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高校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模式探究
2017-04-19刘少杰吴旭飞
刘少杰+吴旭飞
【摘 要】 本文在调研目前高校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词汇教学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从认知语言学中理据、范畴化、原型和隐喻四大理论出发,论证其对于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启示,以期探索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有效途径。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高校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模式;启示
一、引言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和欧洲的认知语言学,是由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而成,处于当代语言研究的前沿(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研究涵盖了范畴化理论、原型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语法等。认知语言学揭示了人类对于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的认知过程和规律,帮助我们发现很多语言现象和规律。认知语言学所发现和揭示的这些语言现象和规律可以用来指导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词汇教学。
在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传统的词汇教学法注重语言的任意性。一门语言中的词汇数目庞大,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经常被学者认为是没有规律的,词汇研究经常被比喻为应用语言学大家庭中的“灰姑娘”(Nation,1997)。尽管这样,由于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学界对于加强词汇研究的呼声越来越高。1980年,Paul Meara就曾经指出“第一语言教学中不该忽视词汇”,并呼吁学界重视对词汇以及词汇学习规律的探究,形成词汇习得理论。1986年,Batia Laufer指出,“语法和语音是封闭的系统,对其进行抽象概括相对较为容易,而词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无法对其形成假设并加以检测”,所以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长期以来实际上是对于“语法”研究,词汇研究被严重边缘化了。1997年,Nation指出,词汇研究长期处于英语习得理论研究的支流地位,使得学界普遍对于词汇习得研究的重视程度较低。Nation认为词汇习得研究应该吸收传统词汇研究成果,调整研究重心,重新认识词汇与语法的关系,充分考虑词汇与语法的不可分割性(王改燕,2012)。
近些年,伴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对于词汇教学和词汇习得规律的研究成为学界普遍重视的一个领域。本文的研究正是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关键理论,探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高校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二、高校英语课堂词汇教学重要性与现状分析
关于英语词汇教学,专家学者没有达成统一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词汇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因而没有必要再在课堂上讲解词汇,宝贵的课堂时间应该用来讲授其他“更重要”的知识;有的学者虽然认为很有必要强调和进行课堂词汇教学,但对于“如何开展二语词汇教学”学者们并未达成统一意见。有的倾向于显性教学(在课堂上以词汇为目的进行教学)(Laufer 2005;Nation 2001),而有的则倾向于隐性词汇教学(让学生在以内容理解为主要目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附带掌握词汇知识)(Krashen,1985)。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综合等方法调查目前高校英语课堂词汇教学重要性及现状,发现目前高校英语课堂普遍能够体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词汇研究长期长期处于二语习得研究的支流地位,没有很好的与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相联系,且高效英语词汇教学没有充分考虑词汇与语法的不可分割性,导致词汇教学有效性较低。
三、认知语言学与高校英语课堂词汇教学
本文认知语言学中关于理据、范畴化、原型和隐喻等理论出发,发现上述理论对于高校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和解释力。
1、认知语言学研究并展示了词汇、习语的理据性,使得词汇的理据性更加直观、更具说服力
例如英语中的“draw the curtain” 原义是“拉上或拉开帘子”,其转义为“结束或掩盖”,如:“Lets draw the curtain on the issue”。再如“drag ones feet”,原义是“拖着脚步走”,其转义为“故意拖拉”,如:“He is dragging his feet in this negotiation”。学习者一旦认识到很多英语词汇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就可以避免死记硬背,而是在深度理解词语内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词语搭配。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解释某些所谓的“固定用法”的产生根源,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识记词汇需要死记硬背。有了认知参与和更为深刻的认知过程,学习者对于词汇的记忆也会随之加深。
2、范畴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分类
范畴可分为上位范畴、基本等级范畴和下属范畴,其中基本等级范畴是人类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这一观点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是---基本范畴词汇优先。基本范畴词是英语词汇学习的基础,在英语学习中有着很高的地位,继而,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讲授。如果学生习得的基本词汇达到一定数量,教师可参照教学大纲,结合词汇使用频率,进行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建构一个以基本范畴词为中心的词汇网。这样,既可以教会学生一种科学的词汇学习方法,也可以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一箭双雕。
3、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还可以用来帮助学习者理解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现象是英语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者行为的名称,因而总是单义的,继而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获得新义,这样便形成了一词多义。一个词一旦具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义便可称作多义词。多义词学习是英语习得中的难点。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词的各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从典型发展而成的,多项意义之间的联系都是有理据的,可形成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陆国强,1999)。例如:英语单词head,其中心意义为“头(身体的部分)”,但同时head又很多其他次要意义:顶部、上端、首脑(首长)、头像、源头(源泉)、人(个人)、要点、才智等其它意义。次要意义多半万变不离其宗,与中心意义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这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可以从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一个词项的多个意义之间的深层联系,使这些意义在学习者的大脑中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词汇网络。
4、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
长期以来,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詞语的非常规用法,因此对隐喻的研究也仅限于文体学、文学、修辞学等领域。而认知语言学指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Lakoff & Johnson,1980),也是理解一词多义和词义转移现象的钥匙。此外,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功能,体现了人类的思维共性,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在隐喻表达上有很多重合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的一个方位隐喻“HAPPY IS UP;SAD IS DOWN”,就很容易理解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He is feeling up.
I am in high spirits.
I am feeling down.
He is very low these days.
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可以词汇教学中向学生介绍认知隐喻理论,让学生从隐喻的角度出发去习得词汇,可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四、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理据理论、范畴化理论、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四大理论出发,论证上述理论对于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启示。研究表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高校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为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有效的视角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gman,1985.
[2] Laufer,B.Lexical frequency profiles: From Monte Carlo to the real world-A response to Meara. Applied Linguistics,2005.26.582-588.
[3] Meara,P.Vocabulary acquisition: A neglected aspect of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s: Abstracts,1980.13.221-247.
[4] Nation,I.S.P.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 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6] Sinclair,J. 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1991.
[7]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 王改燕.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词汇理据解析与二语词汇教学.外语教学,2012.6.54-62.
【作者简介】
刘少杰(1988-)女,文学硕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主要研究认知语言学、语用学.
吴旭飞(1989-)男,文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师,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