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7-04-20王丽丽
王丽丽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内涵的学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范本。因此,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拥有独有的魅力,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并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更应该是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小学语文课文在内容、题材、知识结构等各部分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一方面能够学习到语言知识,另一方面还能使思想行为和道德情操受到熏陶。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将小学语文课文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充分地将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智育而轻德育
由于目前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因,智育水平的高低成为大多数学校衡量其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所以即使近些年国家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还远远不够。在这种趋势下,很多教师把教学重点更多地放在学科知识的教授中,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及价值观的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德育模式过于单一
目前,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情感投入不够,并且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小学对德育要求的标准也很低,他们只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德育的相关知识,而对学生是否真正在思想观念方面发生改变没有过多的关注。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提升其思想道德情操,经常会让他们写“读后感”,但是很多学生在写“读后感”时都是对材料的简单复制或者直接从网上下载别人写好的“读后感”来交差,根本没有仔细思考文章的真正意义。而教师在检查作业时也是草草了事,对学生是否真正领会课文的内涵及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都无从了解。这样的德育模式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毫无用处。
3.美育代替德育,重文不重道
隨着语文教材的不断改革与更新,审美教育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又一重点。因此,一部分教师就把审美教育当成了德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文章的文笔与写作技巧,却忽略了文章中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这种教育的结果在学生的作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很多学生的作文表面看起来辞藻华丽、文采飞扬,但仔细一读却发现文章中心思想不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价值观也令人费解,这种情况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随处可见,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1.以教材为依托,发挥文本的德育功能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非常有针对性,它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章收入其中。例如,有的课文以英雄人物为载体,让学生在熟悉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并学习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和他们的优秀品质;有些课文是以科技知识为载体,紧跟时代的步伐,让学生在了解科技的神奇魅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新意识;还有一些课文是以童话寓言故事为载体,让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领会做人的道理。语文教材的类型丰富多样,所以教师更应该发挥教材的这些优势,将德育渗透到每一篇文章中。
2.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德育才会更有成效。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在实践中巩固旧的知识,还能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其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其情感得以升华,进而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本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充分利用多媒体,合理优化德育资源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它将原本静态的书本转化成为动态的图画,使原本抽象难懂的文字变得简单易懂且丰富有趣。多媒体的这些优势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而有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德育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媒体这种方式,使较为抽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观念变得简单易懂,这样就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4.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拓展知识,还能学习到书中人物的良好品质,同时能够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有一定的选择性,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课外阅读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何静慧. 语文教学渗透无痕德育的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73-74.
[2]宋瑞瑞,任美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