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及解决措施

2017-04-19陈英群李立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

陈英群+李立新

摘要 玉米是延寿县主栽作物之一,分析了玉米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包括品种选用不当、整地质量差、施肥不合理、田间管理不到位等因素,致使玉米单产不高。根据多年试验和生产实践,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精细整地与合理轮作、选择适宜品种与严格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理、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有效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单产;限制因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60-01

玉米是黑龙江省延寿县的三大主栽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3.2万hm2左右。近几年,对全县的玉米生产全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归纳总结出延寿县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并制定了解决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1 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

1.1 品种选用不当

在玉米品种选择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越区种植和盲目密植。一些农户在选种时盲目选用产量高的晚熟品种,而不看品种的生育期是否适合当地种植,造成了玉米不能正常成熟,籽实水分大,产量也不高。还有就是农户在增加种植密度时不选用紧凑型或半紧凑型的耐密品种,而选用平展型品种,这样就会因为通风透光不好,造成空秆、穗小、粒轻、秃尖、缺粒,从而影响产量。

1.2 整地质量差

玉米田缺少深翻基础,秋整地多数是用旋耕机旋1遍。由于没有深翻基础,旋耕深度又不够,播种后如遇春旱,往往造成芽干;遇春涝,水分又容易积存在薄薄的耕层内,常造成粉籽。由于整地不合理,造成缺苗断条,因保苗株数不够,影响玉米产量。

1.3 施肥不合理

玉米是喜肥作物,高产栽培就需要施用较多的肥料。现在一般农民的施肥量都很大,但是由于施肥比例不科学、施肥方法不合理,因而满足不了玉米的需要,影响肥料的利用率。在施肥比例上,一些农民习惯于按N∶P∶K=1.5~1.9∶1.0∶0.5的比例施肥。这种施肥方式使土壤中的氮素基本平衡或略有剩余,磷素在土壤中有较大的积累,而钾素的投入则小于作物的利用,不但不利于籽粒生长和茎秆强壮,也制约了玉米产量的增长。

1.4 田间管理差

1.4.1 出苗后深松不够。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农机手往往为了快,蹚地深度不够,不但不能达到散寒蓄墒的目的,而且也影响了以后2次蹚地的深度及上土量,使覆土过浅,玉米易倒伏。

1.4.2 定苗过晚。玉米定苗应在三至四叶期,而农民常常在五至六叶期定苗,定苗过晚,玉米须根发生,不但难除苗根,而且也影响留下苗的生长;另外,结合铲地定苗,往往都是用锄头砍掉多余苗,经常出现锄根不彻底、后期未锄净的根部发出芽子,不但需要人工再次清除,也浪费了养分。

1.4.3 追肥质量差。由于目前尚没有太合适的施肥机械,普遍的追肥方式是把肥料施到垄帮,然后结合蹚封垄地大犁蹚土覆盖。该方法虽省工省时,但由于要结合蹚封垄土施入,延寿地区一般封垄蹚地在6月下旬,而6月下旬玉米已经达到12叶左右,错过了玉米的最佳追肥期(七至九叶期),所以常出现玉米贪青晚熟现象;如在玉米最佳施肥期施入,封垄蹚地过早,又容易造成草荒和倒伏;另外,该施肥方法由于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后期玉米就容易脱肥。这种施肥方法比人工刨埯施的减产3%~12%。

1.4.4 玉米螟危害严重。玉米螟是危害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每年可发生2代。一般年份玉米受害后减产10%,严重发生时,减产约30%。农户也很少防治,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商品性。

2 提高玉米单产的技术措施

2.1 合理轮作,精细整地

前茬选择大豆、马铃薯等软茬,并实行3年以上轮作,使各作物生长发育及土壤状况进入良性循环。至少3年深翻1次,翻后旋耕起垄,做到秋翻秋起垄[1]。翻深20~22 cm,实行翻、耙、起、镇压连续作业。或者进行深松,深度达到30~40 cm。

2.2 选择适宜品种,严格种子处理

本着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质佳的原则选择良种。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应比当地平均活动积温少100~150 ℃。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一级种标准,种子通过精选晾晒后,在播前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1∶70比例进行种子包衣处理[2]。

2.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当耕层5~10 cm的地温稳定通过7 ℃时抢墒播种。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随播随镇压,镇压后播深达3~4 cm。通常墒情差的土壤深开沟浅覆土,墒情好的土壤覆土浅一些,出苗快。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采用人工催芽坐水埯种。

播种密度应根据不同地力水平、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等因素而定[3]。若玉米与矮杆作物小比例间作,可适当增加密度,保苗6.5万~7.5万株/hm2。如果采用清种的方式,稀植品种保苗4.0万~5.0万株/hm2,耐密品种保苗5.5万6.5万株/hm2。

2.4 平衡施肥

实行平衡施肥,施优质农家肥30 m3/hm2,结合整地施入(扬施或破垄夹肥),化肥可用尿素300.0~400.5 kg/hm2、二铵124.5~174.0 kg/hm2、氯化钾75.0~124.5 kg/hm2,或等量的其他肥料深施作底肥。氮、磷、钾的比例为2.5~2.8∶1.0∶0.8~1.0。全部磷、钾肥和氮肥的1/3作底肥,余下的2/3氮肥作追肥。玉米七至九叶期或拔节前进行,及时追施余下的氮肥,追施后封严土,保证追肥质量[4]。

2.5 铲前深松,及时间苗

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蹚地要注意深度,头遍地要拿住犁底,达到最深。为了蹚深,又不压苗、伤苗,用小窄铧犁,机械行走速度要慢,应遵循“头遍地不培土,二遍地少培土,三遍地起大垄”的原则[5]。

适时定苗是实现合理密植的关键措施。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3~4片叶进行定苗,留健壮苗。间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

2.6 虫害防治

6月中下旬,玉米平均有黏虫50头/百株时达到防治指标。可用菊酯类农药300~450 mL/hm2兌水450 kg/hm2防治,或用有机磷农药喷雾防治,或人工捕杀[6-8]。

玉米螟防治指标为活虫80头/百株。在玉米大喇叭口前期,用3.5%锐丹乳油225 mL/hm2,拌细砂150 kg/hm2丢心,用量2.5~3.0 g/株,或用3.5%锐丹225 mL/hm2加水150 kg/hm2,灌入矿泉水瓶内,盖上扎成小眼淋施2~3 mL/株防治[9-10]。

3 参考文献

[1] 童山.夏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7):20.

[2] 高淑芬.浅析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6(2):24.

[3] 相校飞.浅谈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81-82.

[4] 代东明,刘恩泽,高均平.玉米优质高产施肥栽培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56-60.

[5] 吴志勇.玉米制种矮化密植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简报[J].新疆农业科学,2008(增刊1):81-83.

[6] 邢跃先,檀国庆,张妤,等.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6(3):126-128.

[7] 王悦.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48.

[8] 王崇桃,李少昆,韩伯棠.玉米产量潜力实现的限制因素的参与式评估[J].中国软科学,2006(7):53-59.

[9] 岳铭鉴,李庆龙.限制辽宁省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J].杂粮作物,2005(3):162-163.

[10] 姜秀芝,孙艳华,姜成军.影响呼兰区玉米产量限制因素及提高玉米产量途径[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1(2):69-70.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力内网的信息安全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长螺旋钻机动力头振动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探讨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