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管理导向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2017-04-20王伟杰张树高超孙毅

时代金融 2017年9期
关键词:农村电商供应链管理创新模式

王伟杰++张树++高超++孙毅

【摘要】农村电商是近年来电商企业开拓业务的重点领域,而传统的电商模式并不能在农村市场有效运营。本文以大槐树电商为例,介绍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新型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通过对该模式的阐述,介绍了该模式的创新点和优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

【關键词】农村电商 供应链管理 创新模式

一、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农村电商发展潜力巨大,电商企业逐渐将农村地区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增长点。但传统的农村电商存在着观念影响、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目前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以农村电商定义、模式运作和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等为主,但鲜有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来研究农村电商模式。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以大槐树电商为例,通过分析其商业模式的创新点和优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对策与建议。提出了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新型农村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在新经济背景下,电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是合理的选择。

二、农村电商模式

(一)淘宝的“千县万村”模式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推出“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以市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主要平台,从行政村中挑选成立村级服务站,由阿里巴巴派遣技术人员入村进行相关运营、指导和培训。农民销售产品由服务站工作人员上门提供技术服务,农民得到订单信息后直接发货。支付方式由农民自行选择。购物时农民选好商品后可由服务站工作人员帮助下单,确认收货后再付款,不满意可以在服务站直接退货。

(二)京东的“京东帮服务店”模式

京东通过与中国邮政合作成立“京东帮服务店”。京东服务站以大家电商品为主,提供从配送到安装整个过程的服务。京东帮服务网络工作人员由京东员工及各厂商维修人员组成。京东帮服务站的主要三大功能:一是受理已销售的产品的售后服务;二是在农村市场推广适当产品;三是培训用户相关网络购物的操作。截至到2016年3月,京东拥有1600多家京东帮服务店,大家电配送与安排服务覆盖44万个行政村。

(三)区域性农村电商平台模式

各省范围内的区域性农村电商也层出不穷。如浙江的“赶街网”、山西的“乐淘村”、江西的“美好乡村”、海南的“农博网”等,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代买与代卖。福建省的世纪之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将农村电商与生活服务相结合,提供代买、代卖、代缴费等服务,目前此模式已在其他地区推广使用。

(四)政府主办的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站

在“互联网+”战略的带动下,各省、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一批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如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惠农网、海南省商务厅主办的农产品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

(五)农村电商存在问题

尽管农村地区已经成为电商企业抢夺的新市场,但是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大问题:第一,传统观念影响,由于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经济发展等原因,农民更愿意到实体店进行购物消费。并且多数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对于网络技术并不了解,对网络购物相对陌生进而有抵触心态。第二,缺乏农村电商人才,电子商务的运作需要一定的电脑操作水平和网络使用水平。由于农村地区网络和电脑覆盖程度相对较低与电子商务有关知识普及程度不足,对于电子商务运作存在一定困难;并且受到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地区不利于吸引电商技术的人才进入农村,造成了农村地区的电商人才严重不足。第三,物流水平不足,农村地区的物流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的快递公司的快递收发站仅建立到县或镇一级,乡级的快递无法送达。即便邮政能够直达农村的邮政EMS,但也存在费用高的问题。农村物流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消费者的网络购物意愿,也不利于农产品的运输,尤其是大宗生鲜类的农产品,对于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第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不足,尽管有些农民“卖家”已经尝试开展了一些农产品的统一包装销售,但品牌化建设的意识和建设程度不足。因此导致农民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农产品难以保障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会使农产品消费者对质量的好坏很难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品牌推广,也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三、大槐树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模式

(一)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动的大槐树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模式

招商物流集团北京公司与大槐树农村电商平台(隶属广盛居集团)在河北省宽城县进行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合作。由广盛居集团负责农村综合商务体系、电商平台、基础建设投资、区域辐射方面的建设,招商物流集团北京公司负责物流体系设计、实体物流运营、生产商贸渠道、商融通方面的运作。

(二)大槐树电商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特征分析

大槐树农村电商模式是一种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其特征可以归纳为“9化”,即:差异化、一体化、绿色化、模块化、网格化、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本地化。体现在以下3个层面:

1.战略层面。大槐树电商采用了“差异化、一体化、绿色化”的3个发展战略。大槐树模式采取了不同淘宝、京东等现有模式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为大槐树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通过与3PL公司联动,充分发挥大槐树电商自身业务资源的优势和招商物流北京公司的管理优势,形成良好的合作效果;大槐树电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从产品源头到抵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都彻底地贯彻了绿色发展理念。

2.战术层面。大槐树模式采用了“模块化、网络化、品牌化”的3个战术策略。顺应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发展思路,立足宽城,辐射承德地区,着眼河北省,以宽城为“模块”试点,积累经验,等试点成熟,向其他地区进行模块化复制;通过电商平台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以村和社区为服务对象,将村的服务站和社区店作为载体,进行服务区域范围内的网络化营销和配送管理;差异化战略的目标的达成,需要提高大槐树产品的质量、丰富大槐树品牌的内涵等措施来打造大槐树自身品牌价值。

3.运营层面。采取了“标准化、专业化、本地化”3个方面的运营策略。对于产品的生产、包装、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方面采用标准化运作;通过配送周期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平衡,采用双向物流集疏配技术,实现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本土化策略则是依据当地消费者特点提供针对性的营销服务,并依据本地農业的优势,生产和销售具有本地特色与竞争力的农副产品。

(三)大槐树电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优势

第一,形成“城市商贸企业—3PL—大槐树—农村和社区服务店”四级双向供应链网络结构。通过大槐树平台和3PL,无论是农产品进城,还是工业品和农资产品下乡,每个节点的主体都成为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保证链条中每一个主体的利益,就需要各主体间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大槐树电商和招商物流北京公司通过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为实现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最优化奠定了基础。大槐树平台通过村店和社区店能够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信息,针对性的提供产品和服务,降低了需求预测的风险。招商物流北京公司能够及时掌握北京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农产品进城提供保障。

第二,农村电商运作模式改变了农产品的销售方式。过去农民在农产品销售上往往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再加上往往销售农产品要经过与加工企业进行多轮议价,有时甚至不能达成交易,这就导致农产品交易成本较高、价格较低的现象。现在,农民可以通过大槐树平台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和自身期望价格,这就降低了农民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农民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利益。并且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不便等原因致使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品和农资产品的供应相对不足,导致农村居民购买生产生活用品往往要到城镇购买,这种不便利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消费。现在,农民可以在大槐树平台上购买自身所需的相关产品,并且通过3PL和农村服务店配送,降低了农民购买和提取产品的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活的便利性。

第三,传统电商主要以城市市场为主,而大槐树电商则主要以农村市场为主,采取了看似“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开创了电商企业商业模式的先河。同时,传统电商往往是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以“卖”为主的单向流通,成本过高,对于农村市场的开发有限。而大槐树电商与3PL合作通过镇、乡、村服务站和社区店开展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既卖又买的双向流通供应链一体化运营模式,区别于京东、淘宝等基于自营物流或快递公司的运营模式,打造了新型的商物企业合作模式。

第四,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实现了与运营有关的信息共享。招商物流北京公司利用自身优势,能够将准确的市场情报和有关政策与大槐树平台共享,这样就降低了大槐树平台运营的风险。大槐树平台通过镇、乡、村和社区服务店能够迅速、准确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信息,并及时将需求信息传递给第三方物流,提高了其对市场情报的反应速度。通过建立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降低人为预测的失误率,信息资源的价值能够最大化的挖掘,提高了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四、大槐树农村电商模式问题与改善策略

(一)大槐树农村电商模式问题分析

1.电商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不足。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与信息完全通过大槐树平台进行,而大槐树平台作为链上的一个环节,难以有效整合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信息共享实现了对各环节运作的了解,但是各环节仅仅了解到上下游企业的运营信息,而缺乏利用所得到的信息资源进行最优决策的能力。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收益难以达到最大化,即使某一环节的收益较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也难以维持。

2.考虑农业生产季节性特征不足。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征。大槐树电商模式的供应链双向流通渠道,即“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空车返程,但由于农作物出产期只有几个月,在农作物生长期时农民没有产品可以卖,就会出现“工业品下乡,空车返程”的现象,物流成本提高。

3.城镇物流配送服务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标准的要求也在提升。而大槐树电商模式的城市配送仅配送到社区店或超市,无法实现对个体居民的终端配送服务,这与广大居民的终端配送服务期望不符,在城镇市场中丧失了主动权,不利于竞争城镇市场。

(二)大槐树农村电商模式改善对策

1.建立大数据处理中心。从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中挑选相关人员,成立供应链的信息资源处理中心。该中心以供应链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制定相关运营计划,将整个供应链的人、财、物进行有效分配与调整,并帮助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进行最优化的决策,指导各环节运营,使得整个供应链得以可持续运作。

2.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了避免在农作物生长期空车返程的情况,可以通过与农民合作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后,基本不受季节性影响,同时便于存储,大槐树平台可以依据市场需求情况,稳定向市场提供相关农产品,这样既可以减少空车返程的现象,降低物流成本,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3.完善城镇终端配送服务。为了实现城镇居民对于终端配送的要求,满足城镇居民对健康新鲜农产品的需求。可以提高城镇社区店的服务范围,增加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社区旗舰店在提供产品展示、帮买帮卖功能之上又提供从服务店到个体居民家的点到点送货上门服务。电商平台上可以提供备注送达时间的选项,按照所选送达时间收取不同的物流服务费。

4.农产品冷链物流。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新鲜度、营养性、安全性的高要求,采用冷链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措施和方法,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产品损失,产品的新鲜度可得保障,保证了产品的销售。从农产品采购到消费者获取整个过程,既保障了农产品的品质,又提高了消费者的信任度。

5.完善电商人才培训。大槐树电商可以与学校开展深入合作,与学校联合办学、合作培养电商人才,由大槐树电商提供教育实习基地,学校依据大槐树电商的需要,制定专业的培训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既满足了大槐树电商对人才的需求,为整个供应链输送相关人才,又满足了学生就业问题。

五、结语

本文以农村电商及其发展模式简要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农村电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新型农村电商商业模式,并以大槐树电商为例,分析与论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了对策与建议。提出了在新经济背景下,电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是合理的选择。为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创新提供了参考。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本文以单个案例进行研究,缺乏一定的全面性。下一步将运用多案例比较研究的方法,继续开展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Alan Smart. eBusiness an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J].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Vol. 21 Iss:3,pp.227-246.

[2]Paul Beynon‐Davies.eBusiness as a driver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0,Vol.12 Iss:1,pp.30-37.

[3]楊静.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08):117-121.

[4]王庆东.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济南农村电子商务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03):13-14.

[5]王庆东.以核心企业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09):11-12.

[6]于红岩.农村电商O2O模式研究——以“邮掌柜O2O平台”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6):14-22.

[7]张景.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以厦门为例.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03):45-47.

[8]朱品文.农村电商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68-69.

[9]任鹏.江苏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研究[D].2015.

[10]韩伟.XT邮政分公司农村电商发展战略研究[D].2016.

作者简介:王伟杰(1994-),男,汉族,广西柳州人,在读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农村电商供应链管理创新模式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