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杀虫剂防治国槐尺蠖药效试验

2017-04-19徐红江

防护林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溴氰菊酯悬剂国槐

徐红江

(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京 102211)

不同杀虫剂防治国槐尺蠖药效试验

徐红江

(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京 102211)

通过试验研究了使用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对国槐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和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国槐尺蠖在北京昌平地区每年发生4 代,5月中旬为防治第1代幼虫的最佳时期,6月中旬为防治第2代幼虫最佳时期,第3代后世代交替,可根据虫情在2~3龄幼虫期喷药。

国槐尺蠖;杀虫剂;防治效果

国槐(Sophorajaponicalinn.)为落叶乔木,栽培品种有龙爪槐、金枝国槐、金叶国槐、五叶槐等,在北京百年以上落叶乔木古树中,古槐数量最多,是北京“活的文物”,这些古槐见证了北京悠久的历史。1986年,国槐和侧柏被选为北京市市树。国槐这一北京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的乡土树种,喜光、抗旱、抗高温、耐盐碱、耐土壤密实、耐城市土壤多夹杂物具有高度适应的生态特性,最能反映和代表北京城区的气象、土壤特征。随着北京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的建设、首都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建设及首都园林绿化的迅速发展,国槐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国槐在栽培过程中时常受到国槐尺蠖危害,近年来“国槐尺蠖”时有大发生,短期内可把整株大树叶片食光,并且吐丝排粪、四处乱爬,严重影响国槐生长发育,不仅降低其观赏价值,同时影响市容环境卫生,也给市民带来骚扰。为此,笔者研究了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25%的溴氰菊酯乳油防治国槐尺蠖的效果,为国槐尺蠖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同时对国槐尺蠖发生危害的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1 国槐尺蠖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1.1 国槐尺蠖形态特征

国槐尺蠖(SemiothisacinereariaBremer et Grey),属鳞翅目,尺蛾科。[1]别名国槐尺蛾、槐尺蛾,是北京、河北、天津、河南、山东等地国槐、龙爪槐主要害虫,成虫体长12~17 mm,翅展30~45 mm,全体灰黄色。前翅及后翅均有三条暗褐色横纹,展翅时均能前后连接,靠翅顶的一条较宽而明显。停落时前后翅展开,平铺在体躯上。卵扁椭圆形,长0.58~0.67 mm,宽0.42~0.48 mm,初产时鲜绿色,渐变红褐色,孵化时灰黑色。幼虫体长19.5~39.7 mm,初孵时黄绿色,老熟幼虫绿色,体背灰白色或紫红色。蛹长16.3 mm,圆锥形,红褐色。

1.2 国槐尺蠖发生特点

国槐尺蠖在北京昌平地区每年发生4 代,以蛹在表土越冬。翌年4 月中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2]国槐尺蠖幼虫期共6龄,其中5~6龄为暴食期,占到总食量93%。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故又称“吊死鬼”。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如无适宜场所,地表坚硬,则可不入土,在地表面上化蛹。成虫多在黄昏羽化,雄成虫具有一定趋光性。[3]

根据多年监测,北京昌平地区国槐尺蠖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4月12日至4月29日,第1代幼虫期为5月2日至5月22日,为害盛期是5月中旬。第1代成虫发生期为6月2日至6月20日,第2代幼虫期为6月17日至7月5日,为害盛期是6月下旬。第2代成虫发生期为7月15日至7月30日,第3代幼虫期为8月6日至8月22日,为害盛期是8月中旬。第3代成虫发生期为8月29日至9月6日,第4代幼虫期为9月18日至10月8日,为害盛期是9月下旬,为害不大,因天气转冷短暂为害后,即下树化蛹入土越冬。

国槐尺蠖第3代后世代交替,不利于防治,根据虫情在2~3龄幼虫期喷药效果最佳,要积极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工作,寻找最佳防治时期。生产上准确掌握幼虫孵化盛期,在幼虫3 龄前进行喷药,[4]主要防治第1代和第2代幼虫为害。北京昌平地区化学药剂防治国槐尺蠖的最佳防治时间是5月中旬防治第1代幼虫,6月中旬防治第2代幼虫。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始建于1965年,地理坐标40°10′ N,116°13′ E。平均海拔35.8 m。地形平坦开阔,由北向南倾斜,有利于耕种和机械化作业。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为:春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较寒冷干燥,四季分明。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5 ℃左右,年最低气温可达-22.8 ℃;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在28 ℃左右,年最高气温可达40.5 ℃;年平均气温在11.6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630 mm左右,由于夏季受季风影响,全年降水量约65%集中在夏季6—8月期间,降水集中。年平均湿度约为29%。年日照时数约为2 600~2 800 h,年平均辐射热量约为565.2 kJ·cm-2。初霜期10月25日,终霜期4月5日,无霜期200 d左右。土壤类型为褐土,质地为壤土、粘壤土,pH值7.0~7.5、偏碱性,土层深厚,肥力中等。试验期间对国槐尺蠖的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进行了观测。

3 材料与方法

2016年第1代幼虫大量发生初期,2~3龄幼虫期(5月16日),采用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0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2 5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4 000倍液;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人工进行喷雾防治,喷清水作为对照。试验地选择在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场8号地5年生国槐育苗地,每个处理方式做3个重复试验,每组选定10株树作为观测树,防治后7 d进行防治效果调查。

4 结果与分析

4.1 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效果分析

分析结果(表1)表明,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0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2 500倍液防治国槐尺蠖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6%、91.96%、67.11%和55.70%。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国槐尺蠖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2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从经济和环保角度考虑,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国槐尺蠖时可采用1 500倍液。

表1 50%灭幼脲Ⅲ号防治效果

注:同行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死亡率(%)=(死虫数/调查总虫数)×100%。;校正死亡率(%)=[(处理区死亡率-对照区死亡率)/(1-对照区死亡率)]×100%

4.2 25%的溴氰菊酯乳油防治效果分析

分析结果(表2)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4 000倍液防治国槐尺蠖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63%、93.69%、66.97%和52.17%。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国槐尺蠖效果差异显著,其中2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4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从经济和环保角度考虑,25%的溴氰菊酯乳油防治国槐尺蠖时可采用2 000倍液。

表2 25%的溴氰菊酯乳油防治效果

注:同行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死亡率(%)=(死虫数/调查总虫数)×100%;校正死亡率(%)=[(处理区死亡率-对照区死亡率)/(1-对照区死亡率)]×100%

5 结论与讨论

5.1 北京昌平地区国槐尺蠖发生特点

国槐尺蠖在昌平地区每年发生4 代,以蛹在表土中越冬。北京昌平地区化学药剂防治国槐尺蠖的最佳防治时间是5月中旬防治第1代幼虫,6月中旬防治第2代幼虫。第3代后世代交替,不利于防治,根据虫情在2~3龄幼虫期喷药效果最佳。

5.2 化学药剂防治效果

研究表明,不同浓度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国槐尺蠖效果差异显著。 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2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4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

[1] 赵怀谦,赵宏儒,杨志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7:85-89

[2]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绿化树木病虫鼠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87-88

[3] 胡玉田.国槐尺蠖在昌平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措施[J].绿化与生活,1994,(4):20-21

[4] 曾晓华,刘湘凤.槐尺蠖的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农资科技,2003,(3):19-20

[5] 谢奎.槐尺蠖的发生与可持续控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96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Insecticides againstSemiothisacinerearia

Xu Hongjiang

(Dadongliu Nursery,Beijing City,Changping District 102211,China)

The control effects of 50% dexamethasone III suspensions & 25% deltamethrin EC againstSemiothisacinereariawere studied.Result show that 50% dexamethasone III suspensions and 2 000 times 25% deltamethrin EC can obtain the optimal control effect;Semiothisacinereariaoccurred 4 generations a year geometrid in Beijing Changping Area; mid-May is the optimal period to control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larvae;mid-June is the optimal period to control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larvae;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occur after the third generation;spraying insecticide can be conducted in the 2-3 instar larvae according to the insects.

Semiothisacinerearia;insecticide; control effect

1005-5215(2017)03-0030-02

2017-02-14

徐红江(197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苗木培育和苗圃建设工作.

S888.721;S482.3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12

猜你喜欢

溴氰菊酯悬剂国槐
国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要点探讨
家庭简易处理对豇豆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影响
阿苯达唑混悬剂的质量评价及其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溴氰菊酯的急性毒性效应与毒性机理研究进展
国内外混悬剂质量控制要求及建议
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咏国槐
首善街的国槐
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治疗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
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其降解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