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7-04-20高巧霞
高巧霞
湖北省黄冈市中医医院(黄冈438000)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高巧霞
湖北省黄冈市中医医院(黄冈438000)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MFV及PSV升高,PI及RI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缓解症状,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预后。
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颈椎病,主要是由颈椎退行性变导致椎动脉受压或受到刺激,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临床上表现为眩晕、耳鸣、头颈部疼痛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中医将其归为“头痛”“眩晕”等范畴[1-2]。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趋于低龄化[3]。为了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我院将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过程中,疗效满意,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及2008年第三届全国颈椎病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5],排除椎动脉型颈椎病伴有其他分型者;排除因脑源性、外伤性、耳源性、颅内肿瘤等原因引起的眩晕性疾病者;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为(57.9±2.8)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为(2.9±0.5)年,伴有肩背痛13例,颈僵痛11例,枕颈神经痛11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为(58.1±2.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为(3.2±0.4)年,伴有肩背痛12例,颈僵痛12例,枕颈神经痛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方法:①选穴方法:主要选穴包括百会、足三里、太溪、华佗夹脊、昆仑、三阴交,辅助选穴包括印堂、太阳、天柱、大椎。②操作方法:对于足三里、三阴交及太溪穴均给予补法,其余穴位给予中等刺激、强刺激,一般刺激为0.5至0.8寸为最佳,期间询问患者感受,刺激的部位所感受到的刺激向周围放射为宜[6]。③注意事项: 对夹脊穴进行刺激时,将适宜的深度控制在椎体下0.3寸左右,最多不得超过0.5寸,避免对椎动脉造成损伤。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维持在30 min左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手法治疗,方法如下:①放松手法操作: 帮助患者放松全身,推揉颈部3至5 min,缓慢敲扣左侧、右侧肩背各30次,从患者耳屏向前缓慢推拿直至锁骨近段,再沿着胸锁乳突肌提拉至耳后,每次持续时间在2至3 min之间[7]。②治疗手法操作: 使用一指禅对颈项推拿5 min,弹拨项韧带1 min,双滚肩背5 min,提拿颈肩1 min,各摇扳肩膀左侧及右侧各1次。③注意事项: 要求按摩者操作期间询问患者感受,量力而为,避免生硬操作,每日治疗1次。
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8]评价如下: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康复,颈部功能恢复正常评为治愈;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颈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评为有效;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改善,颈部功能无好转甚至加重评为无效;以治愈及有效之和作为总有效。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给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的指标包括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E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结 果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9例(42.22%)、15例(33.33%)、11例(24.44%),34例(75.56%),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24例(53.33%)、18例(40.00%)、3例(6.67%)、42例(93.3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相比TMFV、PSV、PI及RI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MFV及PSV升高,PI及RI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在全部颈椎病中最高,中医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归为“眩晕”范畴,病因包括以下四点:①因原发疾病持续时间过长,元气损伤,肾气同时受损,骨髓失养造成肝肾不足;②因原发性疾病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导致机体气血亏损、脾胃虚弱引起;③因过度劳累、休息时间不足而致劳倦内伤;④因肾气虚损、肝失疏泄导致的痰浊中阻、脾胃失运等。通常将该病的病机归纳为头颈部气血失调、运行不畅、脑失所养等[9]。另外,有现代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与颈椎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对椎动脉产生压迫导致,对颈椎节段稳定性及脑部供血造成不利影响相关,此时可表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等。由于椎动脉与其它脑血管一样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调节能力,可将血液供应维持在正常范围,此时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对TMFV、PS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中,我们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治疗,其中针刺作用在于通过对颈椎的局部穴位进行针刺,对患处产生直接刺激作用,促进颈椎基底动脉得到充分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脑血流量,同时缓解了软组织及颈部肌肉紧张的情况,避免颈椎对椎动脉造成扭曲及压迫,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而推拿手法则是以解痉止痛、舒筋活血、整复错位为原则,产生一定程度的力学刺激作用,通过对患者头部、颈部、肩部等局部给予按、揉、拿等方法,对颈椎间盘的关节结构及血管压迫作用产生有效的缓解,从而达到进一步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
本次结果可见,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促进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突出,同时患者可促进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改善颈椎稳定性,促进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提高生活质量。
[1] 张 勇,陈 胜.手法与针灸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1,32 (8) : 996-997.
[2] 王 冠.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2):123-124.
[3] 邓振兴.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8):1737-1739.
[4] 冯淑娥.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296-297.
[5] 张春文. 三步推拿结合正脊技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5,30(11):1685-1688.
[6] 赵 宁,舒国健,张丽华,等. 银杏叶滴丸结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3,34(2) : 172-175.
[7] 殷素婷. 经颅多普勒对颈椎定点伸引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动力 学 变 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 (10) : 2030-2032.
[8] 张忠文,聂克勤,罗 刚,等.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对 CSA 患者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5):109-112.
[9] 李 波,陈淑贤,梁嘉文,等.蒙氏十二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4,29(12):1846-1849.
[10] 刘宏雄.椎动脉型颈椎病10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3): 317-318.
(收稿:2016-09-15)
颈椎病/针刺疗法 推拿 穴,百会 穴,足三里
R681.53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