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在基层医院的误诊分析
2017-04-19马敏辉
马敏辉
【摘 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疾病在基层医院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基层医院就诊的高度疑似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患者共30例,在基层医院作出初步诊断后,将30名患者转至省级三甲医院作出再次诊断分析,比较两次诊断结果的差异,并对差异原因作出分析。结果:(1)30名高度疑似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患者经过统一开胸肺活检后,确诊28人,在基层医院确诊12人,误诊率为57.1%,在省级医院确诊20人,误诊率为28.6%;两级医院误诊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2)对两级医院医师的从业年限、从业经验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诊断的理论知识及技巧及医院检查医疗检查设备等因素作出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我国基层医院关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存在较高的误诊率,造成误诊的原因有医生的从业年限短、从业经验不足及缺乏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诊断的理论知识及技巧及基层医院检查医疗设备过于简单、落后等。
【关键词】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基层医院 误诊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是指患者机体肺小动脉发生原发性增生微小病变,而至全身性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症[1],患者患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全身疲乏等,其整体发病率仅为0.2%,属于稀少疾病,且其在诊断鉴别时易于与其他心脏及肺部疾病混淆,误诊率高[2]。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基层医院就诊的高度疑似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患者共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误诊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基层医院就诊的高度疑似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患者共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6人,女性患者14人,患者年龄26岁到56岁,平均年龄(40.2±3.5)岁,患者患病典型症状出现时长3天到2年,平均时长(1.1±0.6)年,排除研究依从性小于6分且未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的患者。
1.2 诊断方法
基层医院诊断方法及标准:患者就诊后,主治医师为患者测量血压、心率等身体基本指标。诊断标准为:①肺动脉收缩压大于 30mmHg;②心电图右室肥厚表现;③ X线示肺动脉增宽。
省级医院诊断方法及标准:患者就诊后,主治医师对患者病情作出初步判断,诊断标准为:①患者末梢血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PaCO2降低;②心电图提示患者右心房、室的增大或肥厚;③ X线示右下肺动脉横径增宽大于15mm、肺门宽度与1/2胸廓横径比增加大于(28.1±4.5)%的正常值、肺门胸廓指数增加大于(34±4)%的正常值、肺动脉段突出大于3CM[3]。
1.3 治療方法
诊断金标准:开胸肺活检,病理形态学诊断。对30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患者实行统一的基础治疗,即药物治疗,具体使用药物有血管扩张剂、利尿剂、ACEI、钙拮抗剂、洋地黄制剂、前列腺素E等药物,使用方法及计量参见用药说明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30名患者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2.2 基层医院误诊原因分析
对两级医院医师的从业年限、从业经验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诊断的理论知识及技巧及医院检查医疗检查设备等因素作出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误诊率高的原因有:(1)患者患病典型症状和体征均具有非特异性的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且患者在患病初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已出现的症状仅能给临床医师提供患者有患病的可能的信息;(2)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病的典型症状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高度相似发生继发肺实质性疾病肺动脉压升高症状,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对于诊断医师误导性大;(3)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病的典型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结果高度相似继发于心脏病的肺动脉高压疾病的症状,如心绞痛等[4]。
在本次研究中,基层医院的误诊率高达57.1%,对基层医院医师的从业年限、从业经验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诊断的理论知识及技巧及医院检查医疗检查设备等因素与省级医院医师比较差异显著。
参考文献
[1]孙怀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二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杂志,2014,02(14):68.
[2]温元善,陈嘉龙,何成邦.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误诊为右心室心肌病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21(27):5099.
[3]刘维峰.5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误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4,19(12):2669-2670.
[4]李仁桃,杨海波.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09(18):1364-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