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非公经济人士新特点研究
2017-04-20赤峰市红山区站前街道党工委刘淑华
◇ 文/赤峰市红山区站前街道党工委 刘淑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变。1978年底,我国共有个体工商户14万人,私营企业为0,到2011年底,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841万户,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58万户,私营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3%。全国登记注册的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47亿人,而实际从业人员可能已接近2亿人。以上数据表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这一群体规模已十分庞大,并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积极的力量。但是,由于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价值观各有不同,思想观念也呈现出不同于其他阶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为有效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通过走访和问卷的形式,对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深入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追求等情况。
一、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动态呈现四个新特点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活跃,时代性强,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他们普遍十分关注时事和政策的变化,注意从新闻报道、政策文件、领导讲话中捕捉信息,用自己的智慧分析、加工、判断经济走势,以此作出自己的决策。60%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就是在这种一次又一次的分析判断后找到了商机,他们是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弄潮儿,思想合着时代的节拍。要不断深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要探索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务实,节奏性快,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他们十分重视企业的发展和利益,喜欢谈问题单刀直入,注重实效、注重效率。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充分了解他们思想动态的前提下,分析他们的所思、所需、所求,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寓思想政治工作于经济工作之中,让思想政治工作既贴近实际又富有实效,为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乐于接受和普遍欢迎。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参差不齐,层次性多,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因人而异。他们有土生土长的原生型企业家;有企业改制后变换身份的企业家;有辞职下海的经商人员;有继承父业的“富二代”等等,由于生活经历、阅历的不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往往对问题的看法、理解各不相同。人员的多样性,思想的多元化,必然要求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要通过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这个群体中的不同对象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渴望进步,政治诉求强,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政治引导。在创业之初,他们总是一心扑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上,时时为生存和生活而奔波。但现在经济上富裕起来的他们普遍关注自己的社会地位,关心企业的合法权益,并且希望有相应的话语权,渴望得到相应的政治待遇。要加强引导,教育他们深刻认识是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是党的富民政策成就了他们今天的成功。要引导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常怀感恩之情、报国之心,从只关心自己企业转变为忧国忧民,把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从总体来看,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是一支积极、健康的队伍,他们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但是,由于其成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充分。通过调查情况来看,该群体思想上仍未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人士甚至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奉行享乐主义,对个人利益关心多,对国家社会利益关心少,社会责任感缺失。究其原因,在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受市场经济一些消极因素影响,思想局限,难以打破既有的定式,从内心上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需要较长的过程。另一方面,在一些党员干部中间,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思想引导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的认为非公有制企业主要是搞好生产经营,政治思想引导工作可做可不做,存在一种无所谓思想。还有部分同志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是“个人经济”,企业主在企业中占主导地位,引导工作在企业中没有位置,处于一种想做也做不了的无奈境地。
(二)自身参与还不够热情。非公经济人士中少数人存在“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的思想,在争取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等政治待遇时非常主动甚至不惜采取一些过分的手段。但在当上代表人士后,却不能正确的处理好经营企业和履行代表或委员义务之间关系。有的代表人士对自身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欠高,也不愿在自身企业开展政治引导工作。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因为少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只希望政治引导工作支持帮助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形象,热心于搞“贴金工程”,却不愿或不积极参与政治引导工作。有的即使开展了一些政治引导工作,也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在个人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因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认为自己的企业就是为了挣钱,从而淡化了自己的政治身份,不热心政治参与工作。
(三)群体意识还不够成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成为我国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作为群体的组织意识明显滞后,从而导致群体凝聚力不强,给引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群体意识尚不成熟,群体成员对本群体缺乏应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尚未形成自觉的、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虽然一部分人在政治思想、社会道德及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认识,但远未上升到群体认识统一的高度;群体成员政治素质的提升滞后于政治地位的提高,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在价值观学习、政治引导、社会贡献等方面,存在着主人翁意识不强、热情不高的问题。
(四)引导体制还不够完善。目前,做好政治引导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首先是缺少正常的运作机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工作单靠工商联来做显得势单力薄,而且工商联又缺乏必要的管理职能。与国企相比,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政治引导工作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手段,因而使得企业政治引导工作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内既没有传统政治引导工作机构,也没有政治引导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企业运行也缺少政治引导工作的运作机制,难以有效地开展政治引导工作,难以有效地实施党的领导。其次是受到私营企业主主导思想的制约。据我们调查,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装门面”,在建立党组织之后,许多企业主自己兼任党组织负责人,还有的让自己亲朋好友中的党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而这些人并不真正关心政治引导工作,不开展任何活动,从而使政治引导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强化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
第一,政府要积极制定、落实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各地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外资可以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资本投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及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各个行业,充分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做到“放宽、放开、放活”的原则,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制定和运用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第二,要注重发挥工商联的作用。工商联是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工商联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工商联的领导,指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其统战性。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政府一些不宜管理的职权下放给工商联,如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评先进、评劳模以及私营业主协会管理等事宜。工商联应充分履行其职责,不回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难点,善于发现新情况并加以研究、总结,提出合理、实用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扩大其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影响力。
第三,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政府要及时表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优秀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2006年第二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表彰大会以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加争当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建设者,充分展现了心系国家、情牵人民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优良品格,致富思源、服务社会的贡献意识。通过新闻媒体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并给予适当的政治安排,将会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四,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思想的引导。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思想引导,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引导好、团结好,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政治上,要给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充分的政治表达机会,这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同时要科学设置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条件,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和体系,避免少数人选人、个别人选人,以保证代表人物的进步性、代表性,提高政治安排的公信力和示范性。在思想上,要强化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应该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普遍开展起来,加强理论指导,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非公有制经济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国家、个人与群众、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服从党的领导,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五,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党组织的建设。要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广泛建立党的组织、劳动群众的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组织。通过这些组织,把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广大劳动群众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部署,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进行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配合、上下联动地推进工作,同时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扩大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覆盖面,明确职责,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活动地有效开展。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培养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秉持爱国情怀、砥砺敬业品格、恪守诚信美德、强化守法意识、树立贡献理念,做民族振兴的推动者、敢为人先的开拓者、义利兼顾的实践者、依法经营的自律者、共同富裕的促进者,使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是新时期交给统战部门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