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回族舞蹈《栲栳》为典型范例,探索将更多回族文化遗产项目转化为优秀文艺作品方法探径
2017-04-20马金中
马金中
由贺兰县文化馆精心编排的舞蹈《栲栳》,荣获文化部第十届群星奖。2012年十二月份参加CCTV3全国全民健康舞展演,并获全民星健康大使称号。专家的点评是:来自民间,返璞民间,有亮点,有新意,不但诠释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生态性,而且展示了这个项目的完整性。这个以市级非遗项目改编的舞蹈为什么有如此魅力折服评委和观众?这恐怕是每个文艺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国务院公布的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共有515项,占42%;文化部公布的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银川項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少数民族传承人有393名,占26%;已设立的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中,少数民族地区有5个;36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中,少数民族项目有14项,占38.8%;宁夏、云南、贵州、广西、新疆等少数民族省区和一些民族自治州、县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一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
二、栲栳是一项怎样的民间体育竞技项目
栲栳起初,人们用柳条编成的一个圆球,因柳条球易断,经不起击打,重量也不够,后改用10厘米长粗的木球代替。它活动起来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大小因人而定,一般不少于100平方米较为平整场地,多设在农村碾粮场地或河滩平地之上。将10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中央挖一个圆形坑,直径和深度都约为50厘米,称“老龙坑”。围绕“老龙坑”中心点约3米外,布局二至九个碗大的坑,称“小龙坑”。活动人员每人手持一根约100厘米长的木棍,其击球棍头内折,形似曲棍球球棍。另外,需一只直径5—8厘米,长10厘米的木球,即栲栳。一般情况以“剪刀、石头、布”的民间博弈形式决定“守老龙人”和“赶球人”,先决定“守老龙人”,最后一人为“赶球人”;有时则采用手抓球棍的形式决定,即每人用一手抓棍,先抓者为“守老龙人”,抓不上或最迟者为“赶球人”。活动开始。人人手持曲棍,站老龙坑一人,赶木球一人,其余每人固定地守一个小龙坑,作为防守的范围。赶球人为进攻方,目的是把球赶入老龙坑。球进坑中,进攻方为胜;坚守小龙坑的人为防守方,目的是阻拦球不能从自己坚守的范围内进入老龙坑,球来了就击向远方,或者传给守老龙坑者扔向或击向远方,球没有进入老龙坑,这一轮活动就没有结束。
活动开始后,赶球人和防守小龙坑的人员只能用棍赶击木球,不能用手抓球。进攻方将球赶到防守的小龙坑范围内,小龙将球击向远方,每击一次球,要用棍头点击一次小龙坑,以示占据了小龙坑。如果击球后没有点击小龙坑或点击迟了,小龙坑被赶球人抢走,无小龙坑可占据者就成为赶球人。赶球人(进攻方)如果把球赶入龙击坑中,赶球人就占据老龙坑,成为“老龙”,原来的老龙手必须抢占一个小龙坑,而原来占据小龙坑的人必须换位抢占小龙坑,抢不上小龙坑的人便为赶球者。如此往返,直到玩得尽兴方可。
三、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存环境问题
现在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近20多年快速发展的交通、通讯和市场经济以及日益开放和现代化的倾向,极大地改变了宁夏相对孤立封闭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条件的变迁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地被人们所忽视,尤其对于各类传統的体育项目,由于其对场地的要求、对人心态的要求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时尚生活的需求,日益不被人们所接受。在宁夏,尤其是银川平原,以前生活条件有限、外来事物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影响不大,这种体育项目才得以生存和发展。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娱乐项目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欣赏口味的改变、这种连心益体的事物也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二)传承与创新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基本靠一代一代人的口传心授来传承,这种文化的继承与扩散方式的持续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如继承人的影响,所以人的问题是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宁夏,各种民族民间艺术大都以群众或民间艺人的口头传承方式流传下来,人走艺亡的情况十分严重。栲栳也是如此。在我们搜集整理过程中,就发现规则有许多的说法,但我们还是本着:问老人、问真正接触的人、问项目骨干、问更多的人的原则,才将这个项目原原本本的记录并留于后人。现在知道栲栳这个项目规则、技法的老人在贺兰县也不到五人了。其次对于有传承创新责任的年轻一代,他们更多的是接受现代文化,文化的全球化使年轻一代人更容易接受社会的主流文化, “对古老的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或不感兴趣”,栲栳就是如此。今天的孩子更多的喜欢在室内活动,就好像我们看到的早晨晨练和夜晚在广场跳舞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一样。这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都知之甚少,更不用提进一步发扬创新了。这也是已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共同重大问题。
(三)整理需完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生态环境一样,一经破坏是很难再恢复如初的。一旦消失,如果没有很好地记录,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它是什么样子。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可以保存,传承和发展,但过早地因人为原因被毁灭和抛弃了。具一位古稀老人讲,栲栳的玩法有多种,他年轻的时候和大家玩过“捉驴子”、“倒插门”、“碰和尚”等等,但自己也确实想不起来具体的规则和玩法。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确实很激动,希望老人尽可能想起来,并相约实时来采录,但不幸的是,没有多久,这位老人就去世了。我们在周边也询问了许多高龄老人,大家要么说不太清楚,要么就举荐说这位老人当时玩栲栳是周边最拿手的,但可惜的是老人和这完整的技艺一同带走了,留给我们的遗憾可想而知。
四、宁夏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可贵探索
(一)以舞蹈的形式再现非遗项目原貌
多少年来,回族舞蹈家们在自己民族的土壤中辛勤耕耘,努力实践着舞蹈的形象塑造和形式创新。在热情善良、刚柔相济的民族性格特征中形成了富有激情、敦厚朴实、细腻深沉的回族舞蹈艺术,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
舞蹈《栲栳》很好的处理了回族舞蹈美学品格及多元特征,无论是从服饰到道具,从舞台调度到音乐制作,无不将回族舞蹈的多元、多层、多方位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以“口传身授”延续非遗技艺
我们熟知的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剪纸》、《刺绣》、《花儿》、《踏脚》、《泥塑》以及一些相当一部分民间传统竞技性体育项目,这几年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在西夏区看到,部分学校已将《踏脚》作为学生课间的必展活动之一。十分钟的展示,感觉有规模有气势,很好实用。在兴庆区唐徕中学,《花儿》进校园也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学校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这是非遗项目进校园的一种有益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三)以对外交流展示非遗魅力
现在,许多县市都建立了自己的非遗展示厅或展示馆,非遗成果有了自己的“陈列”之地,这无疑使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得到欣慰和自豪。而大规模的出省、出境去展示,在宣传中华民族泱泱古国、大国的文化沉淀和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使更多的非遗传承人有了民族自豪感和技艺承载感。
五、回族文化遗产项目转化的几个途径
回族既有坚定意识信念支配下维护固有传统的高度原则性,又有适应社会环境、权衡轻重得失的机动灵活性。因为如果没有前者,回族文化就有可能被彻底同化;如果没有后者,回族文化便难以存在和发展。正是这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巧妙结合,使它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保、自存、自壮,始终保持着自豪、自重、自卫的情感,融而不化,合而不流,沿袭和维护着独有的特色,不致被吞噬湮没,或自生自灭。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跟各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开发,建设与捍卫祖国的完整统一。
只因为这样,回族文化高度的自觉性和相容性、无比的纯洁性和多样性使得这一文化始终受到学者关注和敬仰。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将更多的回族文化遗产有尺度、有章法、有规律、有层次地转化成艺术形式。
(一)落地转化
说它落地,就是要保持它的本性特征。我们常说的,不管你怎么变,或者说以哪种形式变,最根本的是“根”不能变。比如说非遗项目《回族服饰》。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再比如回族饮食非常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很有特色。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馓子、油饼、糖麻丫、麻花等。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羅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词。
假如在艺术作品中这些元素被忽视了,那么你这个作品就是失败的,或许还要引来不必要的质问之声。
(二)多彩转化
转化有许多的形式。比如艺术作品挖掘、影视作品体现、回族文化符号标注、动漫游戏设计、绘画摄影渲染等等。我们在立足回族文化的大背景下,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形式的包装和宣传,还要依托日益发展的高科技前沿;既要瞄准区内市场需求,还要紧跟外部世界的步伐;既要挖掘本体元素,还要找到辐射衍生元素。比如,《栲栳》通过舞蹈的形式取得了成功,那么我们还可以搞个栲栳摄影大赛、以栲栳为引子的剧目等等。我们可以依靠自己服软力量转化,也可和外面有实力、有创意的艺术团体合作转化。比如根据非遗项目《花儿》改编的舞剧《花儿》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三)激励转化
近年来,我区许多文艺工作者瞄准非遗项目,编排了许多有质量、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在创作中,他们的工作是可以说是开创性的,那艰辛程度可见一斑。但激励机制始终没有激发他们更加昂扬的斗志,原因是这种激励机制不完善,或仅限于口头和表面。我们应该出台一个操作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奖励激励机制,对创造性开拓非遗保护路径的艺术工作者予以重奖。让他们在深刻感知自己责任的同时,有意识的将一部分创作精力放在非遗项目转化上。让他们尝到非遗转化的艺术作品的甜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种转换的连续性和多产化。
我们面临的已是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科技空前大发展,人类之间的网络相互协作关系的增强,全球意识、多元化意识向着各个层面传播。面对历史的新潮流,今天回族已向世界开启了心灵之门,历史的黑闸门被许多关心回族文化的有志之士奋力肩起。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回族文化人士和关心回族文化的人士对回族文化自觉张扬,将更多的具有回族特色的非遗项目转化为优秀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