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如何让自己不再“大汗淋漓”?
2017-04-19李艳玲
李艳玲
不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季,产后新妈妈总比正常人出汗多很多。产后的妈妈在冬天也会大汗淋漓,尤其是稍微活动后或是在进食的时候,那更是汗流满面,全身都会出很多的汗,黏湿难受。往往刚把换下衣服,喝了一碗汤,就又出汗了。
产后为何多汗?
新妈妈们经历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身体环境骤然变化,一般会出现体虚、盗汗的情况。
原因1:排出多余水分
人体内的水分大多是通过体液的方式排泄的。在怀孕期间,孕妇体内就会有很多的水分积蓄,单单是血液就会比在怀孕前增加30%的量左右。一个正常人的血液大约有4000ml~5000ml,而一个怀孕的妈妈则会增加将近1000ml之多。
生宝宝之后,新妈妈体内的这些液体就会成为多余的东西,需要尽快排出;如果排不出来,甚至会增加心脏负担。
原因2:甲状腺机能亢进
孕妇在妊娠期间,甲状腺机能亢进,生产后尚未恢复,脂肪、蛋白质代谢旺盛,所以出汗多。
原因3:饮食因素
新妈妈往往会进食较多的高能量食物,又常喝红糖水、热汤、热粥等,这也是造成产后多汗的原因。
原因4:代谢水平和内分泌活动显著降低
准妈妈妊娠后,血容量立即开始增加,在妊娠32~34周,血容量达到高峰,母体的循环血量比妊娠前增加了1/3左右。又因为妊娠期雌激素水平明显增加,物质和能量代谢加快,使大量的水分和鈉盐滞留下来,以适应妊娠后的母体状态。
但是,分娩之后,如同一个包袱落地,产妇的负担大为减轻。因而代谢水平和内分泌活动显著降低,机体不再需要过多的循环血量,潴留的钠盐和水分就成多余的了,必须及时排出体外,这样才能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机体全面恢复。而机体排泄水和盐分的主要途径,一是经肾脏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二是经肺的呼吸活动、通过呼出的气体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三是通过汗腺以皮肤出汗的方式排出。
所以,产妇在产褥早期,不仅尿量增多,而且管理汗腺的交感神经兴奋占据优势,汗腺的分泌活动也增强,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使新妈妈无论在哪个季节都是汗涔涔的。
产后多汗不是病
产后多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机体在产后进行自我调整的表现,新妈妈是不必担忧,也不需要任何特殊治疗。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些细节,就不会出现什么症状。最应注意的是,要避免出汗后伤风受凉。
产妇多汗的自我护理
产后多汗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作为新妈妈本人,如果加强自我保健与护理,一般来说产后10天左右多汗的现象就会逐渐减轻。
1.室内温度不要过高,以20℃~25℃为宜;要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产妇穿盖要合适,不要穿得过多,盖的被子不要过厚,否则会妨碍汗液排出;也不要穿得太少,否则容易感冒。应该与平时相似,不感觉寒冷即可。
3.在出汗时,毛孔张开,易受风寒引起感冒。应避免床头对流风。
4.出汗多时用干软毛巾随时擦干身上的汗水,有条件者每天用温热水擦浴。
5.内衣、内裤要勤洗勤换。
6.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要适当饮水,补充体液。
误区:坐月子要“捂”
旧习俗认为,产妇坐月子要“捂”,在炎热的夏天也要门窗紧闭,穿厚衣、戴厚帽。这种“捂月子”的说法其实没有科学根据,而且容易使产妇中暑,给出汗多的产妇“火上浇油”。要科学坐月子,千万捂不得,以防捂热中暑,产生不良后果。
重视产后自汗、盗汗
新妈妈在产后2~3天内出汗较多,这是正常现象,过后应该逐渐减少。然而,产后自汗、盗汗则不属于正常现象了,往往是身体没有调理好的征兆,应当引起重视。
自汗:若产妇产后出汗过多,或出汗时间过长而不能自止,且动则加剧,非常害怕见风,并出现面色发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快、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虚弱等症状,称为产后自汗。常与肺卫气虚有关。
盗汗:产后盗汗,则是指产妇睡着后多汗,醒来即止。常与阴虚内热有关。
产后自汗、盗汗的原因和治疗原则
女性产后自汗、盗汗多因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阴血骤失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津液随之而泄;或因产时气血耗损,气随血耗,卫外不固,腠理不实而自汗不止。
血虚自汗,兼见恶风微热、头晕心悸、气短懒言等症状,宜养血敛汗,佐以益气,治疗上常用圣愈汤加减;
气虚自汗,兼见时有恶风、汗出身冷、倦怠乏力等,宜补气固表、止汗,以养阴为主,治疗上应用玉屏风散加减。
食物治疗产后自汗、盗汗
除药物治疗外,可采用适当的饮食来调理,例如多吃黑豆、番茄、菠菜、山药、百合、银耳、鸡蛋、冬虫夏草。注意:忌食辣椒、烟、酒、葱、姜等刺激辛辣之物,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常用食疗方如下:
黄芪桂圆羊肉汤
原料:
黄芪15g,羊肉100g,桂圆肉10g,山药15g,盐、味精适量。
制法:
将羊肉用沸水焯,捞出后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黄芪、桂圆肉、山药煮汤。
功效:
补气,养血。
营养成分:
能量198Kcal,蛋白质22g,脂肪4g,碳水化合物18g。
参鸽汤
原料:
高丽参5g,乳鸽1只(250g),盐、味精适量。
制法:
将乳鸽去毛、去内脏,加入高丽参和适量水,隔水蒸炖1小时,配少量食盐顿服。每日1次,连服3天。
功效:
补肾,益气,养血。
营养成分:
能量200Kcal,蛋白质16.5g,脂肪14g,碳水化合物2g。
贝母蒸甲鱼
原料:
甲鱼1只(500g),川贝母5g,盐、味精、花椒、姜、蔥适量。
制法:
将甲鱼切块,放蒸钵中,加入川贝母及调料,上笼蒸1小时,趁热佐餐服食。
功效:
滋养肝肾,清热润肺,清虚火,补血活血。
营养成分:
214Kcal,蛋白质35g,脂肪5g,碳水化合物7g。
糯米大枣粥
原料:
小麦仁50g,糯米25g,大枣7枚。
制法:
将小麦仁、糯米、大枣洗净,放一起煮成粥,每日服2次。
功效:
补中益气,止汗,退虚热。
营养成分:
能量323Kcal,蛋白质6.5g,碳水化合物74g。
归芪山药蒸猪肾
原料:
猪肾200g,当归、党参、山药各10g,盐、味精适量。
制法:
将猪肾切开,剔去筋膜,洗净后放入锅内,加入当归、党参、山药,加水适量,清炖至猪肾熟透。取出猪肾,切片、加调料,可饮汤、食猪肾。
功效:
养阴补肾,补气养血。
营养成分:
能量190Kcal,蛋白质30g,脂肪6.5g,碳水化合物2g。
按摩治疗产后自汗、盗汗
按摩对产后自汗、盗汗也有一定的疗效,新妈妈们不妨了解一下。
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区:头部、脑垂体、小脑及脑干、甲状旁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盲肠、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肛门、生殖腺。
2.足内侧反射区:胸椎、腰椎、骶骨、子宫。
3.足外侧反射区:生殖腺。
常用按摩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双指关节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内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3.足外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