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儿童产业
2017-04-20夏子钦高世琪高双琳
夏子钦+高世琪+高双琳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儿童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力量,但在当前的儿童产业发展状态下,很多儿童产业文化创意举步维艰,缺乏生命力和活力。对此,我们课题组经过对部分家长,孩子和儿童产业开发商的走访调查,发现了传统文化和儿童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本文从经济,社会等方面探究传统文化与儿童产业如何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儿童产业;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灵魂,拥有一段带有丰厚本族色彩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的骄傲。然而,伴随着工业化的崛起与发展,新型崛起的现代文明虽然不断的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要,但却在另一方面打压着原有的文化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可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业化的今天,很多人为利而起早,面对这一现实,很多人引首以望,却无力改变。那么,既然无法,不如学会实践,从孩子改变,从经济开始,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用传统文化的魅力,塑造孩子的人生。
记得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欧洲,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就出版了《启蒙的辩证法》,并在该书中提出了“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那么,何为文化产业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它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它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由这段定义我们可知,文化与经济是相结合的,有文化的推动,经济才会发展,有经济的扶持,文化才会繁荣。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美国人开始用“版权产业”来说明文化产业状况,并将文化产业视为“可商品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业”。然而在现在西方文化产业发展中,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其儿童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呈快速发展之态。
在此,我们不妨以美国迪士尼在中国上海建园为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计划的实施,各国具有代表性质的产业文化纷纷落户于此,开放的经济,稳定的市场使得上海这片土地上的竞争越发激烈。那么,在众多的游乐园区中,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又是怎么做到独树一帜,畅销经营的呢?也许有人会说,迪士尼的企业效应,品牌文化放在那里,怎么不吸引人。可是,经济虽然在发展,各个国家人与人的距离在接近,但是一开始的习惯,信仰确实无法完全相容。于是,迪士尼从一开始便注意到本土化的问题,在选择目的地之初,“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就已成为中美双方联手打造这一世界级的神奇度假目的地的共同愿景。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在建造伊始,就坚持在传承迪士尼经典故事讲述时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此基础上,它还以普通话为主、英语为辅,开演普通话版的音乐剧《狮子王》。并且除了语言更加贴近中国游客,度假区内的建筑风格、文艺演出乃至餐饮食品也都传递着中国风格。如将迪士尼传统与中式设计及海派文化进行了融合,在迪士尼城堡金色尖顶选择时,中国传统的牡丹花和上海市花白玉兰的造型便被引用于此。这便是迪士尼的成功之处,它借助自己的优点,借鉴他国的优秀文化,从而获得巨大的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它的文化创意是崭新的,产业吸引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的。
但在我们惊叹美国的文化发展迅速,霸权主义盛行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我国的儿童文化创意却举步维艰。故而我们设想,以传统文化为基底开拓的儿童产业创业方案具有乐观的发展前景,为此我们展开了为期半年的调研活动,其相关成果总结如下:
一、尽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八个字深入人心,但仍有34%的受访者对与传统文化具体内容完全不了解,同时仅有9%的受访者表示会对子女普及传统文化各方面知识,这是传统文化难以继承与发扬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父母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与不了解,直接影响了下一代人所接触到的传统文化涉及面,超半数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礼仪知识方面。而年轻一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日渐被忽视的传统文化夹杂在铺天盖地的外来文化中,更加得不到重视,逐渐在年轻人的生活中远去,成为“古老文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连锁反应会随着时代发展一代一代递延,传统文化的远去速度将日益加快,赋予传统文化新时代的活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外来文化产业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影视作品、文化学习、节日风俗等方面,都偏向于选择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一项。抛开传统文化在我国难以继承发扬的现状,造成这一现象的还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外来文化的新鲜感。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国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学习了解外来文化,而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国人就在这种自我驱使中被吸引。其二是改革开放以后“崇洋媚外”的不良风气。不知何时,外来的一切都优于中国制造的观念深入一部分人心中,他们摒弃国货,钟爱进口商品,认为外来的一切都是“先进”的,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却以“槽粕”“过时”等词来形容,弃如敝履。其三是外来文化的源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在无声的改变着国人的习惯想法,所以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向西方学习已经刻不容缓。
三、传统文化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超过7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喜欢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的影视作品(例如《大鱼海棠》),并愿意参与此类项目的中筹活动。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创业潜力是不可忽视的。但需要提醒的是,传统文化的创业潜力不局限于影视方面,但不可否认,这却是一个受众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创业方向。例如通过影视作品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形象鲜明、深入人心的标志性角色,并以此为中心衍生出一系列周边产品,形成“中国迪士尼”效应,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显然,从儿童产业入手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对于传统文化和儿童产业之间的发展,我们提出以树立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鲜明形象,并以其为基底打造儿童产业园,从各个方面渗透入儿童生活的创业方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寓于儿童生活,既传扬中华传统文化,又带动儿童产业链。而如今的儿童产业链,虽多为中国制造,却少有中国制造占于领先之地位。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迅速在儿童产业中成长起来,从走访的调研中可以发现,当没有类似于可视产品例如文字,图片,视频等时,孩子们能瞬间或者说经过语言的引导后说出的图书,游戏,动画等,百分之二十二点五的孩子说出的是有关外国文化的产品,百分之三十七点八的人会坚定的回答出中国文化产品,还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人是受到一时风潮的诱导,回答的大同小异。同时通过一系列例如看图猜人物等有趣生动的活动研究发现,一个明确形象的设定有助于记忆和传播,一些不固定的形象设定只会让人尤其是孩童對事物的印象模糊。
所以经过测试,我们认为,想要传统文化迅速站稳脚跟,就必须给其一鲜明形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立一个flag,让人对这一事物有明确印象,而不是似懂非懂,如雾里看花,说不出却又好像明白,这会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产业受到了许多伤害,例如,日本的许多文化思想源于中国,但是由于其后期发展的鲜明特点,让人主动将部分文化主动归于日本,轻者,动漫形象说被抄袭已经屡见不鲜了,重者则遭到民众的打压反对。明明是中国自己的东西,却被冠以别国名号,祖国内心会是沉痛的。故而我们的方案提出从儿童做起,传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走出属于中国智造的儿童产业,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所以,我们坚定的认为若要儿童文化产业发展出本民族特色,必先取传统中囯文化精华,若要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必先习得创新之精神,若要习得创新之精神,必先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和谐氛围。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产业长远的发展,切勿汲取于眼前的蝇头小利,弃民族精神而转媚外国之不同风气,殊不知,这般作为,画虎不成反类犬,丢了风骨,失了格调。我们要坚定的走中国文化道路,即使道阻且长,也要厚积薄发,只为百花园中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