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utoCAD》课程教学探讨

2017-04-20李勤

东方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改进方法反思教学

李勤

摘要: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及时总结和反思,才能提高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本文以本人2016年下学期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为例,对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AutoCAD;教学;反思;改进方法

1 引言

《AutoCAD》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职业岗位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AutoCAD二维平面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独立地绘制中等及以上复杂程度的工程图样。

2 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2.1 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师引导不足

由于本人深知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水平都比较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进度放慢,以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点。由于每次绘图都是我带着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操作,貌似每次课学习效果还不错。但是最后几次课我只对绘图任务做一些简单说明,对绘图顺序和方法做简单提示后让大家独立绘制,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竟无从下手。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不够,并没有启发学生的思维,没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2)学生主动性差

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只会一步一步跟着老师绘图,而不会自己独立地参照任务工单上的图纸绘制,依懒性重。课堂上学生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偏移多少?”“中心线长度多少?”“直径多少?”等等。绘制一个倒角或一条直线,都在等着老师报尺寸数据,按照老师报的数据进行尺寸偏移之后也不去思考为什么偏移这个尺寸。学生主动性差跟教师的过度指导也有一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惰性,应该纠正。

(3)整体布局意识弱,看不懂图纸

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注重图纸布局,绘图过程中没有整体意识。大部分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没有坚持“从整体到细节”的原则,不重视图形轮廓的绘制,想画哪里就先画哪里,毫无章法。另外,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绘图最大的困难不是不会运用CAD操作命令,而是看不懂图纸,特别是三视图,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果。软件只是工具,跟传统的铅笔、直尺和三角板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看懂图纸才是CAD绘图的基础,所以学生们应该加强识图能力的培训。

2.2 原因分析

(1)学生畏难、懒惰心理

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很认真,课堂上会跟着老师的节奏把图形绘制完成。但仍然有少部分同学不愿意动手,对课程学习不感兴趣,认为这门课程对以后的工作没有作用,学习目标不明确。还有部分学生对于常用的命令(如“修剪”、“偏移”等)掌握不熟练,主要是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和练习,学会之后就忘记的原因。另外,还有少部分同学反映这门课程很难,学不会,各种操作步骤记不住等等。但实际上这类操作软件的学习不存在理论难度,重在操作方法的掌握,学生学不会主要还是畏难情绪影响。

(2)机械制图基础弱,办公软件操作差

CAD绘图中让学生最头痛的还是看不懂图纸,多数学生对图纸尺寸不敏感,不擅于根据图纸尺寸利用中心线偏移实现定位绘制图形框架。对于图层的使用不规范,轮廓线应该用粗实线,但部分同学依然使用中心线或者虚线。特别是对于三视图的识图感觉更加棘手,没有深刻领会三个视图及某些重要尺寸的位置关系,空间想象能力差,不能用立体的思维去识别三视图。再次,多数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比如新建文件、文件另存及文件重命名等。对常用办公软件(如office等)操作不熟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3)学习效果与班级管理正相关

通过比较9个班级的學习情况发现,学习效果与班级管理直接相关。班级管理效果较好的在课堂纪律、学习主动性、课堂配合以及绘图技能等各方面都要优于管理较差的班级。辅导员(或班主任)不负责任,班级管理效果必然不佳,课程学习效果也差,考核成绩也跟其他班级有很大差距。所以,学工管理是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只有学工和教学互相配合,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3 改进措施与建议

(1)引导为主,让学生自主绘图

由于教师过分担忧学生基础差学不会,在教学中过度指导也造成了学生过度的依赖心理。绘图有一定的技巧性,在把握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自主绘图的热情和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课堂上布置的教学任务当做是自己的真实任务一样认真对待,从观念上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2)循序渐进,提升识图绘图技能

在教学初期可以详细讲解图纸识别,引导学生学习图纸中每一个尺寸的读取,然后逐渐让学生自己识图,自己根据图纸尺寸绘图,逐渐让学生看得懂图纸,不断提高识图能力,也逐渐将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跟学的教学模式。另外,本课程的教学进度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课程的进度不一致,对教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3)优化课程设置

大一学生对电脑的操作能力较差,但《AutoCAD》又需要直接用电脑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一旦开始的内容没掌握好,学习会越来越被动,越来越没有自信。另外,这门课程要以机械制图课程为基础,只有学好了制图识图,然后再学习CAD绘图就会觉得轻松很多。所以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要进行优化。另外,前期应该开设计算机课程,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系统及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对后期课程的学习会有促进作用。

4 结语

CAD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其基础依然是机械制图基本知识。识图是制图的基础,识图的过程就是绘制思路形成的过程,识图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制图规范和标准的理解与掌握,能正确地选用线型、图框及适当比例完成图纸的规划与布局。另外,在学习中要逐渐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不断提高制图效率和质量,真正实现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锁娣.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现状和对策[J].职教通讯,2012(6):121-122

[2]梁晨.高职系级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2011,36(22):121-123

[3]齐晓宇,姚洁.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2(4):67-69

[4]伍建桥.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8):91-92

猜你喜欢

改进方法反思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某电力公司绩效管理实施改进方法及成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