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

2017-04-20张娜娜

东方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学会学习元认知

张娜娜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也在不断地改变,由于元认知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认知上,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培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文将通过对元认知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所发挥的能力,以及“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来分析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出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过程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元认知;学会学习

1.前言

目前,元认知在教育学领域中备受关注,元认知一般区别一般的认知过程,它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既是一个知识实体,也是一个认知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出发点的,元认知也开始成为当前信息社会化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支撑。元认知能力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教育中元认知的发展和应用来研究其重要性,提出关于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2.信息技术教育的涵义

信息技术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管理、表达、传递、评价等的有关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操作的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的一种现代教育方式,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媒体技术,结合教学案例,解决教学问题,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与时代接轨的,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3.元认知的具体涵义

3.1认知与元认知

认知,作为一种大脑的活动,主要是指人们利用大脑进行听、说、读、写、看、记忆、理解、思考等活动的过程。认知是一个人的信息处理处,用于感应外界发生的一切,接收后再进行一定的整理和处理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

元认知的实质是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身的一个认知思维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反省、自我察觉、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元认知主要是由知识和控制这两者构成,元认知的知识主要包括自身的知识体系,而元认知的控制是对认知活动的一切计划,监控和调节。

3.2认知与元认知的区别

认知主要是对外部世界所有的事物现象进行接收并作出反应,而元认知是对认知本身的一种认知思维;认知是对认知对象的具体操作,而元认知是对认知一切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两者虽然存在着不同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认知是元认知的基础,元认知又是对认知的检测和调节,相辅相成。

4.信息技术教育中元认知的主要应用

4.1“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培养“学会学习”能力的元认知思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需要让学生自身学会通过对事物观察和收集,利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认知新的知识,进行高层次的思维锻炼,激发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技能,学会学习多种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支持下多元化地学习知识,建立属于自身的认知体系,真正培养出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4.2问题解决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是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所采用的学習方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中出于教学的需求,设定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自身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累积自己的学习元认知,驱动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实现对事物的认知,形成自己的认知思维。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认知到自身的能力,预测到问题解决的结果,学会自我反省,对自身行为的认可和评价,对问题解决最后的结果会有一个自我判断。

5.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5.1关注问题解决过程的整体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通过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时,应在教学环节和学习行为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将问题给予学生后,应当和学生一起收集有关问题的主要背景和资料,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更好地认识问题的关键和求解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应该预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们互相讨论,集思广益,一起进行问题的设计规划制定,共同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形成方案,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方案的评测得出最后的问题解决策略,让学生真正学会认知能力的应用,最后再让学生回忆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复述出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再互相进行评价彼此的方案和结果。在这整个学习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推动下,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自我认知思维,掌握元认知能力。

5.2审视目标,自我监控,反思评价

当今时代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标志,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让学生完善自我知识架构,充分发展自身的元认知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它不仅仅是一个学生能够不断审视自己学习行为的过程,也是元认知能力作用于学生的基本途径。在元认知方面,能使学生确认自身所学的知识在信息技术中处于什么位置,自己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审视整个学习目标,学习自我计划和监控,将新的知识技能定位并且合理地安排在自我构建的认知体系中,在学习过程不断自我检查自己是否有按照计划进行,是否能够真正领域知识技能,在回顾知识的过程中反思和累积自己的错误和失误,不断地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认知,建立更加完善的认知系统,。

6.总结

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不断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元认知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元认知能力是学生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调节合和反馈,它是信息技术教育所特有的技能,也是独一无二的教学方式,它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体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自身的技能,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元认知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教育成立的重要依据,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在现如今的教育发展模式中,元认知的教学模式将会使信息技术教育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全新的水阶段。

参考文献:

[1]傅德荣,王忠华,蒋玲.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基于元认知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0-0019-05

[2]范德举.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4):14-0138-01

[3]骆怡.认知 情感 元认知——谈“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3):71-72

[4]李峰,王吉庆.信息技术教育:历史的考察与现实的追问[J].中国电化教育,2013(2):22-30

[5]张谢妮.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思考[J].亚太教育,2015(31):04-10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学会学习元认知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学会学习”目标的达成研究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困扰探讨
对中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