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情分析的初中历史“学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04-20陆丽芳

文理导航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讲学情分析课堂教学模式

陆丽芳

【摘 要】在教学工作中主动将学情分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学生快乐学习为主体,老师优质施教为支撑,注重学情分析,打造“学讲”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学情分析;初中历史;“学讲”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各中小学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为初中历史课堂吹入了一股新风。趁着这股态势,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主动将学情分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学生快乐学习为主体,老师优质施教为支撑,打造“学讲”有效教学的历史课堂模式,为学生创设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并取得了一些收获与成果。下面笔者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例,希与各位同行分享、切磋。

《红军不怕远征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对长征的影视剧比较熟悉,基于艺术的创作与宣传,学生的关注和理解往往滞留于故事情节与情感层面,对于历史的真相,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实质缺乏客观认识。加上年龄阶段特点和知识储备的限制,要在短时间内有效实现教学内容的掌握、历史思维的提升、学科目标的达成,的确有很大的难度。基于这一层面的认识,笔者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了点功夫,通过“自学-激趣-展示-探究-提升”几个环节的层层推进,注重学情分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讲”方式引领下,设计了“学、讲、思、做”四个层面的活动,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课前准备:自主求索——感知历史

上课前一天发下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并完成,对这一段历史要有初步的了解。这一学段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先让学生通过“知识储备”的方法“学进去”,深入文本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围成四个圈,改变了原来整整一班,学生容易吃大锅饭,懒得自主思考,滥竽充数。分别选出四个小组长,组长抽取老师设计的四个题目的号码,每组一个,并宣布竞赛规则:每个题目有五个得分点,本组答不出的题目只能将机会让给其他组,所以同学们要对全部题目进行思考,抓住机会。只要胜出就有奖品,同学们想要得到它,就该自己努力争取。这样创意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奖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强化,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手段,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奖励可以迅速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上进心和表现欲,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集体智慧——感悟历史

老师下发四个思考题,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在黑板上贴分组号码,老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并确定回答问題的学生。为了缓和气氛,可以播放背景音乐。思考题如下:

思考题A:红军长征过程中有哪些特别令你难忘的历史镜头(故事)(至少两个)?(2分)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什么?(1分)造成这个原因的原因又是什么? (1分)你能否以长征开始后的相关史实来说明它? (1分)

思考题B: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期间经历了多少年?以1935年召开的哪一次会议为界, 前后又各是多少年? (2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担任中央局书记的是谁?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曾经遭遇了怎样的挫折?(1分)遵义会议以后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革命又经历了哪些重要的胜利? (2分)

实践题C:请两位同学合作完成“重返长征路”游戏。(一位同学操作电脑,一位同学回答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5分,允许错两个,否则多一个扣1分 )

思考题D: “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什么? 红军为什么会战胜这些“难”? (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长征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又是什么?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想。 (5分,答满任意5个知识点给满分,多答加分 )

这样创意设计,通过四个“合作探究”活动,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交流模式。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使学生养成通过交流倾听,吸取他人意见,学习中互相帮助的习惯与品质,感受到参与历史课堂和深入探索历史事件的无穷乐趣。

这个学段是通过“组织语言”的方法“讲出来”,展开组内合作、互助,最后小组之间展示、交流、补充、完善。这一“进”一“出”两个步骤,有效实现了学与讲的交融,完成了思维的碰撞与延伸。让学生通过鲜活的细节,去发现历史深处的内容。这一环节切实贯彻了“学讲”精神,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并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亲切、鲜活,易于接受。

通过这四个思考题,学生通过小组集体智慧,把重要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将零散的历史知识系统化,为下一步深入思考历史事件和做习题打下基础。这一做法有效引发了学生思考,检验了学习效果。学生的展示交流,补充修正,在学与讲有效交融的同时,以初步形成了“学、讲、思、做”的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也有效诠释了“学讲”课堂的理念。

这一学段中的“合作探究”,展示的不仅仅是课堂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学习者人人参与、相互合作、深度探究的精神与品质,在问题的引领下,将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相互帮助融于整个学习过程。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思维逐层推进,实现了思维的拓展;将学科价值有效渗透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

三、“思做”理念:风采展示——实战比拼

下面学生要再次进行思考活动,并抢答问题,哪组的同学抢到并答对了,可以为本组加分,否则倒扣分数,所以要拿准了才能出手。本学段再一次进入一个课堂小高潮,学生你抢我夺,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课堂气氛极度活跃,这样进一步形成了“学、讲、思、做”的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也有效诠释了“思做”课堂的理念。

四、总结提升:个性拓展——史海探寻

老师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想要了解世间大道就必须学习历史,因为历史可以让我们吸取教训,收获经验,从而了解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学完了本课,你有哪些感受和收获呢?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总结升华:有人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长征又是人类历史上一部悲壮的史诗,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全国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一路上,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了共产党的思想。长征又是播种机。它使得许多群众成为革命的种子,种子在全国范围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本学段既进一步彰显了本课的“课魂”,又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效达成学科价值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在于提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并以历史的火炬照亮未来。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感觉历史,升华情感。

临近下课老师再提出两个作业题,题目如下:

1.查阅关于博古、李德的资料。两人在我国革命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查阅长征中两组令人肃然起敬的数字。一组是反映红军将领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年龄数字,一组是反映长征艰苦卓绝历程的数字。

通过这两个题目,学生对长征整个事件的了解更加完整、清晰。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的有效达成。综观整个历史课堂,自始至终注重学情分情,在“学、讲、思、做”中掌握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展示交流、补充完善,在学讲交融、合作探究中演绎了“乐学优教”课堂的精彩;走进历史、探究本质、总结提升。学生在思考和感悟、在历史与现实中实现了学科价值。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学生活动为平台,让学生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充分发挥了初中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才能极大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钱斌.《浅谈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途径》[J].成功(教育),2007.09

[2]刘成业.《谈基于网络环境如何设计初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实例》[J].科学教育01期

[3]潘学跃.《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J].历史教学问题2010(01)

猜你喜欢

学讲学情分析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打造精彩的语文“学讲”课堂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学讲”教学方式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规避“男生危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