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经意与不经意

2017-04-19柳袁照

中小学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诗性校长师生

校长述职,可以成为一个例行公事,写成公文式文字:也可以成为一次深情回望,赋予哲理或诗情画意。每一个人的生命旅程是不一样的,哪个场景永远留在记忆里了,哪些时光没有痕迹、不值得念想?旅程中仅仅是身体在路上,还是灵魂一并在路上?校长的旅途又该如何呢?每年年终岁末的一番思考与盘点,或许就是飞机即将开始新航程之前的检视、维修与保养。

由是,2016年的最后一天,我以“教育的经意与不经意”为题进行述职。所谓“经意”,是有目的而为之,有构建、打造、雕琢之意:“不经意”,有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随性、率真之意。前几天,我参加高三毕业班的迎新年活动后,在微信朋友圈里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教育即文化,学校即气息,工作即不经意。一位领导看后评论说:“不经意是一种境界啊!”我看了猛然一惊:这不正是我的追求吗?

高三毕业班的那个活动,从下午两点一直到晚上七点半,整整五个半小时我全程参加,并且将其现场直播到微信朋友圈里。我先后发布了这样的内容一

古活动的主题是“惜取韶华请长缨”。第一篇章“此间少年”正在举行,表演中间,我们为各班级的“年度人物”颁奖,家长也被邀请一起参与。满满的喜悦。

古到了第二篇章“风华正茂”,小合唱、话剧、歌舞表演之后,颁发各班特色奖、飞跃进步奖等奖项,每表彰一个同学,会场就沸腾一次。

女正进行到第三篇章“歌舞青春”,表演唱、课本剧、合唱、舞蹈之后,第三次颁奖,表彰理科前30名、文科前20名、各班总分前3名学生。教育是一个全面的概念。诗性教育也不忽视分数,也重视升学率。

古到了第四篇章“心之所向”,班主任集体上台唱歌,学生自发献花、赠送小礼物,年年此刻泪水模糊老师的眼睛。我快被请上去唱《隐形的翅膀》了。我也准备了给学生的礼物。

古或许这是一个最自由的场面,台上台下互动,师生可以跑上跑下。班主任卓老师今天生日,学生唱起了生日歌,学校送上了蛋糕,全场都是庆祝的热潮。学生给老师安上了“翅膀”,让他在台上“飞翔”。我为校园写了十首诗,随意请师生朗诵,这个学生刚诵罢,那个老师又上场。活动最后以《祈祷》《隐形的翅膀》《天路》引入高潮,完美收官。

什么是教育?教育在不像“教育”的时候,真正地发生了。这么平常简单的一个活动,对于我们学校师生来讲,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仪式”。历届毕业生都会不约而同地回到学校,与在校师生一起欢腾、一起喝彩。“校长还是那个校长,歌还是那样难听,不过我还想再听一听你那首《隐形的翅膀》”,听到“老”学生们这样的话,我能不感动吗?传统项目,即是传统学校课程:是课程,则有一定稳定性,也就上升到7--种文化。我从这样的活动之中,感受到了爱、感恩、温馨、温情、童真、童心等诸多生命要素。我相信一切生命的深处都有最柔软的地方,会让最坚硬的物质融化,而这样的场合,正是我所期待的教育、所期待的校园、所期待的课堂、所期待的最柔软的地方。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在教育活动中呈现诗意与诗性,已是日常生活,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一种欣喜与惊奇。各地的教育界同行纷纷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中留言。“一丁”老师说:突然发现诗性就是哲学,柳校长从画面中发现了美,从美里孕育了诗,诗里充满了人生哲理。“梦中飞”老师说:柳校长的诗陪我度过了难忘而充满诗意的2016年的最后一天,我想,我的2017将会充满诗意,西部的沧桑会幻化成美丽的诗篇。“艺术世界”老师说:喜欢你们的境界和独特的视角,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感悟教育的真谛,把平平常常的日子过成如诗如画的生活。

我这样引用,是不是有“自恋”的嫌疑?不过,不超过一定度的“自恋”,或许就是“自信”的同义词。我们的校园被称为“最中国”的校园,“在这个园子里遇见你”早就成为令师生骄傲的文化共识,“不经意”之中,我们成为一所充满着“文化自信”的学校。

现在,我不妨回转身,摘抄我的几则工作日记,以回顾2016年走过的路。

一四月,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校长于大伟带领其名师工作室成员到我们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研修。这是我的荣幸。

——5月10日,每一个角落都是教育的场所。我们不追求奢华,但追求美满。在西花园西南角,在平时人们不常走过去的房子的背后,我们开设了“生物实验室”,进行无土栽培、立体栽培,使其成为学校科学创新实验室的一部分。

——暑假,走进中国科学院,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走近科学,走近科学家,我们的2016级国科大高一夏令营,在这个暑期又开始了。

——8月15日,初中国科大创新实验班举行隆重的开班仪式。家长与新生一起参加。这是近15年中我们生的“二胎”(十五年前,依托苏州十中举办了苏州振华双语学校,成為一流的初中;现在依托高中国科大班,举办了初中国科大班)。我相信只要我们精心地耕作,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9月21日,《中国教师报》刊登了记者白宏太撰写的长篇通讯《中国版“教育诗”》。《教育诗》是教育家马卡连柯的代表作。白宏太说,这个题目放在心里很久了,假如用不上“会伤心的”。这是他继《“最中国”的学校》之后,又尸次对我们的盛赞。我们既惭愧又荣幸,

——10月10日,摩楼改造成功,成为教职工之家。我希望学校成为一个紧张与温馨融为一体的地方。110周年校庆前夕,教职工之家启用,我坐在那里给老师们泡茶,老师们三三两两地来了,一会儿又走了,要去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无暇逗留。中间还来了两个2012届毕业生,是被老师叫到班上给学弟学妹“现身说法”的。

——10月1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刊登记者蔡继乐的长篇通讯《逐梦长征路播撒教育情——中国教育报刊社“长征路上送教行”大型公益活动纪实》,其中写到:会宁站送教行专家、苏州十中校长柳袁照,用充满诗情画意般的讲座,吸引并感动着老区的校长教师。能作为所谓“名教师、名校长”代表,重走长征路,应该属于我们学校的骄傲。

——10月20日,学校的西花厅,成为呈现织造文化、《红楼梦》文化的一个特殊课堂。这个曾经的江南政治文化中心场所,成为我们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的载体。我们将对历史的怀想与敬畏,转化为对织造文化与《红楼梦》文化的课程开发。

——10月21日,110周年校庆时,那么多人涌上“110年校友名录碑”,查找自己的名字……他们说,没想到母校还记得自己。这是一次真正属于校友的校庆,每一个来到校园的校友都是“主角”,尽情流露他们的真情实感。

——11月5日,欧阳江河、叶兆言、柳袁照之间,一场关于文学与教育、诗与语文的对话正在进行着。这是由莫言领衔的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首次举行的著名作家、诗人进中学校园活动。学校的“文学教育”有了新內涵。

我选这几则日记,既有经意处也有不经意处。虽然校园里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件或故事,但这些事件多少有些代表性。国科大高中班与初中班,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招生模式与办学机制。110周年校庆,体现了学校真正以每一个学生为本的理念。科学家、作家、诗人进校园,呈现着科学、文学与教育的融合。从“最中国”到“诗性教育”,再到“中国版‘教育诗”,一路都是风景。重走长征路,重走的不仅仅是历史。在驶向未来的教育航船上,领航不敢当,但是最起码我们的水手角色已经明朗。

过去的这一年,在我看来,每天都是早晨,生气勃勃。我们大家都置身子这样美好、美妙的文化氛围中,一切都在“经意”与“不经意”地自然发生,并且影响着每个人的生命成长。

(编辑 孙金鑫)

猜你喜欢

诗性校长师生
卷首语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