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时效性刍议
2017-04-19张逸美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提升课程时效性的策略: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课程教学;更新教材内容,注重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效性;提升策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以及最新的思想政治理念,如果课程的内容相对滞后,就会影响学生对最新知识的接收,阻碍学生知识理论体系的建构。换句话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想要发挥这门课程的真正价值,教师就要保证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
一、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现状
1、高校重视不够,影响教学时效
首先,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影响教学时效的问题。高校以人才培养和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作为学校的根本发展目标,因此对实用性和技术性强的课程重视程度较高,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1]许多高校在设置这门课程时,压缩了课程的时间,减少了这门课程的安排,使学生不能及时了解社会上最新的法律信息和道德事件,影响了教学的时效性。
2、教材内容陈旧,影响教学时效
其次,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存在教材內容陈旧,影响教学时效的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对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有严格的要求。一些高校没有更新教材内容,仍然采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课本对学生进行讲解,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时效性产生不利影响。
3、教学模式落后,影响教学时效
最后,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存在教学模式落后,影响教学时效的问题。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一些高校的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在讲课时仍然以教材为主,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最新发生的大事小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的时效性。[2]
二、提高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效性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提高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时效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想要提升课程的时效性,必然会把最新发生的社会新闻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把最新的国家政策方针和教材内容相结合。新的知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融入新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理解。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提高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时效性,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保持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才能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实现高校的人才教育目标。教师在课堂上体现课程的时效性,能让学生捕捉社会的最新动态和法律制度的最新变化,以此帮助学生完善旧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效性的策略
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课程教学
首先,想要提高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时效性,需要加强高校的重视。我国的高校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作为目标,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正是全面发展型的人才。[3]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对祖国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养,更要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高校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基地,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时效性,高校应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范围。
比如,高校可以在校园的广播站播放大学生的诚信准则、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举措等等。高校可以在校园的宣传栏上进行宣传,强调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在校园中选拔道德模范,并把道德模范的事迹放在学校的校园网中,让其他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杂志、校报的作用,在校园杂志和校报中记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报告等,让学生学习报告精神。
2、更新教材内容
其次,想要提高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时效性,需要更新教材的内容。我国推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会发生一些新变,因此高校要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内容进行更新。[4]
比如,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后,高校应该把会议的重要内容添加到自己的教材中,让学生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爱国主义热情的关系,并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高校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落实到教材中,可以充实教材的内容,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时效性。
3、创新教学方法
再次,想要提高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时效性,需要创新教学的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下,教师采用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四、结论
在高校的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独特的时效性,为了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教师和学校必须联合起来,提高重视程度、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此保障课程的时效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时婧.网络影响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
[2] 刘玲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探究性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3] 易莉.以考促教以教促学——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立体动态式”考核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1.88-91.
【作者简介】
张逸美(1987-)女,陕西人,研究生,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