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顺应儿童天性的“孩子王”
2017-04-19马昱
马昱
陈福校长是我的学长,长我五届。几乎是在我进入吉林师范学校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学长。然而在青春的叛逆里,对于老师们树立的标杆,我们往往都不以为然。毕业后,我来到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二小)任教,见到了满脸书卷气的他,学长成了我的同事,后来成了我的主管领导,又成了我的校长。二十几年下来,我挑剔的目光早已不在,而是慢慢认可了当年我的老师们对这位学长的评价。我一直追随他的脚步,却始终无法真正企及:一直试图了解他更多,却终究不能真正做到。索性只如实记录下他工作中的点滴,请同行自己去品评,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校长。
一个聆听孩子的校长
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陈福一直在求解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聆听孩子拔节生长的声音,这拔节的声音就是孩子们天性成长的需求,育人者就要顺应孩子的这种需求。”陈福说,“顺应是哲学和心理学意义上主体与客体的互动。‘顺即是遵循,‘应即是适应。顺应教育就是要遵循学生主体的自然天性因势利导,顺应主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施教。顺应教育从顺和文化、顺心管理、顺性课程、顺势课堂、顺导德育、顺行评价几个维度展开。”顺应的前提是聆听孩子。
一天,陈福校长收到了四年级学生李泽字的邮件,他说:“校长,咱们学校哪儿都好,就是没有室外读书长廊,读书气氛不好,咱们能不能建一个读书长廊呀?”陈福校长及时回复了他,还询问他长廊怎么建。不久后,学校实验楼东侧的杂货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颇具中华传统文化味道的读书长廊,取名“朗润轩”,这让孩子和家长们都十分兴奋。在陈福看来:刻意为之的学校教育收效甚微,有时还会让学生反感:孩子们自发萌生阅读兴趣,学校顺势推动,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为了能更直接地听到孩子们的心声,陈福校长让每个班级自荐一名校长小助理,他们可以直接向校长反映情况,提出建议。2008年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名校长小助理兴致勃勃地来办公室找他,给他提出建议,“我们校长小助理不光要提建议,还要参与到学校的一些事务管理中,每个助理可以申报一个岗位。”此后,学生自主成立了送报、图书管理、“少儿小银行”、“红领巾税务局”等多个志愿服务岗位。每学期学生都会在学校自发组织“红领巾大卖场”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经营、理财和感恩。此外,“红领巾税务局”让获得收入的学生按比例纳税,这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回报社會的责任意识。学生自己成立了“雏鹰淘宝回收公司”,设置了从公司经理到财会、收购、销售等岗位。
一个“胆大包天”的校长
在中小学,如果有人问,什么是校长最最重视的,那么答案会出奇地一致——安全。的确,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他工作再出色,只要在安全上出了问题,几乎就意味着被一票否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六一”放假,春游取消,运动会上的竞技项目被压缩,已经成为很多中小学“心照不宣”的做法。
陈福校长却当真胆大,冬天他倡导开展“冬之韵”冬令营实践活动,夏天他要求组织“江城之夏”夏令营实践活动,带着全校学生走进自然,走进军营,走进工厂走进博物馆……东北冬天的清晨,外面还是一片漆黑,实验二小的校园里却已经人声鼎沸,孩子们全副武装,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踏上火车,去百里之外的永吉河湾子镇,在山坡上玩雪爬犁,在结冰的湖面上抽“冰猴儿”。整日与电子产品和书本打交道的孩子们,被这些传统的北方特色活动彻底征服。看着孩子们玩得这样投入,曾经强烈反对组织这些活动的老师们也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
几轮活动下来,陈校长又把孩子们社会实践的路线拓展到省城。全校几十辆大巴,载着孩子们走进省城的高校、动植物园、科技馆、职业体验馆……走着,走着,孩子们的眼界宽了,心胸大了。陈校长又带着大家设计了全体毕业生参与的“毕业班走京城”社会实践活动……从2013年起,大胆的陈校长又组织篮球队的孩子们走出国门,到新加坡和美国西雅图进行篮球文化交流。
这些活动开展前,每每都要引发干部教师们的担忧和争议。大家都知道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益处,但将两千多名孩子带出去,一旦有个磕碰,真不是小事情。“有安全意识是对的,但不能为了不磕不碰就把孩子关在学校,孩子们的眼界决定心胸,把安全预案做好,老师们都负起责任来,相信孩子们,没问题。”老师们担着心,孩子们开了心,外校的孩子、家长纷纷打来电话要报名参加,我们得意的同时,都说:“校长胆儿真大!”
东北的冬天格外漫长,体育课不好上,看着操场上厚厚的雪,“大胆”校长又有了新主意。他让老师们买来一百多个雪圈,又在操场上建起雪滑梯,操场一下子热闹起来。老师和家长们又开始为安全担心,好玩是真好玩,但是冰雪运动的风险相对大一些,伤到孩子们怎么办?周一的清晨,陈福校长站在校门前迎接到校的师生,一位送孩子的家长走过来提意见,“校长,能不能把这雪湣梯铲平了,我们家孩子玩滑梯玩得袜子都湿了,这大冬天的,多容易生病啊。”“这个湣梯要不要铲掉,我说了不算,咱得问问孩子们。”陈校长不着急表态,一会儿工夫拦下了几十个刚进校门的学生,现场征求意见:“同学们,有家长要求学校把雪滑梯铲掉,你们什么意见?”“不行!”“不同意!”“凭什么要铲掉啊?”孩子们当时就“炸”了。陈福校长又说:“我觉得家长说得有道理,有的同学玩滑梯,把袜子都弄湿了,天气这么冷,多容易生病啊!”“校长,我们自己想办法,保证不让袜子湿,千万別铲掉滑梯!”“校长,我们排好队玩,保证不打不闹!”“校长,我们轮流当值周生维持秩序,把雪滑梯留下吧!”提意见的家长看着围着校长急得直表态的孩子们,笑着走开了。
顺应孩子天性设计活动,得到家长的认同与学生的欢迎。
一个心细如发的校长
陈校长爱听课,只要一有时间,就拿着相机和听课记录本走进课堂。他认为: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课堂其实就是在一些细微之处存在差別,研究课堂就不能不研究这些细节。在“顺势课堂,关注细节”系列研讨中,陈校长建议研究小组设计一个课堂观察软件,在听课时,由听课者记录执教教师的行走路线和师生互动的情况。一节课下来,当听课教师公布课堂观察软件记录的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背后的分析时,老师们惊异于自己诸多下意识的教学行为和教学习惯。细心的陈校长早就在课堂上有所发现,但他却不急于指出,而是借助课堂观察让老师们自己发现,再不断追问和反思。
陈福说,教育就是发现。他喜欢在校园里逛。清晨,课间,中午,放学前后,一有空,他就在操场上、教学楼内走几圈。大家也没见他和谁多聊什么,但是,哪个班有个爱写诗的孩子,哪个班有群会跳绳的孩子,哪个班有个歌舞赛过阿尔法的小明星,哪个孩子转单杠超过100圈,哪个班学生自主管理有特点,他都了如指掌。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展示自己的才艺,陈校长提出在学校开展“校内吉尼斯纪录挑战”活动,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在这个舞台上呈现一个个最好的自我。
午休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活动累了,喜欢坐在花园的栅栏上,这样既坐坏了栅栏,也休息不好。陈校长要求后勤部门拆掉栅栏,换上长条小木椅,在椅面上刻上各式棋盘,孩子们既能坐着休息,还能随时杀上两盘:学校还请人将字理丰富的汉字演变过程刻画在椅背上,孩子们随意看两眼就有收获。塑胶跑道边上需要铺彩砖,陈校长请设计师设计各种运动的图案,既美观,又给予孩子们体育文化的熏陶。
每次外出学习,陈校长也把他的心细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在餐桌上、在出行参观的路上、在餐后散步时、在课间休息时,都爱和同行们聊天,聊着聊着,常常是为期半个月的学习结束后,一本10余万字的同行访谈录也跟着他一起回到学校。
一个“大手大脚”的校长
孩子们的视野在活动中开阔,老师们的视野要在研究、培训中得到提升。在选派教师参加培训上,陈校长可谓大手笔。顺心管理的关键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只要是有價值的培训、学习,陈校长从不吝惜。学科教师外出参赛、观课,他常亲自带队。陈校长选送人称“大师”的鞠明老师到北京等地学习、参赛,鞠老师不负众望,一口气拿下三个工程师资质证书,成为全省科技教育的带头人:选送热爱花样跳绳的吕文义老师到上海进行专业学习,如今吕老师已经成为江城小有名气的花样跳绳达人:选送马迎春老师参加全国字理识字培训,如今马老师是识字教学的专家:选送王松老师到北京、深圳0学习器乐,王老师所带的乐队已走进人民大会堂……
陈福自2016年1月任吉林市吉化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后,在一年内派出60多名教师外出学习,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陈福校长发挥“国学通”孙艳岩老师的作用开设大讲堂,并让她作《吉化一小赋》:让文字能力强的林波老师编辑校刊:让世界速滑冠军安玉龙的启蒙教练王艳秋带起了速滑队:让擅长美术设计的闫莉老师规划校园文化……学校还成立了多个教师工作室,用学术引领教师的发展。陈校长常说,老师们需要多大的舞台,我就为他们搭多大的舞台。
投桃报李,老师们外出学习培训,总是心心念念地想着结束了学习马上回到学校。陈校长却告诉大家: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我们去外地学习,一定要在学习、培训之余抽出一点时间,考察一下当地的文化风俗、人文景观,因为学习不仅是专业上的学习,更是文化上的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回到学校,不仅要向老师们汇报专业上的收获,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两个当地的文化风俗。揣着校长热切的期盼走出去的教师,除了抓住一切机会观摩学习外,还能拿什么回报呢?
学校有一批有思想、有追求的好老师,给他们提供带出研究团队的机会,是学校对他们专业价值的最大认可。研究需要经费,陈福校长提议拨专款提供支持,每次参加老师们的研究活动,只要老师们提出有教具、学具、文献资料的需要,他总是一句话:“没问题”。
学校有不少孩子学习乐器演奏。其中学钢琴的孩子们付出精力最多,学习难度最大,却很少有表演的机会。在陈校长的提议下,学校花近3。万元买了两台三角钢琴,分別放在学校两幢教学楼的大厅,每天清晨、午休、课间,总有小钢琴手优雅、自信地演奏,书声朗朗的校园,有了行云流水般的琴声,成了更加美好的所在。
一个“计较小气”的校长
这么“大手大脚”的校长,一旦计较起来也很是“小气”。早在十多年前,陈福担任副校长的时候,就提出无纸化办公的要求。学校能不打印的文件、材料尽量不要打印,一律通过网络下发、查看。在他的办公室里,只用过一面的纸是绝对不会扔掉的,一定会再派上用场。看到其他教师用纸浪费,他总要说上两句。
“计较”似乎也成了他的习惯。在教学楼内巡视,发现孩子们洗拖布水流太大,他会关一关:发现光线足够,班里还开着灯,他会关上灯,示意老师同学们注意。
后勤部门人手不够,对有些桌椅、门锁上的小问题没精力及时解决,大家都提议增加人手或临时雇人,陈校长又来了“小气”劲儿:“这些小问题,孩子们就能解决,用不着花钱雇人。”他请后勤老师组建了一支叮当小队,专门为大家解决这些问题。说来也怪,这些淘气包儿,家里的“小皇帝”们,跟在后勤老师身后,一口一个师傅,还真帮着解决了学校不少难题。孩子们不觉得辛苦,反觉其乐无穷。
实施顺应教育,陈福校长的眼睛总是看着前方,向往着与国内一流水平看齐,向往着与国际接轨。他也常常向后张望——老祖宗的东西丢不得,传统文化必须要传承。机器人课程要上好,七巧板、鲁班锁也要玩好:钢琴、管乐要学好,竹笛、巴乌也要能演奏:英语要学好,我们的国学书法更要下功夫。他欣赏每一位教师,向每一位教师竖起大拇指,又常常在学校出现的任何问题上,懊悔地说,“是我的错,是我没有做好。”他的笑容似乎总是那样孩子气,如他所爱的孩童般阳光稚气,两鬓却早早泛起点点霜花。他的理想就是当好“孩子王”,让学生健康成长。
[专家点评]
走进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实验小学,陈福校长的顺应教育理念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其一,顺应教育源于他对教育本真的不断追求。顺应教育的本质是对儿童天性的顺应,是基于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陈校长从教以来,在实践中建立了朴素的儿童教育观。他提出了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思想,提炼出儿童天性的六种表现,即玩、自我表现、好奇心、占有欲、合群、想象力等。而教育行为理当顺应儿童的天性特征,在尊重和顺应中发展儿童、实施教育,这就是他的顺应教育理念。
其二,构建顺应教育实践体系,是其充满智慧的笃行实践成果。在教育实践中坚守一种教育理念,并使其成功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陈福校长的笃行实践和执着追求,构建了顺应儿童天性的顺性课程、顺势课堂、顺导德育、顺行评价等育人体系,也构建了顺应教师天性的顺心管理和顺和文化等学校治理体系。
其三,推动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品牌的升级,是其对校长责任的坚守与担当。陈福校长进入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之初,还在担任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这所学校在他的带领下实践顺应教育,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新的学校上任伊始,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他开启了顺应教育的新航程。我们可以看到,在陈校长带领下,一所新的顺应教育品牌学校正在松花江畔诞生。
(编辑 许丽艳)