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西渐与本地化
2017-04-20李竹雨
李竹雨
(中国茶叶博物馆,310013)
茶具西渐与本地化
李竹雨
(中国茶叶博物馆,310013)
17世纪以后,中国茶叶大量销往欧洲,带动了欧洲的饮茶文化。茶具伴随着饮茶的兴起,在欧洲广泛使用。早期欧洲人所使用的茶具大都从中国进口,在中国也随之出现了特定的外销茶具。随着对茶具需求的增大,欧洲逐渐开始了本土的茶具制作,并出现了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茶具。
欧洲;茶具;茶叶
茶叶作为商品大量外销出现于17世纪以后,当时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欧洲国家的船队经过好望角进入到东南亚以及东亚,开始了大规模的海上贸易,中国的陶瓷、茶叶、生丝是外销的大宗物品,其中又以茶叶为最。随着茶叶、陶瓷的大量输入欧洲,推动了欧洲饮茶文化。
在中国瓷器进入欧洲之前,欧洲人的日常器皿主要是陶器、木器和金属器等,其中陶器的使用最为广泛。中国瓷器传入欧洲以后,受到欧洲人的喜爱。他们将其视为奇珍,并以中国瓷器作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据《中国陶瓷史》载:“17世纪下半叶始至 18 世纪的清代前期,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欧洲,不仅作为日用品受到广大顾客的喜爱,而且在贵族上层间,优质的中国瓷器已经作为夸耀财富的手段。在 1713 年-1740年间,普鲁士皇帝选皇后,曾以 600 名撒克逊龙骑兵和邻近的君主换取一批中国陶瓷,为他的婚礼增色。”以此可见瓷器在欧洲人心中的地位。中国瓷器大量输入,瓷器更进而成为欧洲人日常的生活用品,也有学者指出“欧洲最早的茶具是17世纪中期与中国来的茶船一同抵达的,从那时候起,‘china’一词进入英语,指代所有饮茶和饮食招待须用的盘子。”十八世纪早期,饮茶习俗开始在欧洲流行,大量的茶叶被运往欧洲,许多瓷器作为压舱的货物也被带到了欧洲,从目前已知的沉船打捞的记录以及保存下来的订单记录来看,其中不乏各种瓷茶具,例如1752年的沉船“盖尔德麻尔森号”所载的瓷器中约三分之一是茶具;1745年沉没的“哥德堡号”沉船中打捞出的瓷器中包括了茶壶、茶杯等器物;1961年沉没的“格里芬号”打捞出瓷杯碟、瓷茶叶瓶以及瓷茶壶等器物。
十八世纪时期,欧洲一直用来自东方的陶瓷杯来饮茶,从绘画中可以看出欧洲人常常以银质茶壶以及奶壶配合使用,或者使用外销的宜兴茶壶。多为组合形式的茶具,包括了壶、奶杯、糖罐、杯碟、茶匙等器具。欧洲地区的饮茶习惯多为调饮,即加奶加糖或者其他调味品后饮用,各个国家的习俗略有不同,但不离调饮这一主流。饮茶方式的相同,导致了使用的茶具形制的相似。
随着欧洲市场对茶具的需求大量增加,欧洲本土也逐渐发展出极具本土风格的茶具。
1 欧洲紫砂茶具的发展
“当荷兰及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输入茶叶时,同时携入与饮茶有关之附属品,包括杯、壶、茶瓶等。而随着茶叶输入的增加以及饮茶方式在西方的盛行,作为茶叶品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茶具需求大大增强。
早期输入欧洲的茶具以紫砂茶具为代表,紫砂茶具可以说启导了欧洲茶具以及瓷器之创烧。“早在十六世纪,江苏宜兴的茶壶就已声明显赫。欧洲人以葡萄牙字BOCCARRO(大口)称谓它。这种壶与茶叶同时输入欧洲,作为欧洲最初茶壶的样板。按照《阳羡名壶记》的作者周高起的描述,壶的形状是一小型个人用茶壶”。
近年的沉船文物中发现的外销紫砂茶具并不少见,例如“万历”沉船(约1625年)曾出水2个紫砂壶盖;“奥斯特兰”号沉没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是荷属东印度公司的一艘沉船,该船出水了6件紫砂器,以及多块紫砂残片,壶式有圆球、扁圆、梨形、六角提梁等;著名的哥德堡号沉船中就出水了紫砂提梁壶;荷兰东印度公司捷达迈森号沉船出水中有近十件紫砂壶;另外欧洲许多重要的博物馆都有收藏宜兴紫砂壶,比如哥本哈根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把六角提梁双流紫砂茶壶,造型独特;德勒斯顿珍宝馆收藏的宜兴紫砂多达百余件,其中许多紫砂器还有详尽的记录;另有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伯特博物院、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等等都有宜兴紫砂茶具藏品。从这些外销紫砂茶壶可以看出,外销紫砂纹饰多是模印,壶钮喜作成浮雕狮子,许多壶用金银加饰,在壶钮或壶嘴镶盖扣,又缀链相连。随着饮茶风气愈盛,人们对茶具的需求愈殷,欧洲当地开始仿制茶壶。由于陶器烧制温度较低,较之瓷器更容易模仿,因而欧洲早期的茶壶便以宜兴紫砂为模板。
随着饮茶风气愈盛,人们对茶具的需求愈殷,欧洲当地开始仿制茶壶。由于陶器烧制温度较低,较之瓷器更容易模仿,因而欧洲早期的茶壶便以宜兴紫砂为模板。
17世纪晚期,欧洲开始了对紫砂器具的仿制,其中以荷兰代尔夫特最为成功。代尔夫特制陶业发达,在17世纪初就有生产蓝白釉的陶器(这种蓝白釉陶器也是模仿了中国景德镇外销的青花瓷器),1672 年,代尔夫特的德·莱特伦·波特工场生产出了第一件仿宜兴紫砂的红陶壶。代尔夫特陶场生产的这些陶器在装饰上多采用中国风格,类似贴塑梅纹或者狮钮。
英国也开始了对宜兴紫砂器的仿制,如戴维斯·厄尔斯及菲利普·厄尔斯两兄弟,他们从荷兰移居到英国之后在斯塔福德郡开始仿制中国宜兴紫砂陶器。现藏于香港茶具博物馆的一件英国仿宜兴紫砂贴花人物纹壶,此壶泥色与宜兴紫砂十分相似,造型取材于中国壶形,但四周浮雕模印人物、花卉,具有西方的特点。
德国炼金师波格受命仿制“yixing”,经过反复试验,波格烧造出似“yixing ”的红色陶器,欧洲称之为波格炻器。波格仿制的陶器很有创新意义,胎质坚硬但纹理较细,装饰上己脱离宜兴的传统,在造型上参考了欧洲的银器型制,创新出了各种各样的茶壶、茶杯、茶叶罐、盖碗、茶瓶等。
图1 1765-1770年英国斯坦福郡制做陶茶具组合,维拉努夫宫博物馆藏
图2 17世纪荷兰制仿宜兴紫砂贴塑梅花纹狮钮壶,香港艺术馆藏
2 欧洲瓷茶具的发展
尽管欧洲人很早就使用陶器,在早期仿制中国宜兴紫砂茶具而烧制了大量炻器,但欧洲人发现本土的炻器质量远没有中国的瓷器好,对中国陶瓷茶具的需求随着对茶叶的依赖而日增,中国的外销茶具应运而生。
什么时候中国瓷茶具开始运往欧洲?根据荷兰学者佛尔克的《瓷器与东印度公司》一书记载,1624年以前荷兰东印度公司运输的中国瓷器中,没有与饮茶相关的器物,没有茶杯、茶壶、糖罐或奶罐,其原因可能是当时欧洲还没有养成饮茶的习惯。1626年斯希丹号上第一次提到了250件茶杯。(转引原文写到佛尔克认为这只是贸易中的符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杯。)直到1643年利洛号的货物清单中有690件茶杯,同年4月25日的一份订单需要10000件外壁绘有花卉的茶杯。164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订了25000件茶杯。
目前在许多开往欧洲的沉船中都发现了瓷茶具的身影,比如发现于越南的金瓯沉船,该沉船打捞出的瓷器中,发现了大量的配套青花茶杯、碟、茶壶等。再如哥德堡沉船,船上除大量的茶叶外,还有许多陶瓷茶杯以及少量定制的成套茶具和餐具。另如头顿号出水的瓷器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青花茶壶,另外还出现了奶茶壶,以及相同纹饰的茶杯碟和奶茶罐,说明欧洲人的饮茶开始了本土化。之后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更是大量从中国购回瓷茶具,中国的窑口也开始根据欧洲公司发来的样稿开始定制。这些外销茶具的形制和中国传统茶具差别也越来越明显。有学者对1729年-179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的中国瓷器进行分析,指出172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整套茶具以及包括了:茶壶和茶壶托盘,奶壶和托盘,渣水碗,糖罐及底座,杯碟以及饮用巧克力的把杯,这可以看出欧洲人也将咖啡喝巧克力饮具和茶具混用,并以此为完整的茶具。
总的来说,从中国销售到欧洲的瓷茶具数量巨大且品种丰富,从刚开始欧洲商人到中国来采购茶具,发展至中国窑口根据欧洲公司发来的样稿进行定制,陶瓷茶具在欧洲人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各国开始了瓷器烧造,中国风不再流行,中国瓷茶具订购量也逐渐减少。
2.1 中国外销至欧洲的克拉克瓷茶具
克拉克瓷器是明万历至清初主要供外销的青花瓷器,因葡萄牙“KRAAK”商船上的中国青花瓷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被拍卖,在欧洲大受欢迎,故音译称“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器以盘为主,但也可见茶壶、茶碗以及带托盏等茶具类型。克拉克瓷器装饰图案极具特色,通常以8-10组的开光(或称开窗)作为装饰,中心图案以山水、花鸟、人物或动物为主,整体画面构图严谨,繁而不乱,洋溢着东方文化的浓郁气息。
2.2 中国外销至欧洲的广彩瓷茶具
在中国外销至欧洲瓷器中,广彩瓷茶具占很大的比重。
广彩是名符其实的外销瓷器,又叫“织金彩瓷”,在各种白胎瓷器的釉上绘上金色花纹,然后用低温焙烧而成。其瓷胎的制作由景德镇来完成,后把瓷胎运到广东珠江流域,在广州采用江西粉彩技艺仿照西洋彩画的方法加以彩绘,再焙烧而成,因在广州上彩釉,所以也被称为广彩。广彩的生产始于清康熙年间,当时广州工匠借鉴西方传入的珐琅彩及西洋彩画的技法,生产出织金彩瓷,因而“广彩”也被称为“广州织金彩瓷”。
广彩瓷器品种繁多,茶具是其中一部分,其余还有奶壶、咖啡用具、茶具、马克杯、大型调酒碗、餐具等等;且纹饰多变,有中国传统纹饰,也有西方订制纹饰,其中常见的中国传统纹饰有织锦纹、花卉、山水、人物等,而西方定制纹饰更是多变,有纹章纹、欧洲神话题材、宗教题材、西洋人物、西洋风景等。
图3 清道光广彩人物纹茶具,广东省博物馆藏
2.3 欧洲陶瓷茶具的生产
瓷器需求和高额的利润刺激了欧洲研制瓷器历程,所以欧洲陶艺家试图用本地的黏土加以仿制,但是开始并不成功,有学者称“只生产出一种外涂不透明釉质、类似于搪瓷的陶器”。在奥古斯都二世的大力支持下,德国迈森窑终于在 1708 年烧制出类似中国的白质瓷,开启了欧洲瓷器的历史。
在法国巴黎附近塞夫尔,皇室作坊首先制作一种软胎瓷器,并自1770年起,发展为一种真正硬胎瓷,他们通常生产一套数十件相同风格的餐桌茶具。
欧洲本土生产的瓷茶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早期欧洲的陶瓷窑口制作的茶具都模仿了中国的风格,采用了中国的传统纹饰,比如花卉、神兽等纹样,后来的瓷茶具则反映了18世纪洛可可式或新经典形式以及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浓重的装饰风格。再比如茶杯的变化,早期从中国运来的茶杯,形制较小,也没有配把手,17世纪50年代至18世纪50年代,茶杯变得越来越大,而且茶杯也被配上了把手,更利于取用。原本的茶托,也越做越深,有些人们喜欢把茶杯中的热茶冲到茶托中饮用。
在欧洲最为流行饮茶的是英国,出现了“下午茶”这种独特的英国茶文化。银茶习俗的形成也带动了茶具的流行,特别是瓷茶具成了一种时尚的必需品,英国人对中国瓷茶具的狂热追求,使中国的瓷制茶具成了“每一位时髦女士的必须之收藏”。
在早期,英国人使用的瓷茶具都是来自东方,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开始生产瓷器,作坊如切尔西、鲍及伍斯特等制作以软胎类型为主的器具。细陶茶壶已在斯塔德福郡的作坊生产,部分仿宜兴砂壶,其他则敷以铅釉。所有这些器具的型制或纹饰都深受中国瓷器影响。在英国许多瓷器企业中,比较著名的是切尔西,伍斯特和德比这三家陶瓷厂,其中的伍斯特陶瓷厂擅长茶具的生产。
1759年,韦奇伍德建立窑厂。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开始以铅釉烧成着色陶器,同时改良乳白色陶器。当时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提供优美而便宜的物品已经是所有商人的共识,韦奇伍德对此早有认识。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初,韦奇伍德成功改进了烧制乳白色瓷器的工艺。改进后的乳白色瓷器朴素高雅,引起了英国王室的注意,1765年英国王室要他为夏洛特女王制做一套茶具,韦奇伍德请求夏洛特女王将这套茶具赐名为“女王茶具”。
从18世纪下半叶欧洲各国开始的艺术设计运动,也影响了茶具的设计风格。比如在工艺美术运动期间,在《装饰设计的艺术》书中,用图展示了各种壶的壶口与手柄之间的功能关系,这些茶壶都采用了简洁明快的几何形式。
图4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维也纳陶瓷厂生产的茶具套装
3 欧洲金属茶具的发展
金属茶具,包括了银制的茶具、锡制的茶具、铜制的茶具等等,特别是银制茶具在欧洲众多茶具中风格鲜明。
银器自古以来在欧洲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多使用在宗教活动及皇室和贵族生活中。中世纪时期银器主要在教堂中使用,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传统的桎梏,银器制造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7世纪中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确定勺、刀、叉为法国人进餐的标准用具,金属餐具就在欧洲普及开来,并成为银器的主要内容。餐具的制造也从传统的金属打造业中细分出来,成为独特的行业发展起来。之后,银质茶具逐渐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有部分人认为银质茶具不利于茶味,但是由于贵金属的材料,银质茶具显得高雅富丽,许多贵族家庭投入大量金钱打造银茶具,一方面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把它们做为一种“重器”加以收藏。
早期的银质茶具一般都是先捶打银片,再进行錾刻、焊接,工艺上较为复杂。17世纪初,金属轧机开始投入到银茶具餐具的制作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但另一方面,纯银的器具还是较为昂贵,许多家庭无法购置一整套的银茶具,常常是一件一件的购买。18世纪之后英国的包银银器和电镀银器大量出现,这种工艺制作的银茶具价格相对低廉,又具有银器的光泽,使得许多普通家庭可以拥有一整套的银茶具。
随着银茶具价格下降,以及18世纪末茶叶价格也下降之后,整套的茶具日渐增多,通常这些茶壶配有糖罐、奶杯等。一些定制的银茶具上还会錾刻家族的族徽。其中以银质茶壶最为考究,早期的银壶形制一定程度上和从中国来的紫砂或瓷茶壶类似,器形很多为梨式,壶盖常用链条连接壶身,手柄或者壶钮采用木质,体积较小。之后茶壶逐渐体积变大,器形多样化,出现了八角形、球形、子弹型、鼓形、椭圆形,甚至方形等多种器形。在装饰风格上,受到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潮的影响。比如,19世纪中叶,东方风格特别是日本对欧洲的艺术影响很大,许多银质茶具采用了具有东方特色的装饰。19 世纪末2 0 世纪初的时候欧洲流行起了新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的特点是强调曲线特征,使用自然题材,这一时期的银质茶具通常就线条鲜明,把手或是流口处常用植物的叶子、昆虫来装饰。
在欧洲古董银茶具中,有一类比较特别的器具,即中国外销至欧洲的银茶具。大约18世纪后半叶,大量欧洲商人到广州与十三行商人进行贸易,他们向广州商馆区内的银器商订购银器,因为此等银器价格较欧美便宜,而且手工又好。如“吉星”、“宝盈”、“其昌”等就大量为西方人订制银器。这些定制的银器中不乏欧洲人喜爱的银茶具。这些茶具早期的款式欧洲款式为主,体现新古典主义、摄政时期、洛可可艺术等风格。19世纪初期,开始流行中国热,茶具的款式就更中国化。
金属茶具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茶具,即俄式茶炉,也叫做茶炊,这类特殊的茶具和俄罗斯的饮茶习俗息息相关。
俄罗斯地域辽阔,横跨欧亚大陆,饮茶习俗也不尽相同。许多俄罗斯人和欧洲其他地区人民一样喜饮用红茶,饮用方式主要是用沸水在壶中冲泡或烹煮,再加入糖、牛奶等,煮茶的器具即茶炊,饮茶的器具也和欧洲其他地区人们一样多使用瓷质的茶杯和茶碟的组合。
俄罗斯气候寒冷,茶炊这种器具可以随时随地加热和保温茶水,因而备受欢迎,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如今,俄罗斯茶炊被认为是俄罗斯的标志之一,俄罗斯甚至有“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的说法”。
茶炊起源于何时暂不可考,但是其早期的形制和欧洲地区的煮水器极为类似。有资料提到早在1730年初,乌拉尔铜器中就已经有带烟囱的锅、带烟囱的酿酒锅、带烟囱和圆形罩的酒锅,这被认为是茶炊的前身。
到了18世纪下半叶,除了茶壶式的茶炊外,还有炉子式的茶炊。茶壶型茶炊可以煮茶且有保温的功效。炉灶型茶炊用途更加广泛,烧水煮茶可同时进行,这种茶炊可以在家庭中使用,也可用于旅行或出外游玩。到19世纪中叶,茶炊的样式基本有3种:炉式茶炊、壶式茶炊和烧水器。
1810年,茶炊的最大生产厂家是莫斯科省的彼得·西林工厂,该厂年产茶炊3000具左右。之后,图拉的茶炊厂后来居上,在图拉城和图拉省有上千个生产铜器的厂家,主要产品就是茶炊和茶壶。图拉有着“茶炊之都”的美称,俄语中有“去图拉城是不必带自已的茶炊的”的民谚,指“多此一举”的意思。
制作茶炊的原料有银、红铜、黄铜、铜锌合金,还有镀银的,也有用铁和生铁制作茶炊的,这些原料决定了茶炊的颜色。茶炊形状也多变,有球形、桶形、花瓶状、罐状及其他一些别出心裁的样式。早期茶炊需要手工制作,之后开始工业化大批量制作。
图5 1800年英国伦敦制作的银茶具组,波士顿博物馆藏
4 欧洲的辅助茶具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成套茶具的大量出现,欧洲人们的饮茶方式愈来愈精致,出现了许多茶具的辅助器具,与日本茶道中的各类辅助器具不同,欧洲茶具的衍生品和饮茶本身的关系更为密切,切实地为饮茶这一活动提供了服务。这些辅助产品包扩了各类茶盒、茶匙、茶桌、茶点盘甚至茶服等等。
4.1 茶叶盒及茶几
在茶叶输入欧洲的早期,存储茶叶的器物通常是从中国进口的紫砂罐或者瓷罐。之后茶叶作为一种昂贵的饮料在上层社会流行,存储茶叶的器皿开始出现了变,出现了带锁的茶叶盒,以防止被仆人偷偷饮用了。由于茶叶的昂贵,人们使用也非常节约,茶叶盒当时的容量为11磅,茶叶盒这一词汇也是来自马来西亚语中的Kati,意为容器。在18世纪早期,茶叶盒的底部和顶端可以滑动,安装锡的衬里,或者配合锡茶叶罐,通常可以放置一个、两个甚至三个锡罐,因为当时人们饮用红茶和绿茶两种茶,有时配合放一个糖罐。
18世纪以后,茶叶价格逐渐便宜了,开始生产较大的茶叶盒,成对的茶叶罐也逐渐变成单个的茶叶罐。这类茶叶盒既有欧洲本土制作的,也有从中国广东地区进口的漆茶叶盒。
茶叶盒的大小可以放在一个三脚架上,十八世纪末茶叶盒和三脚架有时候会合为一体,成为一个带腿的茶叶盒,人们称之为茶几。
图6 中国清代外销的黑漆描金茶叶盒,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4.2 茶匙以及茶叶过滤器
曾有学者指出早期中国运到欧洲的陶瓷茶叶罐上的小盖子是专门称量茶叶的,之后茶叶罐的形制发生了变化,这种可以称量茶叶的盖子消失了,人们就需要新的称量工具,更有资料明确地指出在1760年出现了该种用途的长柄勺,之后这种茶勺的柄变得短一些,形制也从早期贝壳的形状发展出各种类型,有比如树叶形、鱼形、橡树子形、铲子形、老鹰翅形、手掌形等等,材质上多为金银器。
茶匙逐渐成为欧洲茶具的一个重要部分。英式下午茶的习俗里规定里用茶量就是一人一勺,最后在此基础上加一勺的消耗茶,这类茶匙的容量通常是2.5克。当然之后随着袋泡茶的出现,茶匙的功能逐渐消退,不再是欧洲茶具中的主流了。
茶匙另外一种功能是过滤茶叶,18世纪出现了很多过滤勺。19世纪晚期,荷兰和德国开始制作茶叶过滤器。
4.3 茶桌
饮茶在英国成为时尚后,人们习惯在家中用茶来招待朋友,各式各样的茶桌应运而生,总体来说茶桌是一种比餐桌略低略小的桌子,桌沿通常略高或者有镶边以防止茶具跌落。
总体来说,欧洲茶具经过了从购买中国生产的茶具,到自主生产茶具的过程。而各式欧洲茶具随着欧洲地区饮茶的发展、以及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其制作技术也应运而生,不断完善,创造出来灿烂多姿的欧洲茶具。
1 (英)佩蒂格鲁编著,黄勇译.茶鉴赏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2.
2 黄时鉴.东西文化交流史,中西书局,2011:117.
3 (美)乌克斯著,侬佳,刘涛等译.茶叶全书(下),东方出版社,2011:961、961.
4 故宫博物院编.2007年国际紫砂研讨会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09:237.
5 龚良主编.紫玉暗香——2008南京博物院紫砂珍品联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54、154.
6 沈琼华主编.2012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瓷器输出及文化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54、57.
7 冯小琦主编.古代外销瓷器研究,THE RESEARCH OF ANCIENT EXPORT,紫禁城出社,2013: 66.
8 故宫博物院编.瑞典藏中国陶瓷,紫禁城出版社,2005:66-81.
9 (英)佩蒂格鲁著,邵立荣译.茶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 143-144.
10 王魏总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40.
11 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2011.03:450.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tea sets and loc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LI Zhuyu
(China National Tea Museum, Hangzhou 310013)
Chinese tea was transported in large quantities to the West since the 17th century, which gradually inspired the European tea culture. As tea-drinking wa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ea sets were widely used in Europe. Initially the tea sets the Europeans used were mostly imported from China, and accordingly tea sets specifically for export sales were produced in China. With increasing demand of tea sets, indigenous tea sets were manufactured in Europe and the tea set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ppeared in Europe.
Europe; tea sets; tea
2016-12-05
李竹雨(1984年-),女,文博馆员,从事文物管理以及展览陈列工作。
K5;TQ174
A
0577-8921(2017)01-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