动的快乐。③见识短浅。对捕捞不知节制,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种对等的关系,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2016广州市一模:丰子恺在绘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真率自然的画笔人生》(实用类)

思路:结合文本筛选、概括绘画方面的成就。

答案:①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自己对个体生命与艺术的感受融会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漫画风格。(或:创作“古诗新画”,革新传统山水画,捕捉现代生活中的古诗意趣。)②在中国首创“漫画”的名称。③把和平、仁爱、悲悯的思想融入画作中,创作护生画。

2016全国卷(Ⅰ卷)《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实用类):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思路:结合文本筛选、概括“标志性年份”的原因。

答案: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二)题型二:分析作用题

2016全国卷(Ⅰ卷)《万二喜》(文学类):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思路:分析重要句子的作用,可从结构上、内容上和情感(主旨上)思考。

答案: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资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2016广东省适应性测试《湘绣旗袍》(文学类):小说多次写到薛师傅父女之间的冲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思路:分析技巧结构的作用,可从结构上、内容上和情感(主旨上)思考。

答案:①展现两代人对待湘绣旗袍的传承与发展的理念不一致;②表现出父女俩的个性,使其形象更鲜明更丰满;③引发读者对传統与现代关系的思考和对民间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注;④为下文写女儿逐渐理解父亲、珍视旗袍和尊重传统作了铺垫。

《思乡,为什么不回家?》(实用类):写张学良听《思乡曲》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思路:分析技巧结构的作用,可从结构上、内容上和情感(主旨上)思考。

答案:表现了张学良思念家乡的深沉和痛苦,从侧面表现(渲染)了《思乡曲》的艺术感染力,奠定了文章凝重感人的基调,引出下文对《思乡曲》作者马思聪事迹的叙述。

(三)题型三:探究题

2016广东省适应性测试《湘绣旗袍》(文学类):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薛蓝留着父亲做的最后一件旗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小说探究题,可从(社会)环境、人物、情节、主旨4方面思考。

答案:①表现她的内心有了触动:她重新审视父亲看重的湘绣旗袍蕴含的内涵与老一辈艺人的艺德;②使小说的结局意味深长,给读者一种想象和期待的空间——年轻的传人将选择回归到旗袍的内涵与意韵,湘绣旗袍的技艺或将后继有人;③与上文写她不理解父亲对传统的坚持形成对比,突出她认识上的转变。

2016全国卷(Ⅰ卷)《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实用类):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思路:根据题干,一是探究“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的关系”,二是探究这种关系“在文本中的表现”。

答案:“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中剥离,寻找到 “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四)题型四:文体特征题

2016广东省适应性测试《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实用类):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本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请结合材料分析。

思路:理解传记的文体特征之一——真实性,分析文本中体现真实性的材料。

答案:①文章多处引用传主的原话、诗文、编者按等,多方面表现了传主的品格、志趣、学术追求等,丰满了传主的形象,使传主形象更加真实立体;②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具体明确,真实再现了传主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传记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显得真实准确;③在叙述具体事件时,穿插传主的回忆和作者听到的张岱年本人的讲话,多角度印证传主始终如一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气节。

2015年全国卷(Ⅰ卷)《朱东润自传》(实用类):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思路:理解题干“学术性质的自传” 的提示,来分解答题思路学术性质、自传。

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二、打通文体

不管是实用类文本,还是文学类文本,在题目所考查的能力梯度的设置上,都是一致的,因此,对于学生解读文本和答题能力的要求上,也应该是非常相似的。鉴于此,二轮复习不妨让学生在大量做题的基础上,消除文体的隔阂,总结不同文体之下相同题型背后的能力指向。于是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可把文学类和实用类2篇文章的题目进行横向对比,并指导学生归纳题目之间的共性。

2016广州市调研考:钱钟书在治学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狂狷钱钟书》(实用类)

孙玉厚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平凡的世界》(文学类)

2016广州市一模:小说中“我”的父亲作为打鱼人的代表,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鱼的故事》(文学类)

丰子恺在绘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真率自然的画笔人生》(实用类)

在归纳了不同文体的题型之后,我们发现,其实题目之间内在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指导学生进一步地在纷繁的文本和题目中找到了相同的能力指向。

三、回归能力

新课标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高中语文要求的7大能力层级,而又以现代文阅读所要考查的能力层级跨度最大,分别是: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探究(F),而这些能力的考查又因着不同文体的文章,不同的题型考点,演变成千变万化的提问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而“宗”便是“能力”,在打通文体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再进一步看看,不同题型的能力指向,便会一清二楚。

(一)分析综合的能力

(1)分析综合的能力包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就形成了一类专门针对筛选概括能力考查的题型。

如:2016广州市一模:小说中“我”的父亲作为打鱼人的代表,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鱼的故事》(文学类)

2016广州市一模:丰子恺在绘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真率自然的画笔人生》(实用类)

以上是分别涉及小说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和传记关于传主不同方面的概括。这样的能力,应该体现在阅读过程中的分层和理解,划定答题区间后的筛选和概括,也应成为现代文阅读的最基本能力。

(2)分析综合的能力还包括“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这也形成了一类对文体特征进行考查的题型,这类题型基本集中在传记文本。

如:2015年全国卷(Ⅰ卷)《朱东润自传》(实用类):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2016广东省适应性测试《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实用类):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本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请结合材料分析。

对传记文体特征的考查,是在2015年高考出现的新题型,最关键在于通过不同的文体特征题目,来总结归纳传记文体特征的不同切入点,另外还应结合文本,举例理解,方可以此類推,举一反三。

(二)鉴赏评价的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主要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或“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对文本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这也形成一类对作品的某一局部(重要句子)进行分析鉴赏的题型。

如:2016全国卷(Ⅰ卷)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锄》(文学类)

2016全国卷(Ⅰ卷)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实用类)

以上的分析鉴赏题是关于品味语言艺术和句子的丰富内涵的,而这样的题型在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上都有考查的必要,我们不妨摒弃文体的区分,归纳出它所对应的鉴赏评价思路的共同点,这也是同学们必须提高和突破的。

(三)探究的能力

探究的能力作为理解文本、作者最深层的能力,它包括就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所反映的人生价值,或作品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这就是最后一种题型:对作品的不同方面(主人公的精神品质、作者写作意图目的、读者启示等)的探究。

如:2016广州市一模:小说为什么要详写“我”做的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鱼的故事》(文学类)

2016广州市一模:文中说佛家“为他(丰子恺)营建了一个乱世中的心灵栖息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真率自然的画笔人生》(实用类)

以上的探究题是关于小说的主旨探究和传记对人生价值的探究,而探究的能力关键在于首先读懂题干的要求,不同的题干往往带有答题方向和思路的提示;另外还应该提高文本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做到“言之有据”。

笔者认为,现代文阅读的二轮复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把知识点和能力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最后通过三轮复习来查漏补缺,明确高考增分点。由此看来,教师的作用恰恰在于引导学生由繁到简,由表象到本质。以上笔者偶举的题型当然不能囊括考卷上出现过的所有题型,但我们训练的应该是一种能力,不妨打个比方,高三复习就是一个把书从薄读厚,再从厚读薄的过程,而后者尤为重要。若是能指导学生自主做好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的知识系统内化,即把书本从厚读薄,那将更好地助力现代文阅读的二轮复习。

猜你喜欢

文学类现代文题型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读练结合,读写交织,读悟贯通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年度图书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新课改后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