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I自由化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2017-04-19范娟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自由化外商外资企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FDI)迅猛发展,已经大大超过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并且还有加速增长之势,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东道国政府以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主要目标,争相减少投资限制,提供投资保护,提高优惠条件。

一、我国FDI自由化的发展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國策,开始重视国际直接投资的利用,对待国际直接投资的态度由拒绝转为欢迎。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外资政策,为了积极地吸引外资,不断对外资政策进行自由化改革,以努力推进国际直接投资的自由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再到现在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施“国民待遇”原则,一方面取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同时也进一步取消对外资企业的限制而开放国内市场。

二、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会给我国经济带来正面效应,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由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因此,下面着重分析一下负面影响的各个方面。

(一)FDI大规模进入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冲击

FDI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民族资本面对外国资本在工业领域日趋激烈竞争的过程。对我国民族工业来说,主要是受FDI的压制效应的影响,即FDI凭借其技术、规模等垄断优势,通过兼并、收购和新建企业,挤压我国民族企业,挤占我国国内市场,使我国的产业发展缺乏动态比较优势而成长乏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外资对某些行业、产品的控制;其二外资收买、控制企业股权;其三影响民族品牌发展。

外资抢占我国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行品牌控制,据调查,与外商合资的大多数企业均采用外国的商标,外商通过收购或变相削弱中方商标的行为来逐步控制中国市场。通过长期的努力,我国一些企业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并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构成了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基础。而在与外资企业合资的过程中,不少企业为了引进资金和技术,低价或无偿出让品牌、商业信誉、原材料供货渠道、产品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

(二)FDI的分布不均使地区经济差距拉大

FDI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与我国的开放格局有关,因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渐次推进的,首先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特区,然后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再后是向内地延伸。1992年以前,在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额中,投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占90%以上;1993年这一比重下降为87.4%,以后几年大致保持在这个水平;西部地区10省区的情况变化不大,保持在3%左右;中部地区FDI所占份额由4.8%提高到9.3%。东、中、西部地区按面积计算,中、西部加在一起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而截止2002年吸引的FDI只占全国使用FDI总量的14.2%。而且,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总产出占当地总产出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水平。在东部地区的一些省份中,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已经占到50%以上,例如福建为59%,广东为58.35%,上海为53.31%。而西部一些省份中,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只占1%左右。这种投资格局导致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扩大,中西部产业的竞争力日益下降,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受到阻碍。

而随着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成为继乡镇企业之后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地区利用外资规模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最重要因素。

(三)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偏低。在外商协议投资中,1979—1990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为60.3%,第一产业的比重只有2.9%,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6.8%;1991-1999年,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上升为65.4%,其中工业的比重高达62.4%,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为1.7%,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也降低为32.9%。截至2002年,外商投资行业中,工业位居首位,占外商直接投资全部协议项目总量的73.15%,占合同外资额的63.32%。第三产业利用FDI,占全部协议项目总量的21.68%,占合同金额的32.06%。第一产业利用FDI最少,占全部协议项目总量的2.88%,占合同金额的1.9%。由于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很小,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偏低,而且90年代以来这种产业倾斜更加突出,因而与国内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趋势一样,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差的加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说,成为我国工业过度扩张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从我国自身的产业结构发展看,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即加工工业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结构性供给过剩,而外资流向不合理可能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加剧。

参考文献:

[1]崔新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侯本旗.当代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资策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范娟(1976.10-)女,汉,北京市,当前职务:干部 当前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管理。

猜你喜欢

自由化外商外资企业
新时期浙江省外资企业转型升级探究
基于LTE网络自优化方法研究
当代俄罗斯媒体语言的显著特点及其成因
谁是冒牌外商
我为园区发展献计献策
欧美对华纺织品设限一览
所得税内外资企业有望统一
不可随意套用“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