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网络语言里的健康知识

2017-04-20吕霖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4期
关键词:玻璃心口味心血管

吕霖

“他就是典型的玻璃心”“你真是重口味”“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这些火热的网络流行语成了大家聊天的标配,甚至很多中老年人都不陌生。

其实这些生动的词汇都来源于生活,而且还藏着很多被我們忽视的健康信息!

玻璃心:敏感易碎可改善

遭遇一点不快就郁闷生气,在网络中这样的人被说成是“玻璃心”。

在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这个词条最接近对“玻璃心”的描述,即某些人有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在与他人相比较时更为突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惠说,造成“玻璃心”的原因或为天生或为后天养成。有人天生就是“抑郁气质”的人,对环境和人较普通人更为敏感。更关键的还是在后天,这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个人觉悟等都有关。“缺乏安全感、自卑的人,心往往更敏感。”

“玻璃心”如何能变成“钻石心”?胡惠首先建议依靠运动,坚持运动不仅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和身体整体状况,还会让身体拥有不惧困难的“免疫力”。常体育锻炼的人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人的眼光都会有所变化,这与锻炼增强了意志力有关,更得益于其带来的向上心态。

重口味:心血管遭殃

网络上的“重口味”往往是指那些有刺激性、能挑动人们视听神经的信息,这和我们饮食上的重口味如出一辙。现代人饮食更偏爱重口味,做菜离不开各种调料,吃饭总觉得菜不够味。比起清淡饮食,“重口味”饮食虽能带来感官的刺激感,但遭殃的可是心血管。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主任闫雅更说,食盐过度会给身体带来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隐患,盐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钠会引起体内血容量的增加,所以食用过多的盐,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也会加重。

在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到,成人每天摄食盐量不要超过6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大小。所以尽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对防治心血管病很有好处。

惊呆了:真的会被吓傻

不要乱吓人,也别自己找吓受,因为真的会被吓傻!

我们说的吓“傻”,其实并非智力影响,而是被突然刺激“惊呆了”,导致一段时间发愣、反应迟缓,是一种创伤后应激障碍。胡惠说,在地震现场或一些灾后幸存的人,往往容易出现这种反应。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自身排解缓解好,但若持续时间较长则需要心理医生进行干预。

如果受到惊吓的人携带精神分裂症遗传基因,那就麻烦了,或可激发精神症状显现出来,所以吓唬人的事最好别去做。而且对于心脏本来就不好的人来说,受到惊吓还会引起心脏问题。

受到惊吓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可选择中医调理,喝一些安神醒脑、疏肝解郁的中药,还可配合针灸疏通经络、畅达身心。

躺中枪:总躺着病就找上门

躺着够低了吧,居然都能被打中,这是网络词语中形象地表达一种被伤及无辜的心情。比如聊天中已经刻意低调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话题了,但还是被人闲话了。

不过现实生活中你要真的常躺着,还真会被疾病中枪。就拿之前红极一时的“葛优躺”来说,腰就很受罪。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桑志成说,当我们站着时,需要调动背部、肩部和腿部的肌肉,但躺着或坐着却会使身体进入懈怠状态,全身肌肉力量得不到锻炼,不利于维持颈椎、腰椎等与身体脊柱的正常生理结构。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颈椎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不仅如此,躺着不动还会诱发身体的代谢疾病,比如糖代谢失调;还会让大脑处于浑浊状态,神不清气不爽。所以别说疾病找上你,谁让你爱躺着。

猜你喜欢

玻璃心口味心血管
精细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洗牙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吃坚果可降糖友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玻璃心给谁看
所谓开挂,就是从玻璃心到内心强大
作怪的玻璃心
多种口味
五一豪华出行,小心你的玻璃心
口味换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