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研究
2017-04-20甄磊
甄磊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泱泱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朝代不断地起伏更替,政权正统之争的问题始终存在。所谓“正统”,在我国古人的观念中一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正统代表着政权统治的合法地位,代表着统治者是受命于天,会得到所有臣民的支持。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有关于正统的纷争更是激烈。本篇文章将对北魏政权正统之争进行研究,了解了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的内容,分析了北魏政权正统之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北魏政权;正统;天命;意义;研究
在我国的古代,“正统”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词语。它可以是血统的正统、继承权的正统,以及统治地位的正统。对于正统之争,历史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对于什么才为正统,什么是划分正统与非正统的依据,大家都没有统一的说法。在历史上的正统之争中,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与其他诸国的正统之争,在我国的历史上尤为激烈。
一、北魏政权的概述
通过表格我们对北魏政权的大事件进行了简单的了解,整个北魏的政权从拓跋珪重建代国,到北魏分裂,前后一共148年,经历了20位帝王。北魏在历史上,统治了中国的北方地区。因为北魏皇室建立政权之后,改为元姓,又被称为元魏。
二、北魏政权正统之争
中国的历史进入到南北朝时期,但是各个政权之间的斗争仍然没有停止,在再加上胡人入主中原,各个政权对于“正统”地位的争端愈演愈烈。北魏,是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建立起的政权。因为其自身民族的独特性,再加上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距,北魏政权与南朝其他政权对于正统政权的争夺十分激烈。
(一)天命之争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取得天下土地的统一,是得到百姓认可的重要标志。但是仅仅取得天下统一,却没有受之于天命,这个政权在人民的心中仍然会产生名不正言不顺的看法。在陈师道《正统论》中曾经提到:“天者,命也。”这也就表明,只有受之于天命而建立的政权,才是正统的。古代的帝王,为了表明自己的统治为正统,往往都会利用一些自然现象来证明自己的统治是上天所赐。在史书上曾记载,拓跋珪出生时的景象是他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夜晚一片光亮,而他的体重也比普通的孩子要重,眼睛里充满光泽,令众人感到惊讶。拓跋宏出生之时,有神光照耀于室内,拓跋宏生来就肌肤洁白,有奇异的风采。这些看起来有些的玄幻的景象,在当时却是统治者受于天命的最好证明。
另一个大家争夺比较激烈的就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传说是秦始皇命人所制造的,之后便成為了历朝历代的帝王正统统治地位的标志。北魏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占据很大的优势。拓跋珪建国48年没有玉玺,也没有传国玉玺的存在。直到拓跋焘那一代才有了传国玉玺[1]。
(二)中原统治之争
中国在古代已经有了广阔的地域,北有戈壁,西有高山,东、南两方面向大海,地域的广阔在人们的心中很早就形成了“天下”的概念。但是,在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由于地理环境遍是沼泽、杂草,并不适于人们的生存。只有黄河流域,沃土遍布,适宜人们的生活。历数中国的朝代,几乎所有的政权都在这里建立都城。这样,在人们的印象中,就会形成入主了中原,才能被称为正统的统治政权。
北魏由于是鲜卑人,他们少数民族的身份,对于正统政权的争夺受到很大的挑战。但是经过不断地征战,拓跋焘灭掉了其他小国,于439年统一了北方政权。北方政权的统一,使得北魏在正统政权的争夺过程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三)华夏文化中心之争
随着正统之争的进一步深入,争夺的对象上升到了文化层面。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对于华夏文化的中心是属于哪个政权,成为各个政权之间争夺的主要内容。随着北魏政权对北方的不断统一,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进一步完善。在文化方面,他们做出的最大贡献便是对于华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进行改革,各种礼仪制度不断完善。南北朝以前,南方文化在争夺中始终处于弱势,但是伴随着晋室南迁,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北魏与其他政权在文化的争夺上,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北魏主要是以洛阳为中心,继承了华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并结合自身民族的特点,对华夏文化进行了发展和改革[2]。
三、中国历史对于北魏政权传统之争的看法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的分裂时期。北魏与其他政权的对于正统统治地位的争夺伴随着民族矛盾的产生。北魏政权凭借自己占有着北方的广阔土地,便标榜着自己是正统的统治。自此之后,中国的历史上也有很多史学著作来记载了对于北魏与其他政权争夺正统的态度。
北魏的大儒崔鸿撰写《十六国春秋》尊东晋为正统。在书中的年号都是以晋宋年号系年,足见它“明正统所归,皆以晋为主。”的观点。
释道宣《传译佛经录序》则认为:“周承魏运,魏接晋基,余则偏王”,认为北魏是正统的统治政权。
隋朝末年的大儒王通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以刘宋末年为界限,在此之前,正统在宋国,不在十六国,但是在刘宋之后,正统在魏,不在齐、梁、陈。
北宋张方在《南北正统论》中,认为北魏并不能被称为华夏的正统。
综上所言,对于北魏的正统地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所站立的角度不同,所处的社会时期也不同,所以我们也并不能去评判孰是孰非。但是,无论处在哪一个角度,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在争夺正统的过程中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华夏文化的不断发展[3]。
四、北魏政权正统之争对于北魏政权的意义
(一)提高了国家地位,赢得了外交话语权
在北魏争夺正统统治的过程中,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在周边诸国中,树立起强大的形象,提高了在当下时局中的国家地位。使得,在北魏与其他国家的外交交往中,赢得了话语权。在北魏君主同南朝的外交交往上,拥有了平等对话的权利。
(二)减少扩张统一过程中的阻力
在北魏争夺正统统治地位的时期,伴随着对外的不断扩张。正统统治地位的确立,可以减少在扩张过程中一些小的政权的阻碍,赢得国家在政治上的主动地位。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对于汉人统治有很大阻碍。正统地位的确立,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引影响力和号召力,有利于北魏政权对于人民的统治。
(三)巩固了政权,促进了民族融合
在北魏政权的不断扩张下,北魏的统治者也积极学习汉文化,推行一些汉化的政策。在争夺正统的过程中,对于华夏文化的不断学习和发展,使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新的内容。正统地位的逐步确立,还可以巩固统治者的地位,有利于政权的稳定[4]。
(四)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争夺正统,是在同一种文化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在正统政权的争夺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与少数民资文化的相互融合。文化的逐步统一,为以后隋唐实现整个南北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五、北魏正统之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一)北魏正统之争对中国领土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领土自古以来幅员辽阔。在先秦时,华夏儿女就在黄河流域生活,经过不断地发展,中国的疆域变得越来越广阔。北魏的正统之争,鲜卑族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分区域,北方的领土在之后的几百年间都一直都属于中国。从这个层面来看,北魏的正统之争扩大了中国北方的疆域,鲜卑族入主中原,也将中国的领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稳定[5]。
(二)北魏正统之争对中国民族融合的影响
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是中國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北方政权。北魏的正统之争,促进了北魏的皇室不断学习汉族文化,尤其是他们推行的改革,促进了汉族文化与少数名族文化的不断融合。北魏入主中原,后来迁都洛阳,在地域上与汉族与更加接近,这也使得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无论是从礼仪、文化、农作的各个方面,少数民族都积极地向汉族以及其他民族学习。各个民族之间不断地交流,不断地发展,使得彼此的差异性变得更小。北魏的正统之争,促进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对于中国后世各个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北魏正统之争对中国少数民族多元化一体格局形成的影响
北魏的正统之争,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使得各个民族之间的争斗也不断减少。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鲜卑族在建立政权之前,已经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居住的都是少数民族。在鲜卑族统一北方之前,各民族之间混战不断,为了领土和食物不断地发起战争[6]。鲜卑族将北方统一,使得各个民族之间的混战减少,使得彼此之间能够更加和平的交流。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为我国少数民族多元化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及其重要的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北魏政权的正统之争,无论历史如何评判,都不可否认的是,北魏在当时实现了北方的统一,使得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和平交流增多,彼此之间的混战减少,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稳定。北魏之后入主中原,使得各个民族与汉族的交流也不断增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相学习,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和不断发展,为以后实现国家的统一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化也是在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北魏正统之争,也使得华夏文化不断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中显示出中华文明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无论在社会发展的那个时期,华夏文明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其积极地传承与发展。通过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